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研究性课堂的模块构建

2015-10-10唐宽义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内化研究性矫正

唐宽义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中,教师往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记忆。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的,因此教师要改善传统课堂教学。

研究性课堂立足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打造活动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

在构建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块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双向传递信息,多角度开展活动,构建多模块贯通的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自主探究模块、互动合作模块、释疑矫正模块、迁移内化模块。

一、自主探究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建构知识体系,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这一模块是研究性课堂的基础模块,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就无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有效的自主学习。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教材。对于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捷径的,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牢固掌握知识。

二、互动合作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和疑惑,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会在合作中探究。这一模块是研究性课堂的主体和核心,它影响着研究性课堂的建构,因为没有学生的互动合作就没有研究性课堂的教学生成。互动合作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还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因此,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互动合作,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习知识,还要亲自参与互动合作,为学生提供指导,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

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产生的奇特想法,及时把握学情,适时调控学生的探究进展和方向。在学生互动合作时,教师要适时进行中肯、恰当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三、释疑矫正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教师要对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探究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在精讲点拨疑难问题时,教师要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题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进行矫正,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矫正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和规范性,确保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迁移内化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技能,升华学生的情感。这一模块既是研究性课堂的终点,又是深化研究性学习的起点。迁移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目的将其分为知识理解型迁移、能力训练型迁移、情感升华型迁移。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可以采用以课堂练习、案例分析为主的知识理解型迁移方式。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教师在选用迁移方式时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有效、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上述四个模块在高中政治研究性课堂中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自主探究模块作为研究性课堂的基础,要贯穿探究性课堂的整个过程。在互动合作、释疑矫正和迁移内化模块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遇到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互动合作是研究性课堂的主体和核心,在研究性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释疑矫正模块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学生,内容是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研究性课堂中,教师应预设必要的释疑矫正环节,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释疑矫正。迁移内化作为研究性课堂的终点,一般应该设置在课堂教学结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巩固和内化。由此可见,高中政治研究性课堂中的四个模块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的。

猜你喜欢

内化研究性矫正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