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2015-10-14李秀琼
李秀琼
摘要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开发应用将主要依赖于教育,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性质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从创设情景、引导探索学习、联系生活、注重实践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044-02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教学源于教育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在数学素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不拘泥于课本,不迷信权威,养成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使他们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创设愉悦情景,营造创新氛围
1.建立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关系
教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以亲切、和蔼的笑容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做到真正尊重每个学生,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每一节课,应努力使学生感到轻松而愉快,感到无拘无束,整个课堂充满着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及时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使其不断获得学习预期和尊重需要的满足,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和激情,激发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良好心理环境取代原先强制压抑的“要我学”的被动心理,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就会不断闪现。
2.设计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
课堂上,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开火车”“数学诊所”“自编儿歌”等,把各种趣味性活动揉合在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学、玩中进行思维重组、信息重组、知识重组。
3.展开良好的互动合作
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教师要鼓励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而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及时掌握学生思维的动态,引导创造性的思维。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使整个课堂充满朝气和活力,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学习,激发创新思维
1.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启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5;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接着再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
2.留出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创新灵感
要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象猜测,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品格。无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积极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研究。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启发他们自己来解答。非由教师解答不可的问题,也应立足于启发,即以启发的方式予以解答。只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才能使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以诱发创新灵感。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够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得以灵活应用。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的年月日的时间概念,继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来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我忙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但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却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学习。”立刻就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会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呢?”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年历卡(不同年份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
四、注重实践,训练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方法是实践操作,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如在教学“相似比”时,我让同学们站在阳光下,竖3根木桩,量出每2根木桩的垂直距离,根据比例求出构成三角形的斜边长,得出结论,这对学生来说可谓是创新。实践操作可以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从摸一摸、做一做、看一看、动一动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崭新的知识,加强知识的联系,锻炼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例如组织一些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周末数学晚会、数学知识宣传、数学问题研讨、社会问题调查等。让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找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和相互启发,对社会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思考,自我分析、设计并解决问题,训练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责任编辑 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