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粳稻引进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

2015-10-10胡平翠柏小勇陈志翠欧阳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宁远县粳稻单产

胡平翠,柏小勇,陈志翠,欧阳娟

(宁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宁远 425600)

为调整宁远县粮食品质结构,鉴定评价粳稻新品种在该地种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其生产适应性和其它重要特性,促进水稻生产发展向优质高产高效方面转化[1]。2014年根据湖南省推广总站的安排,宁远县引进了优质高产的杂交粳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适合该县粳稻生产发展的优良品种,以期为大田生产、品种引进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加速粳稻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选择在宁远县仁和镇孙家铺村种植大户孙友德的责任田内。前茬作物烤烟,烟稻轮作方式,土壤质地为水稻土粘壤鸭屎泥田,肥力中上,海拔235 m,地势平坦,用旋耕机耕整两遍,光照较好,全年无霜期297 d,年日照1 650 h,年降雨量1 422 mm,排灌方便。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扬粳4227、甬优5550、甬优1540、甬优4540、春优84、天优华占(CK)。其中,除天优华占(CK)由北京金色农华生产外,其他品种均由湖南省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提供。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设6个处理,3 次重复。共18个小区,每个小区南北垄向、面积长9 m、宽3 m,共27 m2,株行距16.7 cm×26.7 cm,每小区660 丛,即1.5~1.8 万丛/667 m2,每丛3~5 苗,插基本苗6~7 万/667 m2,重复间设走道50 cm,区组间隔50 cm,品比试验周围设保护行4 行,种植对照品种天优华占。

1.3.2 育苗与移栽 播种时期按当地晚稻适宜播期进行,采用常规的旱育秧方式湿润育秧,力求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各试验品种用种量均为1.5 kg/667 m2,6月27日播种,实行强氯精、烯效唑浸种消毒促分蘖,移栽前3~5 d,每个标准苗床施尿素500 g 作送嫁肥,并用三环唑、菊脂类农药对水喷雾1 次,药剂做到保护带药下大田。参试品种统一于7月17日秧叶龄在3.5叶时移栽,移栽前用旋耕机耕整2 遍,撒施基肥41%(18 ∶8 ∶15)的水稻专用肥30 kg/667 m2,用划行器划行等行距栽插。

1.3.3 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按当地常规施肥习惯,大田施41%复合肥30 kg/667 m2作基肥,插后7 d 施尿素20 kg/667 m2。试验田插秧后实行寸水促分蘖,施药期、施肥期灌浅水层,足水保扬花,湿润管水干湿至成熟,做到栽后浅水,在返青期内保持水层3~4 cm,秧苗茎蘖数达目标穗数的85%~90%,即苗数达到22 万/667 m2左右时排水晒田,晒至田中开丝坼时复水,灌浆至成熟期实行间歇灌溉,收割前7~10 d 断水干田。(2)病虫防治: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共防治二化螟、稻飞虱2 次,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各2 次,即在封行7月30日封行前、8月22日破口前3~7 d 病虫害防治适期施用对口药剂防治,用宝剑防治螟虫,用加吡蚜酮加己唑醇·嘧菌脂防治飞虱、纹枯病和稻曲病。未发生病虫害严重为害现象。(3)天气影响:粳稻是感光型品种,在宁远县作晚稻种植,由于日照时间长,能促进其生长,整个生长期髙温造成粳稻品种生育期缩短。(4)收割:试验各小区分别于10月15日在成熟度95%时收割,单收单晒,分区计产。

1.3.4 调查记载方法 根据湖南省粳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实施方案和品种对比试验要求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分析

从表1 可知,产量最高是春优84,单产为586.00 kg/667m2,比对照(CK)增产3.78%;其次是甬优4540,单产为575.33 kg/667m2,比对照增产1.89%。其他3个品种的产量比对照低15%以上,其中:甬优1540:单产为475.34 kg/667m2,比对照减产15.82%;甬优5550 单产为463.65 kg/667m2,比对照减产17.90%;扬粳4227 产量最低,单产为413.24 kg/667m2,比对照减产26.81%。

表1 粳稻参试品种的产量

2.2 生育期比较

从表2 可知,天优华占(CK)和甬优5550 生育期最长,达110 d,扬粳4227 生育期最短为99 d,参试品种全生育期的变幅在99~110 d。甬优5550 的生育期与对照相同,扬粳4227 的生育期比对照短11 d,其他3个组合的生育期相比对照差距不太明显。

表2 粳稻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调查结果 (月-日)

2.3 经济性状分析

从表3可知,参试的6个品种亩插基本苗基本相等,约为6 万~7 万/667m2;从参试品种记载分蘖数值中分析,扬粳4227 分蘖力与对照基本均衡外,其他4个参试品种分蘖力均略低于对照,比较适中;扬粳4227和春优84 有效穗均比对照高,其他3个品种有效穗均低于对照;总粒数扬粳4227 最低,为96.9 粒,其他4个参试品种总粒数均比对照高;扬粳4227 的结实率比对照高外,其他4个参试品种结实率均比对照低。

表3 粳稻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

2.4 植物学特性比较

从表4 可知,6个品种在当地均株型紧凑,后期落色好。其中,株高最高是甬优5550,为108.7 cm,其次是春优84,为105.7 cm,第3 位是甬优4540,为105.2 cm,第4 位是甬优1540,为104.9 cm,第5 位是天优华占(CK),为102.6 cm,最矮的是扬粳4227,为85.9 cm;从苗床到大田通过定点调查记载,6个品种在秧苗期都有较强的分蘖能力,移栽大田后,除扬粳4227 和天优华占(CK)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外,其他4个品种分蘖能力中等,因此建议在移栽时必须栽3 粒以上谷秧。千粒重最高的是天优华占(CK)和甬优5550,均为25.4 g,第2 位是春优84,为25.0 g,第3 位是甬优1540,为24.9 g,第4 是甬优4540,为24.6 g,最小的是扬粳4227,为24.3 g。

表4 粳稻参试品种的植物学特性

2.5 抗逆性比较

从表5 可知,6个品种均抗倒伏,对苗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轻感纹枯病、稻曲病有抗性。6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抽穗结实,适应性较好。

表5 粳稻参试品种的抗性表现

3 结 论

试验表明,5个粳稻试验品种除扬粳4227 品种生育期比较短外,其他4个品种生育期均适中。春优84 和甬优4540 株型紧凑,后期落色和产量表现好,抗病能力及抗倒伏性强,适合在宁远县域内作晚稻种植。同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选择烟稻轮作肥力高,水源条件好的水稻田种植;二是其在田间管理上,应适当增施氮、钾肥,注意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才能达到最高产量的效果;三是正确垄向能通过作物光能利用率,合理分布光能促进粳稻生长发育,进而增产增收[3]。此外,关于垄向增产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史崇英,张万春,屈发科,等,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J]. 陕西农业科学,2010,(2):13-14.

[2]卢百关,秦德荣,樊继伟,等. 水稻新品种中稻1 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2,18(2):71-72.

[3]陈月娣. 杂交粳稻品比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2014,12(12):21-22.

猜你喜欢

宁远县粳稻单产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宁远:劳动与技术教育优质课竞赛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永州宁远县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
遇见最美的自己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