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建筑60秒

2015-10-11栏目主持叶扬

世界建筑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象学建筑学建筑师

栏目主持:叶扬

改进建筑60秒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董功

直向建筑主持建筑师

DONG Gong

Principal, Vector Architects

俞挺

独立建筑师

YU Ting

Independent Architect

最近我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改变世界的今天,带有一点传统色彩的建筑设计行业,怎么面对这个新的局面和挑战,甚至需不需要做出一些彻底的改变。我是这么看这个事的:网络的确扩大了设计的外延,我们在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和线索的确比以前多元了,而且有时代性。但我觉得一个好的设计,最终还是一定要回归到有情感有意义的空间场所上,这是建筑师最本分的工作。我相信,越是在外界虚拟化、数字化、便捷、高效的生存状态里,一个真实的空间的存在恰恰是建立人与周围世界某种实实在在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人能够将情感寄托于此的重要媒介。所以,我觉得,建筑设计、建筑师反而应该能抵抗网络带来的外部世界的纷扰,能够更安静地专注于有情感有意义的场所空间的建造上,这件事恰恰对这个网络时代有着特殊的意义。□

我们建筑学的范式,无论是建筑类型学还是现象学等等,仍然在本体论和决定论的小圈子里,我们与目前最适合观察这个世界的范式、基本方法,已经产生了距离。建筑学这种必须扎根于切身世界的学科,我们却把它日益狭窄成一个非常小的学科,与结构、设备、景观、照明等等相关学科越来越远,甚至这些学科都可以脱离建筑学的研究发展它们的学科规律。同时由于建筑学理论始终局限在一个非常小的范畴里,我们也切断了一系列与项目管理、实施方面的联系。我们切断了切身世界。原本我们可以通过建筑化把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建筑学与切身世界的联系上升为建筑,但在我们的范式里“建筑化”也被省略了。我们指望建筑学的本体论与决定论去改变世界是不可能的。在克服重力挑战的宇宙飞船中,最重要的架构师被称为“Architect”,但不是指建筑师。如果建筑师能够在这么重要的一步真正让“Architect=Architect”,那么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世界,我们需要紧紧抓住我们的核心生产力——建筑化,并建立新的范式,一个基于复杂系统认知的建筑学。□

日本历史的谜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

作者:[日]竹村公太郎

译者:张宪生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有关日本历史的读物可谓汗牛充栋,但这一本与众不同。作者竹村公太郎并非历史学家,而是一位河川水利部门的技术官员,负责向公众宣传解释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意义。他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逐渐领悟到日本国土的地形学、气象学特征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全、粮食、能源、交通等问题才是解开历史谜团的真正钥匙。比如,奈良为何衰落,京都为何成为都城,江户如何实现无血开城,为何发生两次迁都,德川家康为何开凿小名木川,织田信长为何烧毁比睿山延历寺,强大的蒙古军队为何败退,源赖朝为何在镰仓设立幕府……这些问题本来在历史学家那里已有定论,但作者独辟蹊径,避开从思想、哲学、社会、宗教等角度的宏大叙事,通过观察地形地貌,从具体技术问题入手,给出的答案令人信服,而且推翻了一些历史成见。有着土木工学背景的竹村公太郎文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读起来轻松有趣。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浮世绘做为插图,特别是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中的作品,作者从艺术家所描绘的自然风景及日常生活场景中读解出了许多历史信息,使得这些艺术作品也具有了史料价值。本书作者的另一本书《日本文明的谜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谢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是本书的姊妹篇,建议读者连续阅读。该书的附章特别值得关注,作者以前所未有的观点解释了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之谜,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撰文:张路峰,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中心教授)

艺术的故事

The Story of Art

作者: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

译者:范景中

出版: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如果人生中总有几部书与你相伴,它们就像你的朋友和老师,你可以不断地从中获得营养、启发。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朋友,它伴我多年,无论我在何地。

这是一部关于初级艺术指南的书,作者的初衷是写给那些刚刚入门艺术的青少年,但它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史学家。它就像一幅生动的艺术历史画卷,帮助那些对艺术好奇的人,轻而易举走上探索世界艺术之路,而无需担心误入歧途。当我第一次偶然阅读它时,就像世界上其他千百万人一样,深深地被其通俗易懂而广博细腻的内容所吸引,你可以一读再读,总有新的感悟发生,就像我们站在《清明上河图》前一样 ,在浩瀚的细节中,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艺术的故事》简明、朴素地讲述了人类从穴居生活中的岩画,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的觉醒,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辉煌,再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看似平铺直叙,但又揭示出人类的艺术史一直基于沿用前人的经验和创造新经验这两条线索发展,世界各地的艺术既呈现出不同,又包含有相同的经验,它们不仅各行其道,又相互交流、影响。地域的差距,并未阻碍相互之间的接触。跟今天相比,我们的古人比我们要坚毅、大胆。东方的艺术、文明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而早在汉代,古希腊的雕刻风格就被传入中国,影响了佛教艺术 。艺术就像一种媒介,跨越时空、宗教、文化、战争,沟通着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人群的心灵。

该书自1950年出版至今, 一直成为人们步入艺术之门的必读之物。就像法国卢浮宫馆长埃尔-罗森博格所言:“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就像‘蒙娜丽莎’一样,饮誉世界,把知识和享受传给人们。”□(撰文:朱锫,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纽约变形记

Metamorphosis of New York

作者:唐克扬

出版:商务印书馆,2013

拿到这本书,沉甸甸的,脑子里浮出一个词儿:“audacity”,中文意思大致为“勇气”或“无畏”。对我这样一个已在纽约生活工作10多年的纽约客、建筑师,纽约仍旧是如此的复杂、矛盾,充满了旁人无法理解的吸引力。描写这么个谜一样的、人类造城史上的巅峰城市,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和知识,何况已经有无数的著作——经典如库哈斯的《疯狂的纽约》——先入为主地占领了我们知识架构中的这一领域。但出乎意料地,这本书竟抓住我从头读到尾。

初读此书,潜意识里会试图以一种西方学术论文式的逻辑去理解、寻找一个泾渭分明的推理过程和结论,但最终证明这是徒劳的。再读,一个学者以带有东方哲思的视角,将对一个西方大都市的观察、研究和思考逐渐清楚地展现出来。这既不是一个线性的历史研究,又不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科普手册,而好像描述的是一个城市的无尽轮回,涅槃、浴火、浮生逃离……城市如人,生生息息,本来就在复杂与矛盾中前行。其实,作者一开始就告诉你了,这本书既不是写给游客的,也不是写给学问家的。

这是一本以讲故事的口气,讨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书,足够吸引人,但并不是那么容易读。你最好要有一定的建筑学背景,对城市历史感兴趣,而且最好对纽约这个城市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想了解的是生活在纽约的体验和感受,这本书并非合适的选择,但它却把很多纽约客都习以为常、不假思索的城市现象剖开来, 以一种历史的、分析的、研究的视角解析给你看。书中语言风趣而富于哲思,内容涉及广而不蜻蜓点水。准备好,你带着问题去读这本书,一定还会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这,有可能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激起每个人对城市本质的思考。□(撰文:黄文菁,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城市现象学:建筑历史与哲学研究

Phenomenologies of the City: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编者:亨里特·斯坦纳/Henriette Steiner,

马克西米兰·斯腾伯格/Maximilian Sternberg

出版:Ashgate Publishing,2015

尽管当代建筑学仍然不可避免由形式独特和技术创新这两个传统维度主导,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和环境维度应有的挑战。以人的经验和境遇为出发点的现象学为将现代主义建筑学还原到“真实的”和“日常的”状态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框架——这一任务在当代正变得愈加迫切。二战后的1960-1970年代,随着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和反思,现象学成为20世纪建筑学最主要的认识工具之一。我们熟知的现象学思想包括拉斯姆森对建筑中感知经验的关注,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以及约瑟夫·里克沃特阐明的城市(西方城市)具有象征性和群体性的意义等等。然而1980年代之后,在新自由主义的形式诉求和技术迷信的影响下,建筑现象学陷入低潮。当代,随着对建筑学社会维度的重视,特别是城市作为存在条件的急剧变化,现象学再度成为理解当代建筑的关键性方法。“城市”作为现象学的对象同样提出了新的问题:人作为集体如何存在?城市作为物质基础上的文化生成与日常性有何关系?建筑学如何通过一种解释性的途径干预或者参与到城市的复杂过程中去?当代全球化条件下新的城市条件,例如不确定性,如何构成建筑认知和实践的前提?本书面对并回应了这些问题。

本书收录了埃塞克斯-剑桥学派包括达里伯·维斯利、彼得·卡尔、大卫·莱瑟巴罗、阿尔伯托·佩雷斯-戈麦兹在内的诸多知名理论家的论述。埃塞克斯-剑桥学派由里克沃特于1960年代创建于埃塞克斯大学,以建筑历史与哲学课程为核心,并于1970年代并入剑桥大学。在30多年中,该学派以理论教学和设计教学为形式,推动建筑现象学向城市研究的领域发展;这些学者共同推动了当代建筑现象学的主要发展,并为我们理解城市建筑这一当代建筑的核心命题提供了新的现象学框架。□(撰文:鲁安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里法特·阿利霍季奇

Rifat Alihodzic

B.1956,贝拉内,黑山共和国

诺维萨德大学博士

黑山共和国大学波德戈里察建筑系教授

B.1956, Berane, Montenegro

PHD., University of Novi Sad

Professor,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Podgorica, University of Montenegro

贡特尔·拜耳

Gunther Bayer

B.1971,凯泽斯劳滕,德国

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工程师学位

拜耳与施特罗贝尔建筑师事务所合伙创始人

B.1971, Kaiserslautern, Germany

Graduate Engineer in Architecture,TU Kaiserslautern

Co-founder, Bayer & Strobel

Architekten

彼得·施特罗贝尔

Peter Strobel

B.1975,诺伊恩基兴,德国

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工程师学位

拜耳与施特罗贝尔建筑师事务所合伙创始人

B.1975, Neunkirchen, Germany

Graduate Engineer in Architecture,TU Kaiserslautern

Co-founder, Bayer & Strobel

Architekten

约翰·塞尔辛

Johan Celsing

B.1955,斯德哥尔摩,瑞典

毕业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

约翰·塞尔辛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

B.1955, Stockholm, Sweden

Graduated at th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ockholm, Sweden

Founder, Johan Celsing

Arkitektkontor

柯瑞

Terrence Curry

B.1961,纽约,美国

普瑞特艺术学院学士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副教授

B.1961, New York, USA

B.Arch., Pratt Institute

PHD Cand., TU Delft

Associate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丁垚

DING Yao

B.1978,松原,中国

天津大学建硕士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B.1978, Songyuan, China

MArch., Tianjin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Associate

Director,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安德烈亚·德拉戈尼

Andrea Dragoni

B.1969,佩鲁贾,意大利

毕业于佛罗伦萨大学

任教于佩鲁贾“彼得罗·万努奇”美术学院

安德烈亚·德拉戈尼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

B.1969, Perugia, Italy

Graduated as an architect from

University of Florence

Teaching at the Academy of Fine

Arts Pietro Vannucci of Perugia

Founder, andrea dragoni architetto

范路

FAN Lu

B.1978,江西,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讲师

B.1978, Jiangxi,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Lecturer, Tsinghua University

韩林飞

HAN Linfei

B. 1969, 北京,中国

莫斯科建筑学院博士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建筑与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B. 1969, Beijing, China

PHD., Moscow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President of Academic Committee,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s,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金雅雯

JIN Yawen

B.1991,金华,中国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研究生

B.1991, Jinhua, China

Graduate student, Columbia University

程佳伟

CHENG Jiawei

B.1991,温岭,中国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

B.1991, Wenling, China

Graduate studen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胡越

HU Yue

B.1964, 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总建筑师

胡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B.1964,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Chief Architect, BIAD Co., Ltd.

Principal, Huyue Studio

黄声远

HUANG Shengyuan

B.1963,台北,中国

耶鲁大学硕士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63, Taipei, China

MArch., Yale University

Principal, fieldoffice

金秋野

JIN Qiuye

B.1975,沈阳,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

B.1975, Shenyang,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凯斯·卡昂

Kees Kaan

B.1961,布雷达,荷兰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硕士

KAAN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61, Breda, The Netherlands

MArch., TU Delft

Founding Partner, KAAN Architecten

文森特·潘怀森

Vincent Panhuysen

B.1964,乌特勒支,荷兰

鹿特丹建筑学院硕士

KAAN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64,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MArch., Academie van Bouwkunst

Rotterdam

Founding Partner, KAAN Architecten

迪基·西皮奥

Dikkie Scipio

B.1963,乌特勒支,荷兰

鹿特丹建筑学院硕士

KAAN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63,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MArch., Academie van Bouwkunst

Rotterdam

Founding Partner, KAAN Architecten

刘晨

LIU Chen

B.1975,山东,中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讲师

B.1975, Shandong, China

PHD., Princeton University

Lecturer, Tsinghua University

吕芳青

LU Fangqing

B.1984,陕西,中国

诺丁汉大学博士

北京交通大学讲师

B.1984, Shannxi, China

PHD.,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Lecturer,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夏海山

XIA Haishan

B.1969,北京,中国

同济大学博士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院长

B.1969, Beijing, China

PHD., Tongji University

Professor, De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马晓东

MA Xiaodong

B. 1964,中国

东南大学硕士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B.1964, China

MArch., Southeast University

Vice Chief Architect, Architects & Engineers Co., Ltd.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金陶塔斯·纳特凯维丘斯

Gintautas Natkevicius

B.1958,科鲁奥尼斯,立陶宛

维尔纽斯土木工程学院硕士

金陶塔斯·纳特凯维丘斯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总建筑师、负责人

B.1958, Kruonis, Lithuania

MArch., Vilnius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VISI)

Chief Architect, Director,

G.Natkevicius & Partners JSC

Architects Office

阿多玛斯·里姆谢利斯Adomas Rimselis

B.1984,考纳斯,立陶宛

维尔纽斯格季米纳斯理工大学硕士

金陶塔斯·纳特凯维丘斯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建筑师

B.1984, Kaunas, Lithuania

MArch., Vilnius Gediminas

Technical University (VGTU)

Architect, G.Natkevicius & Partners JSC Architects Office

菲利普·普罗斯特

Philippe Prost

B.1959, 加尔舍,法国

凡尔赛建筑学院博士

巴黎-贝尔维尔国立建筑学院教授、主席

AAPP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B.1959, Garches, France

PHD., Architecture School of

Versailles

Professor, Chairman, National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Paris-Belleville

Founder, Agence d’Architecture Philippe Prost

齐东方

QI Dongfang

B.1956, 辽宁,中国

北京大学博士

北京大学教授

B.1956, Liaoning, China

PHD., Pek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青锋

QING Feng

B.1977,四川,中国

爱丁堡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副教授

B.1977, Sichuan, China

PHD., Edinburgh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莫伊塞斯·罗约

Moisés Royo

B.1981,雷阿尔城,西班牙

马德里理工大学高等建筑学院博士

MUKA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

B.1981, Cuidad Real, Spain

PHD., ETSAM,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adrid

Head, MUKA Arquitectura

竹山圣

Kiyoshi Sey Takeyama

B.1954,大阪,日本

东京大学博士

京都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B.1954, Osaka, Japan

PHD., Tokyo University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Kyoto University

袁野

YUAN Ye

B.1975, 阜新,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副总建筑师

B.1975, Fuxin,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Deputy Chief Architect,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张斌

ZHANG Bin

B.1968,上海,中国

同济大学硕士

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B.1968, Shanghai, China

MArch., Tongji University

Principal Architect, Atelier Z+

周蔚

ZHOU Wei

B.1972,上海,中国

同济大学学士

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B.1972, Shanghai, China

BArch., Tongji University

Principal Architect, Atelier Z+

周渐佳

ZHOU Jianjia

B.1986,上海,中国

纽约库珀联盟建筑学硕士冶是建筑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B.1986, Shanghai, China

MArch., The Cooper Union Co-Founder, YeArch Studio

朱雷

ZHU Lei

B.1971,中国

东南大学博士

东南大学副教授

B.1971, China

PHD., Southeast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Southeast University

龚恺

GONG Kai

B.1962,中国

南京工学院硕士

东南大学教授

B.1962, China

MArch.,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ofessor, Southeast University

朱育帆

ZHU Yufan

B.1970,上海,中国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

B.1970, Shanghai, China

PHD.,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庄岳

ZHUANG Yue

B.1976,大庆,中国

爱丁堡大学博士

埃克赛特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B.1976, Daqing, China

PHD.,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Lecturer, College of Humanities,University of Exeter

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Architecture

猜你喜欢

现象学建筑学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当建筑师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