精神的高度决定征程的远度
——论新常态下的报业精神
2015-10-14杨敏
精神的高度决定征程的远度
——论新常态下的报业精神
杨敏
舟山晚报社总编辑
用精神来引领、成就一项事业,是以往过程中屡试不爽的法宝。
近几年,报业的发展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冲击,报业何去何从成为报界研讨的焦点。在理论层面,报业该如何转型似乎已经被挖掘得非常深入了,但不管怎么变化,自报业出现以来就被视为基石的报业精神仍需牢牢坚守。
报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正确的转型,需要我们做好报业精神的接力,并赋予其在新常态下的新内涵。这关乎昨天,关乎今天,也关乎明天。
新常态下的报业精神应体现时代特点。新常态下,报业不能再走以规模取胜的道路,这种模式是在信息传播渠道单一时期形成的;也不应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搞“烧钱拓业”模式,走这样的路子容易“鸡飞蛋打”,而是应该走一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路子,要体现传承与创新、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的完美协调。
这从报业发展模式上来讲,就是要探索一条以创意为核心,以融合为特征,以和谐为保障的路子,通过“跨越式”转化,开创出属于报业的一片新天地。
以创意为核心,就是坚持建设多元化、立体型媒体的基本目标,贯彻创意发展的方针。要依靠结构调整、动力发展,借“互联网+”模式的兴起,实现向“融媒体”时代的转变。坚持这一发展路径的基础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其标志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速度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过去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昭示着增长速度要下“台阶”,意味着发展质量要上“台阶”,中国报业已经到了开始转向注重创意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以融合为特征,就是采取一套适应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一体化的采编、经营、资本运作模式,契合市场效率与行政权力的“双轮驱动”的治理结构,兼顾社会效益与媒体属性的“两分开”采编经营体系,立体化与主阵地相结合的传播结构,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享受同等待遇的分配制度,基于多种评价标准的“分类管理”式岗位设置,等等。这样,可以为报业顺利转型提供保障。
以和谐为保障,就是在发展中不忘报业基本实际和报社员工的根本利益,逐步有序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两者都要兼顾,从“优先发展”转向“和谐发展”。其主要内涵包括: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在整个报业发展费用中的比例,并让离退休职工适度共享报社发展的成果;坚持“术业有专攻”,尊重不同岗位的特色。从而在报业大变革中,实现平稳和谐跨越。
新常态下的报业精神应体现文化特质。近年来报界讲到报业的发展,总是更多地关注一些物质层面上的建设,比如,这个报社的经营状况,那个报社的大楼面积,至多是讲讲得了多少新闻奖。而很少是有介绍报社精神文化的,比如讲讲一个报社的历史传统、办报故事,以及报社发展过程中那些有激励作用并令人骄傲的人和事。
实践证明,后一种讲法的效果明显好于前一种讲法,它能够让听的人印象更加深刻,对那个报社的认识更加清晰。它的效果告诉我们,精神文化才是报业发展最关键和核心的价值,这在过去是如此,现在依然没有变。
新常态下,报业不能再走以规模取胜的道路,这种模式是在信息传播渠道单一时期形成的;也不应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搞“烧钱拓业”模式,走这样的路子容易“鸡飞蛋打”,而是应该走一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路子,要体现传承与创新、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的完美协调。
精神文化是报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是居民消费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重要拐点。2011年中国人均GDP就已经超过5000美元,可以说,中国的精神文化消费已经具备了起飞的基础。中国正处在一个精神文化饥渴、行业井喷的时期,各行各业都在进军文化产业,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精神文化是媒体质量的基本体现。报纸是新闻纸,但它包罗万象,雅俗共赏,更像是“万宝全书”,必须以文化作基础。
新闻是一种专业,但现代媒体已经越来越强调精神文化品位,重视精神文化基因的渗透,越来越把精神文化内容作为评价媒体质量的重要标准。
从人员素质看,报业从业人员虽然从事于媒体,但文化已经内化于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于记者编辑的要求,精神文化素养必然是放在第一位的;而报社掌门人更应是对文化有造诣者,因为精神文化品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办报视野和境界,决定着新闻产品的质量标准。
精神文化也是报业建设的重要资源。报社作为一个大文化范畴的机构,精神文化不仅是报业内在成长的支撑力量,而且具有争取更多支持的实质性意义。
正是由于过去上上下下都将报社定位于一个宣传机构,报业发展也只是为宣传服务,所以,政府和政策对报业的支持范围一直局限在有关宣传的具体项目上,而对于能够有助于直接提高和培育市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某些建设项目,则排斥在报业发展项目范围之外,甚至一些向文化建设倾斜的优惠政策,报社也被排除在外。
因此,充分强调和重视报业的文化属性与定位,对于报业发展不仅具有精神性的价值,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功利性”价值。
新常态下的报业精神应体现实践特性。报业精神来自并凝炼于实践,也只有到实践中才能永葆其青春,否则就是无本之木。
报业精神不是空洞的,它以创新创业为基础。一部报业发展史,就是创新创业精神的闪耀史。过去,正是依靠精神的引领,报业取得巨大成就。当前报业的转型,也必须仰仗精神来成就。报纸的版面可以缩,广告的量可以降,发行的量也可以减,但报业精神绝不能滑坡。报业再创辉煌,没有精神支撑是万万不能的。
报业精神不是抽象的,它是现实而具体的。当下的环境对报业而言,可谓是“生死时速”,转型很有必要,但也非常困难,现在的媒体融合至多算是物理层面上的,核心的运营模式还没触摸到,新闻产品生产方式存在重大缺陷,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现实。
现实与精神两者就好似“皮”与之“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报业精神只有与报业变革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深化其内涵,才有其存在发展的意义。当前报业精神的落脚点,就应放在推动转型这条主线上,攻重点,抓亮点,抓住结构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在体制和技术两个层面上大破大立。
报业精神就在实际工作中,它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报业变革说到底还是靠人,靠敢想、敢闯、敢干的人。创新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成功,市场竞争不会没有失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于试错的进取精神、没有积极探索的使命感。传播渠道会过时,新闻内容会变化,但报业精神不可以死,古老的激情——责任感、使命感,在报业转型中太重要了。
精神是什么?精神从来有别于物质,精神更超乎庸俗,它只可与智者言,却难与俗人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把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媒体人作为文化的传承者、精神的传播者,在建设文化共同体的时代命题当中,无疑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既是报业精神建设的目标所向,也是媒体人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综上所述,“时代特点、文化特质、实践特性”体现了新常态下报业精神的若干基本内涵。只有积极传承和创新新常态下的报业精神,报业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将是一个令媒体从业人员热血沸腾、大展宏图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