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基于人性化设计观念的医疗器械设计
2015-10-13王春义
王春义
摘要:本文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对医疗器械的设计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用户的心理,并阐述了其意义和作用。本文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感性和理性关系进行研究,从人机关系、色彩和形状等方面介绍。深入探讨怎样才能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如何构建愉快的医疗气氛,使医疗器械体现出人性化设计。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观念;医疗器械
0引言
目前,医疗器械产品逐渐被工业设计所重视。我国有着很大的医疗器械市场,竞争非常的激励,因此,通过人性化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可是,我国在医疗器械市场上占有的份额非常低,严重表现出产品人性化设计的不足。所以,对此领域进行创新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人性化设计的介绍
人性化设计就是产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使用者表现出关怀。在对医疗器械进行设计时,由于使用者的特殊性,所以设计不但要体现高性能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设计医疗器械时,一定要从功能、操作、外观三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
2对功能和操作进行个性化设计
医疗器械是否具有实用和安全等功能主要取决于技术研发,但是工业化设计可以使产品具有人性化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应用人工学原理,会使产品提高可用性。针对一个产品来看,应从以下评价标准探究其与人体工学是否相符。产品是否能够符合人体尺度和形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产品的清洁、维修、保养是否方便。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人性化设计基础就是对使用者特征进行掌握,将人和产品所具有的智能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对医疗器械进行个性化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使用者所具有的特殊性,使用者不同要求所选用的医疗器械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医院管理者会从使用效率方面考虑,这样就会关注产品的性能、形状、大小等方面;医院工作者会更多的关注产品操作是否准确、安全、舒适等;而病人则是对舒适性和安全性非常关注[1]。所以,在对医疗器械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同时考虑病人、医院管理者和医院工作者,这样才能将医疗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现出来。
例如:电磁波按摩仪,它是面对老年人研发的产品。对老年使用者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要求其操作必须简单。在设计过程中,按键一定要集中设置,设置9个按键,并将他们组成手掌形,将4个键在掌心处设置,对上下左右进行控制,5个键设置在手指部,大拇指对按压键进行控制,其余手指的功能就是敲、柔等功能,使老人更加容易进行操作。将外观设计成鹅卵形,其手感将会非常的好,并且很容易握持。
3对外观进行个性化设计
人性化外观设计可以利用形态和曲线体现出来。针对医疗器械来讲,如果形态太过生硬,就不符合人的本性。所以,在医疗器械设计时要对人的感性因素和情感反映加强重视。感性因素设计是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判断能力,它以生命、空间、运动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外观设计中主要就是对形态、质感和色彩进行设计。外观不但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要满足人机关系。牙科抽吸机,它将其外形设计成椭圆锥形,上部造型为鹅颈型,有机地将人机关系和外观形态结合起来,上部会让人想到推拉操作[2]。此设计不但功能要求得到了满足,操作也非常的方便。同时,颜色与形态特征和医院环境较为符合。
多功能医疗床的个性化设计,通过对目前多功能医疗穿进行分析,考虑到病人、器械和医疗工作这间的关系,在对医疗床进行设计过程中增添了翻身和护理功能,应用仿生学对陷入侧护板进行了设计,让病人感受的安全和舒适,使产品的形象得到提升。
4对界面进行个性化设计
在医疗器械设计时一定要重视人机界面的设计,确保医疗工作者能够准确操作。使用功能不同就需要有与其相对应的造型,并且具备其独特的操作方式,在功能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还要符合使用者的日常操作习惯[3]。
在对操作界面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清晰、简洁,背景和字体的颜色要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医用清晰机的界面设置(如图1),通过形和色将操作功能区分开,非常容易区分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在对外观进行设计时,合理的应用形和线突显出产品的品质感,使用蓝色就会让人变得平静,提升医疗效率水平。
5结语
在对医疗器械进行设计时,应该对人机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用户的心理需求加以考虑,让产品设计尽可能与客户的要求相符。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使医疗器械从功能、色彩和人际关系角度体现出对人的关怀,突显出个性化的医疗器械设计,同时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一贤,董华,刘胧等.人体测量学方法在家用医疗器械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19(04):120-123.
[2] 三十五载全城期待金秋山城医博会聚--第7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 & 第1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秋季)展览会史上首次在渝召开[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11):74-75.
[3] 便式医疗器械设计需要更加灵活的部件封装——传感器[J].工业设计,2013(09):43-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