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缘分,成就幸福家庭
2015-10-12罗志玲
罗志玲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113-02
每当黑夜,伫立高楼,眺望那黑夜中的星星点点,我知道,那星星点点就是万家灯火,或者是黑夜中行驶着的车辆正载着疲惫的赶路人,向着充满温馨的家而去。家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房子,它是人们幸福一生的寄托,是疲惫的赶路人的温柔乡,是一切人间美好的终点站。人生匆匆,过客无穷,有缘的人们才能在人生旅途中相遇、相知、相爱,共同筑起人生的港湾——家。同样,有缘的人们才能相邻、相识,共同组成一个更大的家。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小家,也要用心去经营大家。大家与小家,好比唇齿相依,大家快乐,才有小家之幸福!
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惜缘?家庭成员问漠不关心,离婚率急剧攀升;邻里无相往,各扫门前雪。这样的小家,这样的大家,有什么幸福可言?正是因为,家的魅力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越来越淡薄了,孤独的人们越来越多了,对真正意义上的家的渴望更多了。人生一世,很短,正因为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珍惜今生的缘分?
对于我们的小家,我们该如何惜缘?
家庭是我们的一片蓝天。所以夫妻之间应该学会宽容和豁达,如果对方犯了错误,我们应站在对方的立场,多为对方考虑,也许我们就能理解对方,对对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望;如果我们能学会乐观地去看待,我们就不会对对方一句不经意的话,对对方所犯的一个很小的错误耿耿于怀,我们也就不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因此,我们也就不会因为愚蠢地还击而伤害了我们的亲人,家庭就不会弓拔弩张,气氛就不会那么紧张。其实,夫妻之间,为什么非要弄出个高低输赢?家庭成员之间真正应该做的是从自己做起,严于律己,共同撑起家庭的美好蓝天。
家庭是我们释压的地方。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工作压力大了,这时,更需要对方的支持和理解,更需要对方的聆听和真诚,家庭也就成为了我们释压的地方,是抚慰我们的灵丹妙药。在家里,对方的笑脸、关注的眼神令我们感动,在他面前,我们可以什么都说;在他面前,我们可以彻底放松自己,工作中的不快,同事的误会,在亲人的关心下全部化为乌有。试想,如果我们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对方却对你漠不关心,你会怎样?所以,我们要珍惜共同拥有的时光,做一个好听众,让对方知道你在关心他,对方快乐,我们才会幸福,家才会温暖。
家庭是我们顺利启程的加油站。如果我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家庭成员必定身心愉悦,家,好比加油站,为我们的顺利出行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曾经看过一篇这样的报道,一位公交车司机因为出门时和妻子吵了架,心情非常恶劣,他没办法掩藏自己的不快,所以,对他的乘客,他没有笑脸,甚至显得非常不耐烦,结果招致乘客的抱怨。这位司机再也承受不了,结果车翻人亡,不仅给自己家庭造成悲剧,也给别人家庭带来了不幸。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对方创造快乐,让对方始终保持愉悦的心境。一句关心的话,一个体贴的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都可以给对方注入快乐,为他顺利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提供源动力。他好,我们才好。
经常听到人们说“有缘没分”。“缘”是天意,但“分”要努力。有了机遇,如不努力用心经营,“分”就会渐渐离我们远去。
小家如此,由邻里组成的大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有缘的家庭才会成为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邻居的作用就会凸显。当然,我们处理好邻里关系,不是为了应急之需,邻里和睦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丰富,社会才会更美好。但要真正把“近邻”处得比“远亲”还亲,并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邻里之间共同努力,大家相互尊重,体谅和关心。
首先,我们要学会尊重邻居。尊重,这是处好邻里关系最起码的一条。邻居的个性有差异,习惯有不同,生活方式有迥异,职业有不同,年龄有长幼,地位有高低,素质有良莠,我们要正视这些不同,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位邻居。邻里之间的尊重要出自内心,对邻居的不幸,我们要真诚地表示同情,做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邻居的不幸之上。不能在邻居问东家长、西家短,唯恐邻里小乱。
其次,邻里间还要做到互相体谅。人们的兴趣爱好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邻居中起来早的可能会惊动起来晚的,睡得晚的又可能会影响睡得早的。楼上的响声可能会影响楼下的宁静。但是,只要能处处为别人考虑,体谅别人的困难,就会少给别人添麻烦,也不会因别人给自己带来的一点干扰而不满。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体谅所得到的回报,必然也是体谅。斤斤计较的后果,必然是让人看不起,造成邻里关系紧张。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如果我们邻里问这个大家庭和谐,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
再则,邻里之间在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做到相互关心。邻里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相处时间较长,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相互之前应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感情。早晚相见,要热情打招呼;遇到邻居有困难,要尽力帮忙,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最后,要处理好邻里关系,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也要教育好子女,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但我们可以约束自己,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自己做好了,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定能感化他人。我儿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住的小区曾经有位门卫,对业主不是很客气,我小孩每天上学和放学后都会主动跟他问好,但他没有反应。可我小孩不气馁,每天依然是很有礼貌地向他问好。没想到,有一次我小孩忘记带家门钥匙,门卫看他着急,主动让我小孩用他的电话,从此以后,见到我小孩,他总是很友好地打招呼。所以说,“心诚所至,金石为开。”处理邻里关系就是这样,对自己要求要严,对他人要宽容和理解。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前世500年的修炼,才能换来今生在茫茫人海中的一见。”我们因缘才能相见,相识并相处。我们能和别人成邻居,能天天相见,不知前世作出了多少努力,所以,我们要惜缘;我们能成为夫妻,不知前世修炼多少年才能换得同床共枕,才能同呼吸、共患难。所以,我们要惜缘。一切皆因缘,有缘要惜缘,惜缘才和谐,和谐才幸福!我们要用心去生活,用真去沟通,用诚去打动。要想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不难;要想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不难。家庭成员之间,多一些爱,多一些理解;邻里之间多些宽容,多些关心,多些尊重,这样我们的生活必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曾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