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心得
2015-10-12何琼
何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79-02
我省开展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对数学教学,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一、巧妙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记得有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我在导入新课时,往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借助一些浅显易懂的生活现象,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当然,每一次设计导入语时,都要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比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要让破镜重圆”,学生一听炸开了锅,破镜还能重圆?这样,学生是怀着好奇又期待的心情去探究新知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带着学生的好奇心,我说出了问题情境。“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就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从生活实际到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引出要讲授的知识。整节课学生都很好奇,都在积极的思考、讨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直到问题解决以后,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哦,老师说的原来是这样啊,”。还有同学在总结时说:“原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竟然能够和三角形的全等联系起来,数学果真是神奇”。同时,通过以上方法的引入,还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三、点缀趣味,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而新教材在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很好的钻研教材中的每个环节,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
教初一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四、引导探索,给学生一个积极思考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时,学生初学几何,引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为此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在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三个角涂不同颜色,然后剪下来拼在一起,问学生有几种拼法,通过拼凑学生自然就会发现辅助线的四种引法,并能总结出最少要作一边的平行线。
五、课堂小结,必不可少
课堂小结,不仅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扮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而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的宗旨。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 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