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传统企业转型
2015-10-12陆一,高新民,殷康等
“互联网+”助力传统企业转型
主持人:陆 一
嘉 宾:高新民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原国家信息中心主任
殷 康 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
刘玮玮 京东智能战略部负责人
开场白:
“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作为科博会的重要活动,于2015年5月1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新机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同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目前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探讨公众和行业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包括“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大数据时代下新兴产业的创新路径等。我们请几位与会嘉宾谈谈他们的看法。
●主持人:首先请高新民理事长介绍一下什么是“互联网+”及“互联网+”产生的原因?
●高新民:什么是“互联网+”?当然“互联网+”有很多解释,互联网可以说无所不在,跟各个行业都有关系。我认为“互联网+”主要是讲产业互联网,当然它可以跟政府+,也可以跟公共服务+,跟很多产业来做,因此“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互联网+”不仅是互联网企业的事情,“互联网+”的主体更多是传统企业,他们虽然是被+,但是在“互联网+”的过程当中会生产一些新的形态,所以说传统产业转型在“互联网+”里面意义更大。新兴产业概念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有所拓展,有所变化,也就是说新兴产业形态形成过程中就是产业互联网化,因此,我理解这个“互联网+”就等于产业互联网化。
互联网为什么走到“互联网+”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互联网极大普及,现在虽然普及率还不到50%,但是我们预计这个普及会很快,到2020年网民将达到9亿左右,这是我们“互联网+”的基础。第二是互联网的技术有力驱动了“互联网+”。第三是互联网应用,特别是传统的电子商务,目前网络零售成功使电商本身在演变,对其他行业也起到巨大地推动作用。特别是阿里、京东等电商上市成功,对行业发展有很大影响,这是“互联网+”产生的三个原因。
从技术上来讲我觉得互联网原来由人的互联网,变成人和物,人和数据,人和机器一体的物理空间,这是“互联网+”的基础。从电商来讲,到2013年我们电子商务赶上了美国的水平,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了美国。美国麦肯基咨询公司去年发布了中美网络经济比较的报告,里面讲到我们网络零售的规模,在2013年达到2900多亿,超过美国的2700亿;占社会零售额比重8%,超过美国,他们是6%。我们在电商平台上商品数量有9亿种,美国是5.5亿种。活跃用户我们是2.3亿,现在已增长到2.6亿,美国是1.8亿。还有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虽然还有差距,但是增长也很快。
我们在网络零售,仅仅是B2C或者是C2C这块,的确在世界上领先。但从网络经济另外一头看,就是电商的B2B,做得并不是非常好。麦肯锡有一个数字,说我们云服务渗透率(主要是对企业),2013仅仅做到21%,美国已经做到60%左右,我国的中小企业只有20%到25%运用互联网,而美国已经达到72%到85%。所以从后面两个指标看,现在虽然我们电子商务做得很好,但是在产业互联网化,面向企业的互联网服务,包括电商服务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出现“互联网+”,“互联网+”就是要强调产业互联网化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下面请殷总谈谈互联网的魅力以及对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影响。
●殷 康:为什么现在会有“互联网+”,或者说我们进入一个全面互联网时代?这与技术革命不同,任何物件、物质都需要联上网,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原来有很多种技术,每个厂商都会有不同的技术,互联网的魅力是靠网络把它们连在一起,而且通过连接带来巨大的效益。
信息变成无穷无尽的信息,视频变成亲身体验的效果,通信电话变成统一协作的形式,加上无线的自由,物联网把这些所有连在一起,可以给你一种全新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受影响。在这个基础上计算也发生了演变,原来计算就是一个CPU,一个电脑的概念,目前我们所依赖的CPU越来越快,摩尔定理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带来巨大的可扩展能力,这就是网络和互联网的力量。我们所有的参数、产品、架构、原来的人力,原来对用户提供服务那些特征都在发生着改变。比如说,我们原来的客户体验,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如果你是移动运营商,原来都是单项配制的,现在完全变成另外一种参数,它可以是无限的、实时的、交互的;原来服务的范围都是孤立的、局部的、个别的、本部的,现在变成可以跨地区、全部的、整体开放的、可持续的;原来的应用特点是由固定、区域性变成全球、平台性的,覆盖能力也由原来静态的、专门的、可替代的、相对复杂的,变成动态的、通用的和方便的。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在人类文明史上能达到这种效果,所以互联网的力量赋予它未来的影响力非常大。
大家都知道商业领域里面成功是需要卓越运营管理能力,要有优秀创新的产品,要有高效的市场能力,这是最基本的现象。但是“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影响对所有企业可以跨越这个最基本的商业标准,因为现在竞争不单单是一个产品,或者是高效市场能力的竞争,仅仅有这样的能力,不管多强也很难突破发展。创新产品现在是需要一个整体方案,从高效市场能力,变成建立广泛的深度用户的亲密关系,因为产品再不是孤立的,体验再不是个别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光注重产品的优秀是不够的,应该是一个整体体验和全面解决方案,这是互联网和“互联网+”要带给我们的基本概念。无论是创业或创新,不在是你公司内部几个人关起门来研究,而是内部、外部连在一起的方式。你的技术原来是保密的,现在需要开源,原来偷偷摸摸静态研发产品,现在需要动态开放,所以互联网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互联网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全部性的,这是企业今后创新的一个出发点,无论你做工业、做运营还是做创新,都离不开互联网。
●主持人:在“互联网+”的模式下,京东的智能战略是什么?请刘玮玮先生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想法与做法。
●刘玮玮: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去了创业大街,包括他在前一阵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口号,包括“互联网+”,是给我们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的品牌商,一些非常积极的信号和思考。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我们有很多领域可以合作,跨界合作,然后转型,包括教育、金融、民生、生活服务等等这些领域。大众创业这种态势得到了更多平台和政策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在创业大街上,有无数家孵化器,我们也成立了孵化器,包括VC、PE等等资金和各种团队的支持,大家都在干大众创业这样非常有想法、有梦想的事情。在这个政策背景下,我们发现传统的品牌商有一种很迫切的转型需求,传统品牌商有很宝贵的线下资源,与我们互联网公司会形成一个很互补的状态,未来我们可能会把这种生态做大,我们京东智能集团,包括京东集团想打造一种生态,这种生态简单来讲就是无论你是什么阶段的企业,可能是A轮以前的企业,也可能是中间企业,包括很成熟的品牌商,像美的、海尔等等,都可能会和京东合作,京东给你提供一些营销的资源,包括人的资源和智能的解决方案,也包括线上线下的推广,包括销售渠道一套全方位的覆盖全产业链的资源提供给你,我们一块儿去孵化出或者合作出一些好的产品,把这些产品带给我们的消费者,让他们去感受这种智能的生活,这可能是我们智能集团的愿景。
以下几个领域是我们目前正在思考的一些可以合作的点。比如:家居里面的,我们围绕客厅会有各式各样的产品合作,包括线下家装领域,包括JD+这样领域的合作。健康领域可以和保险、健康等等机构合作。民生服务,包括早教、亲子领域。JD+像是一个土壤,在这个土壤下可能会有好的产品孵化出来,也会使传统企业转型。京东的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先生有一个管理理论,他说一个产品从产业链来讲,大概有十个环节,之前京东做的事情偏向于零售的四、五个环节,那么当我们成立智能集团以后,发现我们产业链实际上是往前走了,参与了更多的环节,比如说我们与合作的一些企业,一起去定义产品的创意,一起研发智能的、智联的方案,把智能云的资源都给到这些团队,在制造方面跟优质的供应链企业合作,在营销方面我们也可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合作,我们在扩展合作领域的同时,传统企业通过与我们的合作进行转型,得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