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中“酒”描写的作用
2015-10-13江廷鹏
江廷鹏
【摘 要】“酒”是《水浒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整个《水浒传》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无酒不成书。本文主要分析《水浒传》中“酒”描写的作用。
【关键词】《水浒传》;“酒”;描写作用
“酒”字是《水浒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文字,在《水浒传》中以酒会友、酌酒谈心、借酒消愁……《水浒传》的故事就是浸泡在酒中的,不论男女贵贱雅俗僧道,均是离不开酒。可以说整个《水浒传》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无酒不成书。
一、利用“酒”来刻画人物性格
《水浒传》中各人的饮酒方式不同,从而刻画出人物性格的不同。如三碗不过岗的武松,就是一位豪饮之徒,却酒醉心里明,除了在第三十一回醉卧小溪被孔氏兄弟活捉;而鲁智深爱狂喝烂饮,性格中多了一份不克制;李逵是纵酒任性。这三人喝酒都极为粗豪,用喝酒这一方式突出了他们不拘小节不被礼教束缚的豪爽性格。而对于总教头林冲从不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若是有小杯,必定是一杯一杯的酌,且点到即止。就连他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之后,他借酒消愁,也未曾大醉。从喝酒的器具和喝酒的点到即止的方式,体现出了林冲的性格涵养和出身,处处体现着儒雅和隐忍,联系到后面事情的发展,兴许还带有一点欠缺豪爽的懦弱。
至于下酒的菜,一般都是家畜,而《水浒传》中性格豪爽的兄弟都是大块吃肉。《水浒传》也多次写到李逵以人肉下酒,这里体现了李逵杀人不眨眼、凶狠、血腥。这又是同样粗豪的李逵与武松和鲁智深的性格差别。
二、使用喝酒的过程展现人物性格
在喝酒的过程中,人物的性格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鲁智深遇见了李忠,邀请李忠一块喝酒,李忠却道等我卖完了这几贴膏药。鲁智深生气的说:“谁耐烦等你”,一把就推开了卖膏药的看客。在吃酒的过程中,鲁智深听到有人哽咽啼哭又生气了,呵斥酒保把他们叫来。初看鲁智深是个不耐烦的暴脾气,但跟着文章的走势你又会发现鲁智深其实是天性使然,实际上是个粗中有细的性格。
从喝酒的接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在《水浒传》第十一回王伦接待林冲的时候,他是怕林冲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的,所以接待十分冷淡,只是“叫小喽啰取酒来,把了三巡”而已。另外在《水浒传》第十五回晁盖接待阮氏三兄弟时却是“宰杀猪羊,安排烧纸。”这样的排场对比,充分体现出王伦嫉贤妒能,难成大器;而晁盖是广结朋友,目光长远。这样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命运与结局。
三、利用“酒”来展开故事描写
酒还是《水浒传》中故事展开的关键。《水浒传》中许多人物的登场都是带着酒气的,如从高俅、高衙内、林冲、鲁达、刘唐、武松、晁盖、宋江、张青、孔亮、李逵等等人物出场无一不跟酒有关。在《水浒传》第十七回中,杨志正是因为吃酒不给钱反而大打出手才结识了曹正,道及林冲,引出怎样设计攻打二龙山。而在二十回中若不是宋江带着张文远去阎婆家喝酒,就不会有阎婆惜与张文远通奸,也不会有宋江怒杀阎婆惜,不会有阎婆闹衙门,兴许宋江就不会落草为寇了。没有这酒的催力,《水浒传》的故事情节要怎么推动呢。
施耐庵本人是与刘伯温同科的进士,可却因为受不了达鲁花赤的骄纵蛮横,仅仅为官一年便愤然辞官。联系到施耐庵本人的背景,我们不难发现《水浒传》中有着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背离和批判,而这种背离和批判又是通过酒体现出来。
在《水浒传》中,多数性格豪爽的好汉喝酒总是不醉不休,甚至会烂醉如泥。而受到正统教育的林冲却是小杯酌饮,也不见其大醉过。儒家思想强调是节制、中和、酒德,就是在喝酒的时候也是要节制和克己的。在儒家思想中,这些大口喝酒、滥杀无辜的人是不得容忍的。
《水浒传》成书于明中后期,此时正是思想解放的时期,张扬个性、思想解放,与正统的儒家思想正是发生碰撞的时候,而《水浒传》借用喝酒这一事正是用非理性的喝酒思想对理性的儒家思想发生了背离和批判。
《水浒传》中对传统的佛教思想也有一定的背离和批判。作者在写鲁智深的时候,虽然鲁智深喝酒吃肉,在佛殿拉屎撒尿,但却被智真长老评价为“虽是如今眼下有些罗唣,后来却成得正果”。鲁智深最后也是应正了智真长老的“随潮圆寂”而修成正果。而僧人裴如海,披着僧侣的袈裟却是偷鸡摸狗坏事干尽,后还与潘巧云私通,犯了色戒。与鲁智深一样,裴如海也是喝酒的。但是鲁智深喝酒是天性使然,而裴如海喝酒却是为了淫秽之事。
两个和尚同样是犯戒,但作者写鲁智深是讽刺佛教礼学束缚人性,着力于讽刺;而写裴如海吃酒犯色却是揭露和批判那些闭眼合手的假意虚伪的佛教徒,着重于揭露。
《水浒传》中对“酒”的描写,既写出了各人英雄好汉的性格,又推动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与当时的时代脉搏合拍,讽刺了正统的儒家和佛教,真可谓是“无酒不成书”。
参考文献:
[1]郭万金.梁山好汉与刀及酒之关系——兼谈《水浒传》之成书年代[J].明清小说研究.2007(01)
[2]王前程.《水浒传》酒肉文化与北方游牧习俗的关系及其意义[J].江汉论坛.2004(10)
[3]吕祥华.《水浒传》中酒文化考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