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一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2015-10-13
浅谈大一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邓利 王文娟 刘霞 严瑶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3)
摘要:在教育界,我国乃至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主要采用的都是班级教育制。这样的教育体制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培养,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会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体会到能从集体生活中获得知识、友谊和实现他们的某种心愿,这时,学生往往也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对集体有所奉献的一员。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强化。其次,它也有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的成长。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最后,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一个团结、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它的教育功能要远远大于不具备这些特点的班集体。班级凝聚力如此重要,在大一这个关键期,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需要辅导员和班级同学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一;班级;学生
一、辅导员要具备三心:责任心、爱心、事业心
作为辅导员,首先要明确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有的放矢的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步步引导学生融入班集体。
辅导员要具备责任心,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明白自己的工作对于学生人生发展的重大作用。
辅导员要具备爱心,爱心看似很空泛,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只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任务一样完成,没有投入感情,那么学生对你就没有信赖。在爱学生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第一位,但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包容,有错误时也应及时指出并给予批评教育,这其实也是爱的一种。
辅导员要具备事业心,事业心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追求的情感,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精神和热爱工作、希望取得良好成绩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辅导员应该有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应该把事业的成功放在物质享受之后。
辅导员有了这三心,工作就会开展得更加有力,形成严肃而温暖的领头羊风格,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纪律、有温暖,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凝聚力自然就形成了。
二、班级要为好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一般来讲,各高校都设定了一些集体奖项,如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等,在大一新生进校时,就应该通过宣传让学生明白这些集体奖项的存在,明白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获得,并细化为个人目标去实现,鼓励学生积极去获取。有了好的共同目标,全班就能朝一个方向努力,这样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凝聚力自然也就有了。
三、组织各类集体活动
大一班级应在进校时较多的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如秋游、各类球类比赛、趣味比赛、文艺活动等等。辅导员可提出初步建议,由同学们自己准备并组织实施,通过这些需要团体合作的活动,学生能更加明白团体的重要性,也能从中获得轻松和愉悦,并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亲密程度。快乐的集体总会使人愿意参与其中,一个充满活力和欢笑的团体,一定会是一个凝聚力强的团体。
四、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班级的事务千头万绪,辅导员毕竟精力有限,而且有些事情直接参与管理反而效果不佳。班委是辅导员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班级的主心骨,首先,班委要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作风、要有正确的思维和舆论,这些都对班级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班委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对班上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行为要有敢于与之斗争的勇气。
五、辅导员要有正确的三观并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大学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辅导员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深刻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传,如辅导员言行不一,口头上讲大道理,实际上却消极怠工、随时表现对社会的不满,对自身的否定,学生也会深受影响。辅导员能认真工作,乐观对于生活中的各类困难,这些无形中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辅导员不仅要做到像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
班级的凝聚力,这虽然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对于班级中每个个体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一定要利用好大一的关键期,着力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接上页)
参考文献:
[1]陈新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0).
[2]吴家礼.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4).
[3]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清华到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4]刘育锋.面向世界的职业教育新探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2014年)“江西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教学研究专项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GZ005。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20-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