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段式”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2015-10-10程新辉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程新辉

“五段式”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我校政治教研组推行的教学模式。所谓“五段”是指导读自学、交流解惑、探究拓展、总结提升、巩固落实等五个环节。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将教学的各个环节问题化、情境化,使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完成学习目标。这个模式是我校政治教师的经验总结,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例

(1)导读自学。在上节课的最后15分钟,我引导学生预习本课内容,依据导读提纲自行阅读教材,并与小组成员或同桌对预习成果进行讨论与交流,完成导学案上的达标检测题。我在课后批改达标检测题。

(2)交流解惑。在本节课前10分钟,学生依据导读提纲展示预习成果,然后我在此基础上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批改,我发现学生不太明白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区别。对此,我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中三者的概念,明确自发性强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盲目性强调盲从、一哄而上,滞后性强调时间差。这样,学生就纠正了错误,并完成了训练。

(3)探究拓展。情境创设,讲授新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改编了高庆堂老师的一则小品《兰州拉面》,并让学生上台表演。

总结:在市场竞争中,生产者为了获利会积极调整生产,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总结提升。课堂总结:市场能有效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但市场也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不足。有些企业会为了追逐利益不择手段,如三鹿奶粉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所以,我们要从国家、经营者、消费者等多个角度规范市场,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5)巩固落实。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当堂检测部分,并留15分钟让学生依据导读提纲预习下节课内容。

二、注意事项及思考

1.有效安排时间。

一般来说,教师可在上节课的最后15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节课内容,在下节课前10分钟引导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将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在上节课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能够很快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课后弥补的机会,否则就会忽视那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

2.引导学生预习。

预习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完成训练。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提炼、归纳、反思等能力。自主学习主要是对教学文本的阅读和思考,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合作学习效率较低,学生参与热情往往不高。这是因为学生缺乏预习,无法把握学习重点。只要学生充分进行预习,就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再次,课堂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开展课堂训练是违背新课改理念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学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牢固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课堂训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因此,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契合教学内容,以使学生通过情境获得体验、理解、感悟。

例如,在教学“征税和纳税”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小张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服装制造加工公司,但他的父亲想不交税。然后利用问题“小张的父亲能不能不交税”引出税收的含义和特征;利用问题“小张的父亲需要交什么税”引出税收的分类。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