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方新闻广播的突围之路

2015-10-12郑珑

传媒 2015年24期
关键词:新闻广播新闻节目听众

我国地方新闻广播的突围之路

郑珑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厦门新闻广播副总监

赛立信《中国广播收听市场竞争状况分析》指出:当前广播收听市场的主角依然是新闻、音乐、交通三类频率。随着媒介市场竞争加剧,新闻综合类频率收听虽稳中有降,但在整个广播收听市场中,此类频率仍是竞争实力强劲的专业频率。对于地方新闻广播而言,一方面,新闻立台决定了新闻广播的龙头地位,另一方面,在交通台、音乐台等其他类型化的频率以及中央级、省级同类型的新闻频率竞争下,往往处于“叫好不叫座”的情形。如笔者所服务的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本土频率共有5个,能收听到的各级各类甚至包括台湾的电台有几十台之多。且在音乐台、交通台都在加大资讯播报量的情况下,地方新闻广播如何突出重围?

与轻装上阵的本地音乐、交通等频率相比,新闻台往往是投入成本最大而产出又较少的,人员多、岗位多、环节多。但与诸如中国之声等新闻大台相比,又在资源上相形见绌。随着移动收听群的增长,收听方式和途径的不断变化,地方新闻广播如果能顺势而为,借势而上,还是可以“笑傲江湖”。鉴于此,笔者综合厦门台及其他兄弟台的运作经验,探寻以下思路。

打造一档新闻王牌节目。品牌栏目是频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厦门台为例,《厦广早新闻》节目是厦门电台各系列台中历史最悠久的节目,也是唯一一档全自制的新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厦广早新闻》仍以时政新闻为主,由提要、新闻点击、评论等几部分组成,新闻容量约8000多字。作为每天唯一的地方新闻节目,缺少与其他同类节目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优势,所以总在时政性与社会性选题之间左右为难。综观其因,要打造成一档王牌新闻节目,可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选题策划。为了确保稿源和稿件质量,值班总监和当日责编要提前策划,对每日选题进行筛选,围绕重点选题进行组稿,提前指导记者有目标、有组织地去采访,而不是等记者采回来什么就用什么或者单兵作战模式;值班总监要对重点稿件全程把关,确保上早新闻的稿件的质量要过硬,围绕一个重点选题做组合性报道。

第二,时政牵手民生。早新闻稿件的选取原则应以重要性和关注度为首,必须囊括最重要的时政新闻,树立广播新闻节目的权威性,还必须包含听众最关心的本地民生新闻。恰到好处的编排能让这两类新闻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同时要争取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增强广度和深度,既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又能丰富新闻节目的内涵。

第三,打造舆论监督平台。广播媒体在与听众互动方面占据优势,通过接听市民热线,接受市民投诉、建议,可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向相关部门反映,跟踪后续进展,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媒体为桥,相连公众与相关职能部门,三者良性互动,从而提高节目信任度。

地方新闻广播的受众锁定频率收听本地电台的新闻节目,说明想更多地了解自己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更应该打好地方牌,提供更多本地特色新闻以满足本地听众的需求,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产生共鸣。

第四,节目风格要创新。各地重点新闻节目往往由于承载过多时政诉求,播报风格和节目包装庄重有余而活力不足。媒体融合时代应与时俱进,节目应更加有时代气息和节奏感,吸引年轻听众和移动受众收听。

第五,抓好两个“口”,即新闻的入口和出口。一般城市台的新闻记者在10人~20人左右,所处理的业务一般为2次连线和2篇稿件,录音稿件还不是天天有。要以一天不足20条的本地新闻来支撑全天的新闻节目,只能靠大量的外地新闻来填充。这样一来,广播的地域性特点不突出,且时效性相对滞后。要在短期内,依靠现有人员扩容本地新闻是有难度的。但可放宽视野,扩大新闻的进口和出口,让新闻产品多样化,整合多方资源借力提升。

一是增加记者采访的副产品。记者采访一次,可以出1条现场连线、1条新闻稿,在人数不增的情况下,可通过提高产量和产品种类扩容新闻。除了突发事件外,每天的新闻选题都会预设,可以增加预告当日重点新闻环节。跨度大的新闻可多次连线,层层推进。对可听性强的新闻,可以突破稿件容量局限,让记者发挥亲历现场的优势。

二是加强与同行的联动,扩大新闻来源。可以依托各地广电整合后的平台优势,邀请在现场采访的电视记者实时与广播连线,这无形中增加了记者力量。还可以与报纸、新媒体、外地同行合作,共享新闻资源。

三是利用社会资源,组建专家库。这点《中国之声》做得非常到位。记者和主播不是万能的,但是社会上的专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中国之声》的特邀评论员队伍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专家、资深媒体人数10人,每天及时对各大新闻事件作出点评和延伸解读。新闻广播可以利用高校等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找各领域权威人士,通过合作筛选出表达能力好、观点主流的嘉宾,形成稳定的专家库,随时参与新闻点评。

四是开通新闻热线,发动听众成为信息提供者。地方台的优势之一是接地气,可以快速、准确地倾听和反馈,而中央台、省级台则因覆盖范围广,只能选择一些最具典型的线索来追踪,因而指向性会弱于地方台。新闻热线的运行除了树立媒体权威、增加与听众的互动外,还可以为新闻节目提供丰富的内容及素材。

五是增加新闻场景的转换和声音的多样性,让新闻听起来更丰富。《中国之声》的大新闻板块中很注重小环节的设置,增加了声音源,而不是由主播从头说到尾。

强化三个“度”,即新闻的速度、深度和广度。速度,就是新闻广播一直倡导的“第一现场、第一报道”。除了新闻追求时效性之外,新闻编排的节奏加快也能更适合目前听众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方便有车族在任何时间打开收音机都能听到有效的资讯而非“口水话”。以中小城市为例,一般路上的车程都在半小时左右,如果听歌,也就是6、7首歌,但若听资讯,基本可以涵盖当天本地、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也可以培养听众的约会心理。

抓好两个“口”,即新闻的入口和出口。一般城市台的新闻记者在10人~20人左右,所处理的业务一般为2次连线和2篇稿件,录音稿件还不是天天有。要以一天不足20条的本地新闻来支撑全天的新闻节目,只能靠大量的外地新闻来填充。这样一来,广播的地域性特点不突出,且时效性相对滞后。要在短期内,依靠现有人员扩容本地新闻是有难度的。但可放宽视野,扩大新闻的进口和出口,让新闻产品多样化,整合多方资源借力提升。

深度,就是新闻追踪、新闻背景、新闻解读、新闻点评等环节要配套。毕竟在信息爆炸时代,各家媒体都难有独家新闻;而如何“横看成岭侧成峰”地解读新闻,则变成“独门暗器”。比如,《南方日报》的口号是——“高度决定影响力”;《南方都市报》更是以评论作为自己的新闻拳头产品,每天推出“社论”和“个论”两个专版。新闻广播同样也应该进一步强化评论和策划。

广度,就是尽量不就事论事,把新闻往宽做。《中国之声》非常擅长做新闻链接,比如说到高考,会连线世界各地驻外记者,请他们介绍当地高考的情况;或者国内某地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下调了,也会联系全国各地的记者介绍当地附加费是否调整了。

突出四个“性”,即权威性、本土性、互动性、个性。权威性。受众获知新闻的途径更多更方便,广播在与其他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争速度的同时,应该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价值。《中国之声》推出的《公益报时》,别小看这每个整点的40秒,却体现了时效性和权威性。地方新闻广播也可以借鉴此模式,如制作公益宣传片请当地名人代言,或者注重现场连线时采访权威人士,还可以邀请权威人士参与新闻广播的节目进行深度访谈。

本土性。主要依靠新闻内容的贴近性、本土新闻的比重和本土听众的参与度来显现。地方新闻广播的受众锁定频率收听本地电台的新闻节目,说明想更多地了解自己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更应该打好地方牌,提供更多本地特色新闻以满足本地听众的需求,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产生共鸣。

互动性。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广播的互动方式不再局限在热线、短信、QQ、论坛,现在更多的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参与到节目中来。广播新闻节目同样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听众进行互动,将重要时政新闻、民生热点新闻第一时间进行推送,从新媒体平台获取听众的反馈和新闻线索。听众还能对广播新闻发表评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广播新闻不在局限于“听”,进一步增强听众的参与性和存在感。

个性。很多新闻节目讲究统一的编排,规范的播报,将主持人变成了主播,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抹杀主播的个性,变成千人一面的播稿器。《中国之声》如此严谨规范的国家台,也曾推出以主播名字命名的《苏扬时间》,让主播尽情发挥个性。地方新闻广播在这方面空间更大,可以根据主播不同的声音特质和兴趣特长,给予他们一定发挥空间,打造个性化播报的风格,做到共性与个性兼容。

尽管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地方新闻广播以其内容的贴近、形式的灵活、资源的整合,在稳定现有听众群的基础上,更有望借助车载移动收听市场的开发,增加中高收入人群和年轻受众群的比例,从而赢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猜你喜欢

新闻广播新闻节目听众
中共早期创办的新闻广播和出版媒体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试论新形势下新闻广播中的采编技巧
新媒体时代新闻广播该怎么走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