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军事工业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2015-10-14马艾文文纯祥
□ 马艾文 文纯祥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军事工业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马艾文文纯祥
为支援前线抗战,陕甘宁边区人民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发展军事工业,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和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解放战争的武器装备制造奠定了一定基础。
发展历程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整合陕北红军分散的兵工厂、修械所组建中央红军兵工厂。中央红军兵工厂随部队先后驻扎清涧、延川、吴起、延安、延长等地,1938年2月回迁到延安柳树店。
“七七”事变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及抗战形势需要,1938年3月成立了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简称军工局),统一管理边区军事工业。不久,军工局划归中央军委后勤部领导,1942年5月改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领导。
军工局成立后,首先将中央红军兵工厂由延安柳树店迁到安塞县茶坊镇,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按照军工局确定的“先设备,后步枪”的生产方针,从1939年起按照生产作业性质,将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分拆、整合,先后组建军工局一厂、二厂、三厂、五厂、六厂、八厂、紫芳沟化学厂等军工厂,成立了延安通信材料厂;1942年,组建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一兵工厂。1940年至1944年,在八路军晋绥抗日前线的大后方,晋绥军区工业部一厂、二厂、四厂等兵工厂先后在陕甘宁边区佳县组建投产。
经过几年发展,陕甘宁边区初步形成机器制造、子弹复装、枪械修造、火炸药制造、手榴弹及掷弹筒制造、通信设备生产等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生产体系。在大生产运动中,军工局还先后创办了陶瓷厂、玻璃厂、焦炭厂、水力发电厂、炼铁部等为兵工服务的工厂。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局面。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陕甘宁边区,党中央实施战略大转移。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陕甘宁边区工业局与晋绥军区工业部合并。为保存兵工生产力量,从1947年3月开始,军工局一厂、紫芳沟化学厂、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一兵工厂等陕甘宁边区的兵工厂,大部分列入部队编制,东渡黄河并入晋绥军区工业部,继续为解放战争提供武器装备和弹药。与此同时,晋绥军区工业部一厂、二厂、四厂也先后撤离佳县,迁往山西省境内。
边区主要兵工厂及产品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在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的基础上,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到抗日战争胜利时,陕甘宁边区先后有近10家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在人员、设备、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产品种类明显增加,部分产品创造了边区军工生产历史的最高水平。
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前身为中央红军兵工厂。1938年3月由延安柳树店迁到安塞县茶坊镇,改名陕甘宁边区机器厂,也称茶坊兵工厂。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分东厂、西厂两部分,东厂为枪械修造部,西厂为机器制造部。初期有职工200余人。1938年2月,爱国青年、上海利用五金厂技术员沈鸿带领7名技术工人及一批机器设备和材料工具到达延安,为边区机器厂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1938年11月,东厂刘贵福等人成功将两挺废旧马克沁机枪改装成高射机枪,型式近似12.7高射机枪,可连打200发子弹,延安从此有了防空武器。1939年4月,刘贵福、孙云龙等试制出延安的第一支步枪,取名“无名式步枪”,后改为“新七九步枪”,开创了陕甘宁边区步枪生产的历史。改装的高射机枪和“新七九步枪”均列为1939年延安“五一”展览会的展品,获得中央好评。毛泽东主席为刘贵福、孙云龙等劳动模范题词,称赞他们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
军工局一厂1939年5月由边区机器厂西厂改建设立。初期设机器和翻砂两个股,机器股制造机器设备,翻砂股铸造机器主体和手榴弹弹壳。1942年初按照专业分工,军工局一厂划分成四个分厂:机械制造与装配部分为一分厂;翻砂部分为二分厂;复装子弹及手榴弹制造部分为三分厂;紫芳沟化学厂为四分厂,并统一命名为陕甘宁边区工艺实习厂。1942年末,三分厂复装枪弹及手榴弹制造部分合并到温家沟兵工厂后,在原址上重新成立三分厂,生产六零掷弹筒弹体和引信。
军工局一厂初期由沈鸿任厂长。1942年初,军工局派毛远耀任厂长,任命沈鸿为机械总工程师,钱志道为化学总工程师,集中精力从事生产技术工作。
在沈鸿、钱志道等的组织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军工局一厂克服敌人严密封锁、物资奇缺等重重困难,先后为军工局三厂生产了17部制造子弹和手榴弹的专用设备,为紫芳沟化学厂制造了打浆机、火药机等设备,为前线提供了便于转移携带的小磨床、小铣床、小钻床等金属机床,为边区政府设计制造了磨纸浆机、碾纸机等专用机器,为医疗部门生产了血清离心分离器、大型消毒锅、手术刀等器械。
从1938年至1945年,军工局一厂累计生产军工和民用机器设备134种,近千台(套);试制出六零掷弹筒弹300余发,军工局一厂为边区的工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3月,军工局一厂列入部队编制,于6月初东渡黄河,并入晋绥军区工业部。
军工局二厂位于保安县(今志丹县)郝家岔。1939年4月,军工局根据中央指示,为扩大“新七九步枪”生产,将边区机器厂东厂迁往较为隐蔽的安塞县与保安县交界处的郝家岔,组建军工局二厂。军工局二厂以生产步枪为主,兼修机器设备,有职工160多人,机器设备40余台。1939年7月“新七九步枪”投产,但因原材料奇缺,月产量很低,至1942年3月累计生产130支。
1942年春,军工局二厂奉命选调部分技术工人支援晋绥军区兵工建设,设备和剩余人员并入温家沟农具厂,成立留守兵团第一兵工厂。
1939年至1942年,军工局二厂响应中共中央“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号召,利用靠近林区的天然条件,先后生产通讯设备旋钮和刻度盘、纺织厂用卷纱轴、制药用压药机等产品,为边区的工业产品配套做出了贡献。
1939年5月,边区机器厂东厂迁保安后,在其旧址上重建新厂,仍命名为军工局三厂。主要任务是复装子弹,制造手榴弹。军工局三厂有职工60余人,设两个股和一个直属班。一股复装子弹,二股生产底火、拉火及手榴弹装配,直属班制造黑火药和导火索等。1941年底,军工局三厂并入一厂。从1940年至1941年,军工局三厂累计复装子弹20多万发,生产手榴弹2万多枚,子弹底火数千个。
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一兵工厂,1942年初由军工局二厂设备和部分人员与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合并组建而成,主要任务是生产手榴弹和复装子弹。位于延安温家沟,又称温家沟兵工厂。组建初期,先有河庄坪修械所并入,1942年底边区工艺实习厂三分厂复装枪弹及手榴弹部分并入。1942 年9月,八路军留守兵团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合并后,第一兵工厂归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军工局管理。
第一兵工厂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但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为支援前线努力生产。1944年,在炼出精铜的基础上,成功试制出铜弹壳,生产新子弹1万多发,结束了陕甘宁边区不能生产子弹的历史。
1947年3月,第一兵工厂列入部队编制,8月中旬东渡黄河,并入晋绥军区工业部。
紫芳沟化学厂位于安塞县茶坊镇紫芳沟,1942年基本建成投产,是生产火炸药及化工产品的分厂,也叫陕甘宁边区工艺实习厂四分厂。紫芳沟化学厂是陕甘宁边区的第一座化学工厂,规模虽然不大,但比较正规,主要承担发射药和黑火药生产任务。主要生产设备由军工局一厂制造,理化设备、仪器和化学试剂由边区自然科学院支援。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技术骨干调走支援华北、东北解放区的兵工建设,紫芳沟化学厂的生产仍继续发展,生产的硝酸、硫酸、硝化棉、双基药等不仅能够满足边区兵工生产的需要,还支援晋绥根据地的兵工事业。1947年3月,紫芳沟化学厂列入部队编制,6月初东渡黄河,并入晋绥军区工业部。
晋绥军区工业部一厂前身是1940年6月由120师修械所与新军(工卫旅)修械所合并组建的120师后勤部修械厂,主要生产掷弹筒和弹、步枪、机枪及机器设备,有职工200余人。该修械厂曾先后隶属于120师后勤部、晋西北军区后勤部、晋绥军区后勤部,1944年10月晋绥军区工业部成立后,改称晋绥军区工业部一厂。
1941年,在温承鼎、吴奎龙的领导下,参照日制掷弹筒进行革新设计,生产的新型掷弹筒射速、威力、命中率均大幅度提高,被命名为“鼎龙式掷弹筒”。1944年,温承鼎、武元章、刘万祥共同研究,试制出能够自动连续发射的步枪,开创了晋绥一厂制造自动步枪的历史。经实弹射击达到战场使用要求,被命名为“响应式自动步枪”。1945年晋绥一厂生产响应式自动步枪4支。
1947年3月至11月,为保存兵工生产实力,晋绥一厂分三批并入晋绥二厂。
晋绥军区工业部二厂是1940年10月120师后勤部接收新军(工卫旅)炸弹厂成立的修械厂分厂,主要任务是生产手榴弹、地雷,提供掷弹筒与掷弹壳毛坯。初期只有简单的制造手榴弹设备和翻砂工具等,1942年进行了扩建,到1943年职工达到百余人,1944年10月更名为晋绥军区工业部二厂。
到1947年初,晋绥二厂拥有车、冲、铣、刨等机器设备70余台,虎钳110把,20千瓦直流电机1部,还有柴油机、汽机等动力设备10多部,职工增至320余人,成为晋绥军区工业部机器设备最多、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晋绥二厂主要生产手榴弹、地雷、爆破雷和各种口径(75毫米、81.5毫米、82毫米、83毫米、120毫米)的迫击炮弹,同时复装子弹和山炮炮弹等。
1947年3月以后,晋绥二厂东渡黄河,迁至山西省临县张家沟。
延安通信材料厂于1938年初以中央军委三局机务室为基础筹建,开始命名为延安电器材料修造厂,后改为延安通信材料厂。建厂初期,从上海、重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军委三局工人训练班调入技术工人十多名,随后又陆续调进一批技术人员,工厂设置技术、生产、计划、供应、制造、装配等机构,到1941年底发展到八九十人。
在生产条件简陋、原材料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延安通信材料厂从1938年5月开始电台等产品的生产试制。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生产出电台主要元件可变电容器及其他零部件,成功装配出首批电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有了自己的电子工业。此后,1940年试制成电话交换机,1944年生产出小型短波报话机。1947年3月,延安通信材料厂东渡黄河,迁至山西省临县孙家沟。
在困境中生存和发展
在缺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缺机器设备,缺能源动力和原材料的情况下,边区兵工战士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发挥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克服困难使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在困境中逐步发展壮大。
缺乏人才,就努力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利用人才。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的前身中央红军兵工厂的工人,相当一部分来自部队中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战士和根据地的能工巧匠。这些人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开展生产。延安通信材料厂建厂初期,先后从上海、重庆等地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军委三局工人训练班调入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使工厂短期内就具备了生产试制条件。
军工局十分重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任命沈鸿为军工局一厂机械总工程师,负责机器设备制造工作;任命钱志道为军工局一厂化学总工程师,负责化学厂的生产技术工作。在沈鸿、钱志道等人的带领下,军工局一厂为边区的工业建设,特别是兵器工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没有生产设备,就优先制造。按照确定的“先设备,后步枪”的生产方针,军工局一厂专门制造军工和民用机械设备,以缓解生产设备匮乏困局。
从1939年开始,军工局一厂先后为军工局二厂、军工局三厂、紫芳沟化学厂、晋绥一厂等兵工厂生产了几十部专用设备,为随军修械所提供了一批便于转移携带的小型金属机床,为边区造纸厂、制药厂和医疗部门提供了大批生产设备和医疗器械,基本满足了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的需要。
生产没有动力,就用人力、畜力代替或其他办法解决。延安通信材料厂建厂初期没有动力设备,先用人力摇动和畜力拉动进行生产,后来将一台汽车发动机改装成水煤气代替汽油作燃料的动力装置,将一台20千瓦电焊用整流发电机改装成220伏交流发电机,基本解决了工厂的生产动力和照明用电问题。
紫芳沟化学厂没有生产动力,工人们想各种办法解决。研制成马拉动力机和抽水机,把水抽到半山坡上的蓄水池里,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以废旧汽车发电机为动力带动机器运转;将小型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供生产照明。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封锁和禁运,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原材料,特别是兵器生产原料十分短缺,只能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或非常渠道解决。军工局二厂制造步枪用的钢材,主要通过非常手段取之于黄河以东敌占区的铁路道轨,并利用延长油矿废弃的钻杆。生产撞针簧用钢丝等稀缺材料,则派人到西安等地通过地下党组织采购。
抗战时期,军工局所属的军工厂和为军工厂协作服务的工厂由1个发展到10多家,兵工厂职工由100多人发展到1300多人,产品由枪械修理、子弹复装发展到制造步枪、子弹、手榴弹、掷弹筒和火炸药,并生产一些急需的民用产品。
(作者单位:陕西省国防科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