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骨质疏松发生相关的临床因素分析
2015-10-12戴标郭国校
戴标 郭国校
(1福建省宁德市医院内分泌内科 福建 宁德 352100;2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普外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主要为特征。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糖尿病大国[1]。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目前已成继癌症及心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死亡病种[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达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糖尿病相关合并症可能增加了骨质疏松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因素中可能与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有关的临床因素,从而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宁德市医院住院治疗糖尿病患者共计40例的临床资料,年龄62-70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者为19例,不合并骨质疏松者为21例;高血压者18例,高脂血症18例。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分别参照相关指南。旁腺功能亢进及恶性肿瘤病史。
1.2 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病历档案,收集其性别、年龄、既往用药史及其合并症,如:皮质激素应用、骨折家族史等内容。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即所有病人结果均以T值表示,T值≥-1.0为正常;-2.5<T值<-1.0为骨质减少;T≤-2.5为骨质疏松。
1.3 统计学方法
连续型变量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范围或距离)的表达方式。二分类资料采用计数或构成比的表达方式。两组连续性定量资料间的比较,数据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时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时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二分类变量两组间的比较使用X2检验或Yates校正。临床数据均使用SPSS 19.0(SPSS Inc.,Chicago,IL)软件统计包进行计算,检验水准均为双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
骨质疏松者组平均年龄高于非骨质疏松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中,女性占68.42%(13/19),高血压占63.16%(12/19),高血脂占68.42%(13/19),分别高于非骨质疏松者中的33.33%(7/21)、28.57%(6/21)、23.81%(5/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基本情况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
2.2 患者临床参数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者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压分别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3.讨论
本研究中,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比例比男性患者高,可能是因为入组病例均为老年患者,老年绝经后女性容易出现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女性雌激素水平从围绝经期开始下降,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进一步减少,雌激素缺乏使其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减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丢失加速,甚至发生骨折。这就使得老年女性比男性罹患骨质疏松的概率要大。
糖尿病患者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后者对破骨细胞在分化、成熟和活性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成骨细胞的功能、分化表现为抑制,同时糖代谢紊乱,出现渗透性利尿,使体内的钙流失加快,血钙浓度下降,糖尿病肾病患者后期肾功能减退,1,25(OH)2D3生成减少,PTH代偿性分泌增多,导致骨转化率及骨量丢失明显加速。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患骨质疏松比无骨质疏松比例高。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活跃,血管紧张素水平上升,出现骨代谢紊乱,表现为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同时尿钙排出增多,骨钙减少。
此外,本研究中部分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中并未出现骨质疏松,这可能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有关,比如日常喜爱户外活动,经常接受日光照射,饮食中钙含量较高,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这可能提示我们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合并症者,临床上应积极干预治疗。但是本组病例数目有限,且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骨质疏松相关的临床因素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者中女性、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合并症者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临床实践中应及早开展生活方式干预等预防措施。
[1]殷常青,何述莉,蒋君.综合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03):310 -311,326.
[2]柳金玲.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J].Guide of China Medicine.2014,12(2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