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和林徽因抗战时期的“爱情样板房”
2015-10-13姚美美
文/姚美美
梁思成和林徽因抗战时期的“爱情样板房”
文/姚美美
在没有见识过那幢“两位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一生中为自己设计建造的唯一一所房子”(梁从诫语)之前,我觉得自己所有关于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三人关系的猜测都是小肚鸡肠。
第一次去寻访这幢位于昆明北郊龙泉镇棕皮营桂家花园內的土墼平房,是循着云南大学西南联大历史研究专家余斌教授的足迹去的。我们兜兜绕绕差不多两个小时,最后总算心诚所致,找到了那个躲在围墙内的桂家花园。当时,那幢土墼房正在整修,杂乱一片,但建筑框架依旧,土墼墙、瓦顶、木地板、花格窗、壁炉,大小一共八间房呈两排面对面排列。屋主为我们引路,从主屋正门进去是一间主客厅,右边可进主卧室,主卧与一间小客厅相通,紧挨小客厅的是孩子的小卧室。在主屋对面是一溜附属房,包括柴房、厨房、保姆房以及厕所。可以想象这样带着西洋味功能齐全的建筑,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昆明郊外的村子里,显然是“怪物”了。
在《林徽因文集》中,收录的她于1940年9月20日致友人费正清的信,其中对此作了比较具体的描述:“我们正在一个新建的农舍中安下家来。它位于昆明市东北八公里处一个小村边上,风景优美而没有军事目标。邻接一条长堤,堤上长满如古画中那种高大笔直的松树。我们的房子有三个大一点的房间,一间原则上归我用的厨房和一间空着的佣人房……这个春天,老金在我们房子的一边添盖了一间‘耳房’”。屋主说,修建之初,林徽因与园主李荫村签有一纸契约,大意是“我在你的土地上建房,建好后我使用5年,之后这房子便归你所有”。
如今的园主弄清了这几间“破屋子”的确是梁氏夫妇亲自设计并参与建设的后,几经申请,争取到了政府经费整修,这才有了如今修复后白墙青瓦的“故居”。
那天在桂家花园,徘徊于杂乱的朽木与砂土之间,最让我震撼的是那间金岳霖居住过的耳房。这间耳房是在梁家主屋建成后加盖的,林徽因说,“这样,整个(北京)北总布胡同的格局就原封不动地搬到了昆明”。这间搭靠主屋一面墙建成的耳房,云南人叫“偏厦”,比正屋低矮一些,窗户也要小些,面积不足十平米,地面也比正屋要低矮。
站在耳房里,最有意味的不仅仅是“低矮”,这间屋子没有独立外开的门,它的门设在梁家的客厅內。也就是说,金岳霖每次出入必须穿过梁家的主客厅,他与梁氏夫妇以及他们的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而世人都知道,这位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创始人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深爱林徽因。
揣想一下,战火纷飞的岁月,一个男人为了一段无望的爱情,不远千里追随自己爱慕的女人而来,守护在这个女人身边的男人接纳了他,三人同居一屋,主次分明,君子相携,共度乱世。不由让人唏嘘。
这幢朴素的土墼房历经67年风雨,依然健在,或许它所要告诉世人的并不单是历史价值,它的情感价值更可贵,因为对任何一个走进这幢房子的人来说,它都无疑是世间最好的爱情样板房。
昆明龙泉镇梁林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