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
2015-10-10刘红霞黄倩
刘红霞+++黄倩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在国外高校及国内中小学教学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创新性地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中,以优化学生知识内化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级财务会计
翻转课堂(Flipped/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教学材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上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学习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质是翻转“知识传递——知识内化”这一流程,将课堂教学重心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内化,强调对知识内化过程的优化。正如Bergmann et al. 所指出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翻转了形式,而是强调优化课堂学习效果[1];它是通过建构特定的情境而非通过教师的传授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 [2]。翻转课堂模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学生在课外进行深入系统的自主学习;二是教师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深化学生认知[3]。Enfield通过研究也发现,翻转课堂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和自主性[4]。可见,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惯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国内最早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是中小学校,但比较而言,高校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方面更具优势,更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5]。换言之,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学科多样性特点,更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特性构建相适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级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基础”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要课程,也是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主线,对一般制造企业的常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门应用学科。从课程特点看,“中级财务会计”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如何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并且让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是该课程教学的一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是围绕理论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后辅以练习。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职业判断力,难以应对复杂商业环境中的会计实务问题。本文试图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存货期末计价”为例,重新设计“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务应用能力。
一、加强课前教学材料设计,做好翻转课堂教学基础工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要求学生预习课本,而我国会计专业教材种类较少,且内容陈旧,学生预习难度较大,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根据Chandler et al.的观点,冗余的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习效果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对教学信息进行深层加工,制作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剔除无关信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提前制作电子教学材料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教学资源开发者的角色。虽然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没有发生,但是教师制作的课前自主学习材料已经基本决定了学生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在考虑整个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制作教学材料。在课前教学材料设计这个阶段,教师既要考虑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对商业环境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了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从技术层面来看,翻转课堂常用的教学材料是微视频。微视频是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录制的短小精悍的视频,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视频容量小,便于学生从网上下载。由于当前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尚未普及,网络来源的会计教学视频数量不多,且往往时间较长,缺乏针对性,因此只能由教师本人制作。微视频的制作可以采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PT讲解过程,并辅以声音解说的方式。
从教学材料的内容来看,该环节主要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学习为主,帮助学生逐步向更高层级的认知目标进行探究性学习[6]。以“存货期末计价”为例,其基本知识点如表1所示。
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材料应当力求简洁,保证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存货期末计价的内容与方法。以知识点1中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个原则有直观的感受,如图所示。
在完成基本知识解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表2所示。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关注商业环境中的真实案例,将理论与现实情况紧密结合。
1. 存货期末计价对于哪些企业尤其重要?试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关注存货占总资产比重高的企业
2. 确定存货期末价值对于哪些企业来说难度较大?试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关注存货期末计价在确定数量和价格上有难度的企业
二、完善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反馈机制,科学制作课堂教学案例
良好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够充分体现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理念 [7]。传统教学以既定的传授知识为目标,而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理念将“既定的”目标变成“将成的”目标,强调在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中,动态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学生可以采取邮件、微信等方式及时向教师反馈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以“存货期末计价”为例,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已经基本掌握了存货期末计价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教师提出的拓展性问题,学生在网上进行了资料搜寻。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更为关注的情景和事件做进一步教学案例设计与讨论。比如,针对教师提出的 “确定存货期末价值对于哪些企业来说困难较大?试举例说明。”这一问题,可能很多学生会关注近期发生的獐子岛存货减值事件,那么老师就可以针对这一事件制作“獐子岛存货减值案例”用于课堂案例讨论,如表3所示。这个案例是最新发生事件,具有时效性,且网络上相关的新闻报道很多,学生很容易获取资料。endprint
三、建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互动学习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与传统课堂相比,由于学生在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板块已经对基本知识进行了掌握,课堂时间则是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再度强化知识内化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个人经验与外界相互作用,通过主动建构而获得的[8]。鉴于中级财务会计的实务导向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企业具体业务流程和现实商业环境中的案例来构建真实商业环境的课堂情境。比如,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企业某一业务涉及的角色,模拟实际的业务处理流程,完成实物流转和单据流转,让学生对实际工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再如,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或者改编过的案例为学习材料,让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学习。以“獐子岛存货减值案例”为例,案例教学方法如表4所示。
四、综合评价教学效果,总结提升教学
内容
翻转课堂不是一次性的教学实践,也不存在统一的模式,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传统的评估模式下,学生在期末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在期末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中,教师在每一次翻转课堂结束之后可对教学效果进行自评,并针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同时对学生评价则以过程为导向,评价内容更加细致和全面化。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可设计教师表现和学生表现两个维度实施评价过程,如表5所示。
在以过程为导向的考核中,课前自主学习的反馈环节、小组内部讨论的课堂记录、小组推选成员展示的课堂记录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向学生说明课程的考核形式,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走,以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总之,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掌握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于不少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课程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也要求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因此,教师应当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同时还需要掌握翻转课堂所需的技术手段,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来提升教学效果。
表5 教师表现维度与学生表现维度的具体评价指标
教师表现维度 学生表现维度
1.教师能否根据具体情况制作出与课程整体设计相符合的课前学习材料; 1.学生能否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并且及时将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
2.教师能否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2.学生能否在课堂上与他人进行良好协同合作,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3.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3.学生能否在课上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Bergmann J, Overmyer J, Wilie B. The Flipped Class: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EB/OL]. http://www. thedailyriff.com/articles/the-flipped-class-conversation-689.php. 2012-04-14.
[2] 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 张新民, 何文涛. 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4] Enfield J. Looking at the Impa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of Instruction on Undergraduate Multimedia Students at CSUN[J]. Techtrends,2013(6).
[5] 陈子超,蒋家傅.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12-117.
[6] 郑旭东,郑伦楚,曹阳. 视频公开课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学习心理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4(9):27-32.
[7] 朱志平. 选择性注意的因素: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形成机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7):20-22.
[8] Peggy A. Ertmer,Timothy J. Newby,盛群力.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 电化教育研究,2004(4):27-31.
[本文系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北京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现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