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
2015-10-12刘涛恩施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45000
刘涛(恩施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45000)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
刘涛
(恩施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45000)
如何有效地开展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新型城市社区布局规划需要基于“以人为本,两区共建”构想,同时要将社区规划建设与经济产业园区投资融于一体,科学合理地确定社区主导产业,通过城市空间布局确定社区整体结构,以产业功能导向社区经济发展模式,以产业园入驻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整体实现新型城市规划对社区建设发展的需求。
城市社区;以人为本,两区共建;城市广场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投资比例在不断加大,新型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也在不断完善,探索新型城市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型城市规划强调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摈弃曾经片面追求地“去城市化”和“去居民化”[1]。如何有效地开展新型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以“以人为本,两区共建”理念为规划框架,建构了基于“以人为本,两区共建”的新型城市社区规划的方法,力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社区规划建设带去可借鉴的思路。
2 “以人为本,两区共建”理论的建构
2.1概念内涵
“以人为本,两区共建”的概念内涵是指在以城市社区建设为基准点,发展与社区建设规划相同步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产业园,这是对当前“产城融合”理念的更进一步地延伸和更深层次上的细化。“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统一,两者共同发展。“以人为本,两区共建”是借鉴城市与产业空间的互动发展模式,打造居民居住区与产业经济区融合一体的规模建设示范区。由于城市自首所特有的一些性质,所以在现实情境的规划建设中,产业区可以是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园。
2.2“以人为本,两区共建”理论规划构思
(1)从战略层面,布局区域产业分布。承接城市空间发展和产业规划的战略特征,对各自区域内的产业格局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区布局,以此突出特色化、板块化、组团化发展格局,使每个区域版块都体现出自己的主导产业体系,在宏观战略层面引导社区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2)从实践层面,建构互补共生的协同性社区。以城市产业板块分区的视角为基准点,以此定位社区的功能发展[3]。在现实情境地实践中,改变城市曾经保守的传统型产业发展形态,在一定范围内的联盟多个社区,通过彼此分工协作,形成目标性和策略性统一性的协同集群,以便在区域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规模效应(如图1)。
3 “以人为本,两区共建”在城市社区布局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1)以产业园建设融合社区发展
结合现有的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格局,在特色化的主导型社区产业板块基础上,引导产业形成集聚效应,诱发经济链式反应,以规模化的竞争优势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经济园区与社区建设两者和谐统一的发展势态。由于产业的主导性以及对空间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应当从三个维度来建构社区与园区融合性发展的规划:发展核心,空间融合,配套支撑[5]。此外,在基建的跟进上,需要完善产业园内的基础公共设施,规划好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线路,一体化的供水、供电、排污系统需要同步跟进。园区内设立“一站式”政审批服务中心,从制度和设施上,确保入园企业迅速、无忧地投入建设。产业园将在全力提升投资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工业经济园区、商贸物流经济园区、科研文化服务园区、现代农业经济园区与旅游度假经济园区。
图1 “以人为本,两区共建”理论规划构思图
(2)建立完善的运转体系
自由、开放、完善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实施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以人为本,两区共建”的新型城市社区规划,借助城市居住区与生产区的融合统一的基础,使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以新型战略化联盟形式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社区规划体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还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社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要将社区规划建设与经济产业园区投资融于一体,科学合理地确定社区主导产业,通过城市空间布局确定社区整体结构,以产业功能导向社区经济发展模式,以产业园入驻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整体实现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社区建设的需求。
4 城市广场空间立体策划
(1)上层活动空间与道路及周边商业联系,主要为开放型的城市绿地广场。下层空间由滨河广场延伸而至,以小型覆土服务建筑为边界营造活动空间。坡面平缓,便于打造坡地植物景观。
(2)上层活动空间变少,绿化空间渐多。下层空间通过对坡度的改造,创造出下层夹道空间;覆土服务建筑的屋顶为上、下层空间进行联系,丰富活动空间。微地形坡面增加植物生长面积,以便创造更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
[1]陈百明.城市社区更新理念、模式及其立法[J].自然资源学报,2014(4):13~16.
[2]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城市建设中推进城市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12 (8):20~23.
[3]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居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8):3~6.
[4]孙久文.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9~81.
[5]喻新安.新型城市社区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4~149.
TU984.11
A
1673-0038(2015)51-0105-02
2015-12-2
刘涛(1981-),男,湖北天门人,工程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