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工厂
2015-10-12郑衍松
郑衍松
5月7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关村,使中关村创业大街声名大噪。“不到中关村,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创客”也随之成为圈内人的口头禅。作为中国创客空间的先驱者,中关村创业大街在近年来涌现了源源不断的智能硬件创意、创新、创业和投资活动。
手环、路由器、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等新产品琳琅满目,大数据、O2O、生态圈等新模式层出不穷。京东、小米、百度、海尔等企业积极布局,投资和孵化了大量智能硬件创业团队,为创业公司提供了设计生产、大数据服务、市场推广平台,产生了一批优秀创业团队和创意硬件产品。
六种模式齐头并进
以联想、海尔智能家居、闪联为代表的硬件平台创新模式。主要围绕个人终端和家电产品,建立硬件产品之间互联共享的智能体验和标准体系。
以小米、中科创达为代表的软件平台创新模式。重点是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研发了终端底层软件解决方案,为各类智能应用和终端产品提供软硬件技术开发平台。
以百度、京东、奇虎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创新模式。以依托龙头企业互联网、大数据和电子商务平台,孵化智能硬件创业团队,提供低成本的技术架构、数据后台、商务推广服务和共享品牌为核心。
芯片平台创新模式。包括紫光展讯智能终端通信芯片、圣邦微电子可穿戴设备芯片、清芯华创数字成像芯片、兆易创新存储芯片、南瑞智芯智能电网芯片、集创北方驱动电路及触控芯片、京微雅格FPGA芯片等,为智能硬件提供各类芯片解决方案。
以洛可可、视觉中国、北京工业设计DRC为代表的设计平台创新模式。为各类硬件产品提供外观和工艺设计方案。
创客孵化模式。以创客空间、清华创客、点名时间、众筹网等硬件创业、融资、孵化机构和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教育科普机构为代表,聚集了一大批创客、极客和创新型学生群体,给智能硬件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新项目。
四大局限阻碍前行
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已形成总部、设计、研发及销售在内,中试、制造、集成等环节在外,即“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高端产业价值链发展格局。但在目前,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第一,供应链耗时长、成本高。智能硬件产业链较长,产品研发涉及底层操作系统、芯片和电路板设计、产品开模、制版和测试等多个程序,北京周边的供应链配套较为薄弱,而深圳等制造业发达地区距离较远,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成本较高。
第二,是技术标准不统一,准入门槛高。目前,掌握智能硬件底层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关村企业相对不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技术和标准不一致,降低了用户体验和产品推广效果。一些跨行业产品存在准入门槛高、监管空缺等现象,例如,可穿戴健康产品是否需要医疗器械资质等,影响整个产业发展速度。
第三,孵化空间配置不足。新兴产业发展正呈现出人才集中、成本敏感、增长迅速的特点,需要不断新增和置换出产业空间。目前,核心区智能硬件等产业升级需求迅速,但针对智能硬件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的空间资源配置相对不足。
第四,缺少高端人才。具有硬件和制造工艺研发经验的智能硬件人才,主要集中在硬件龙头企业、硬件解决方案企业、创客群体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中。我们希望通过目前存在的诺基亚退出、展讯入驻等产业重组的机遇,吸引更多全球和国内高层次硬件人才到中关村发展。
八个意见促进发展
要让创业大街发展得更好,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关村信息产业和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以中关村核心区为重点区域聚集一批智能硬件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创业企业和创客活动,然后整合工业设计、芯片、软件工具、硬件模块、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产业链各环节创新资源,以产业联盟、孵化基地、产业促进平台和特色产业基地为抓手,完善引导人才、技术、资本聚集和促进产品创新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硬件+软件+互联网”的创新模式,构建智能硬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将中关村互联网优势转化为智能硬件创新优势,加速智能硬件企业做强做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八方面具体推进:
一是继续发挥智能硬件产业联盟的作用。2014年10月,由京东、小米、乐视、百度、奇虎、展讯、海尔、高通、ARM、清华、北大、北航、北邮、中科院计算所、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等知名企业和高校院所等21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智能硬件产业联盟——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成员单位覆盖芯片设计、工业设计、软件、互联网和大数据、硬件、电商、检测认证等产业链环节。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在促进整合相关资源、构建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二是发挥市场机制,集合政策资源,打造智能硬件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目前,中关村正在构建四类平台。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依托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所、海尔智能家居、智谷、集佳、清华大学等企业和机构建设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通过标准和专利支持资金、知识产权投资基金等政策给予支持。设计和孵化平台:依托中关村梦想实验室、创客空间、清华创客、缪斯、世纪互联、工业设计DRC等机构,搭建智能硬件电路刻板、工业设计、样版试制等设计和孵化平台,通过创新型孵化器政策、海淀园孵化器租金补贴政策、融资租赁政策给予支持。检测认证和研发合作平台:依托中科创达、泰尔实验室、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所、清华大学、邮电大学等企业和高校院所,为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设备和环境,提供硬件解决方案研发工具,通过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政策给予支持。市场推广和大数据服务平台:依托百度、京东、小米、乐视、奇虎等领军企业,为智能硬件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音视频以及供应链、金融、市场推广平台服务,通过产业促进平台、产业基金的方式给予支持。
三是持续推进建设核心区智能硬件聚集区。扩大智能硬件孵化空间,在中关村西区、学院路、上地、四季青等区域,继续授牌一批孵化基地和加速器,培育一批智能硬件创新型孵化器。加大展览展示环境建设,在中关村西区特别是创业一条街建设智能硬件展示体验中心。促进产业上下游联动,推动智能硬件与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协同发展,支持中关村科学城、软件城等区域新扩建楼宇建设智能硬件产业基地,给予入驻企业房租减免、股权投资、人才引进、技术转移等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是成立中关村智能硬件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经过近半年的组织和调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试运行半年,委员会成员单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同仁医院、京东、海尔、极路由、零度智控等十余家单位组成。“中关村标准”将以市场为导向,快速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依托上述单位,建立权威第三方评测平台,构建市场化的“标准+评测”体系。
五是推动成立智能硬件产业基金。研究和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投资机构,分别牵头组建智能硬件产业基金,通过市场化机制,投资孵化和培育带动智能硬件创业企业。目前,已与亦庄互联创投、华盖资本分别沟通,形成初步建设方案,拟通过政府股权投资引导资金给予配套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近期准备开展尽职调查。
六是主动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和服务。结合领军企业需求,通过千人计划、海聚工程和高聚工程和海淀相关人才计划,重点支持和引进一批京外和海外的智能硬件人才,从人才引进、资金奖励、居留出入境、职称评定、医疗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领军企业引进海外顶尖人才、购置海外研发机构、获取核心专利、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前沿技术合作,整合利用全球智能硬件创新资源。
七是开展产业政策创新研究。中关村已发布《关于促进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支持措施》。后续,应该继续针对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产品认证、互联网电视牌照等问题,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制定产业政策。比如,针对智能硬件产品认证时间长的问题,与工信部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电信研究院加强对接合作,积极推进行业监管政策创新;针对互联网电视的牌照限制问题,给予小米、乐视等民营企业一定的试点权;针对中关村西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允许开展销售业务问题,允许智能硬件企业除了研发外也开展销售业务等。
八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组织各类创业大赛。由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牵头筛选和吸引全球的优秀智能硬件创业团队和科技成果,围绕各类平台和创新主体,相继开展系列活动,活跃整个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氛围,扩大影响力。加大对创客、极客等智能硬件爱好者的鼓励和支持,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优势,支持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支持清华创客、人大附中等一批智能硬件创新实践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