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客空间”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对策研究*

2015-10-10李艳艳

现代教育技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客空间卓越创客

李艳艳 郭 伟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基于“创客空间”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对策研究*

李艳艳 郭 伟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在创客文化的影响下,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从培养缺乏个性化、实践创新平台不完备、培养结果考核手段不科学三个方面,文章分析了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场所、开放的实践创新场地、科学的考核方法及实现创业梦想平台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创客空间”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显著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利用“创客空间”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对策建议。

创客空间;卓越工程师;对策建议

在20世纪初的国家竞争力排序中,我国合格工程师指标连续三年均排最后一位[1],工程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在“大工程观”[2]、“现实主义”[3]、“回归工程实践”[4]等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现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存在不足,急需不断完善。创客文化的传播和创客运动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创新模式,“创客空间”作为创客文化和创客运动的载体,为创客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动手实践和创新的公共平台,帮助创客实现创业梦想。本文从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角度,探讨了“创客空间”对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研究价值。

一 相关概念解释

1 创客及创客空间

“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克里斯·安德森[5]认为创客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科学共同体成员;②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能利用数字技术自己动手去做,即Do It Yourself(DIY);③乐于分享;④希望进行创新实践,能够把创新想法变成产品或成品。当前,学者们对“创客”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甚至有人认为克里斯·安德森的解释过于狭隘。不过,大多学者认为“创客”就是努力把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进而在改变人类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群特殊人群,即“创客”就是创意和科技的制造派,该制造派是通过互联网将创意变为产品的造物者[6]。

“创客空间”来源于单词“Hackerspace”,它是通过向创客提供组织聚会、工作等开放的物理空间或原型加工厂,使众多的创客聚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彼此分享知识、技术、创意等,并进行合作,动手参与创造、创新活动的实际场所[7],即“创客空间”是一个全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平台。国外有名的创客空间有E-base、Metalab、TechShop等;国内知名的创客空间有北京的Maxpace、上海的新车间、深圳的火柴创客空间以及杭州的洋葱胶囊创客空间。

2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目的是在国内外工程实践领域培养造就一大批不仅具备较强的创新本领、而且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综合型技术人才[8]。

美国工程学家John Heywood[9]、英国工程教育专家齐斯霍姆[10]均认为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真实的实践环境。鉴于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供学生实习和实训,卓越计划倡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卓越工程师的过程培养中,校企联合培养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要模式。

二 卓越工程师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培养模式方面,卓越工程师既有校内培养环节,又有校外培养环节;在培养内容方面,卓越工程师培养既有理论教学,也有实践教学,尤其是企业培养阶段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在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上尚有以下不足:

1 不能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差别化分类培养

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使学生的兴趣更具有广泛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学校培养阶段,由于受传统工程教育管理理念等软性条件的影响以及教学空间和设备等硬性条件的制约,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差别化分类指导,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严重受阻。

2 没有完备的场地和平台供学生充分开展实践与创新活动

目前很多企业与高校以合作的模式参与了“卓越计划”,建立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卓越工程师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具有持续性、复杂性、系统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但由于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性,实践工、器具的有限性,企业知识产权的保密性以及创意展示平台的紧缺性等原因,现有的培养模式难以提供一个完备的场地和平台,以供学生充分地开展实践活动和创新项目研究。

3 缺乏科学的培养结果考核手段

进行培养结果考核是对教学质量考察的重要方法。目前,大部分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结果仍采用课下作业、期末考试、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传统的工程教育考核管理办法,其考核主体单一、考核方法过于简单。此外,实践证明这种考核办法虽然能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较好的验证作用,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程度却起不到科学的考察作用。

为确保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坚持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构建一批开放和功能齐全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卓越工程师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源、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实践活动和创新项目的研究,并展示自己的创意,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其实践兴趣和创新动力。

三 创客空间对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显著作用

借助于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等新技术工具,在开源文化、众筹机制、Web 2.0的影响下,创客空间为众多创客的DIY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实现“卓越计划”目标,除了校企业联合培养,借助创客空间平台培养卓越工程师也将成为可能,因为“创客空间”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 为兴趣相投的同学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和互动的场所

创客空间普遍使用社区自治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空间格局以工作流程为中心来架构[11]。创客们通过即时通讯、云储存平台、维基百科等方法建立联系;大部分的创客空间还设立了研讨会、展览会以及咖啡馆等供研讨、创意展示和休闲娱乐的场所——这些网络平台和实体空间分别从线上和线下为兴趣相投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沟通、互动环境,使他们不仅可以在此交流想法,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进而成立项目组,开展项目合作。

2 为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开放的平台

大部分的创客空间不仅配置有工作坊、加工坊等物理空间,同时还为创客们提供了实践创新活动必备的工具、器械,如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开源软、硬件平台等,而这些是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企业所无法提供的。卓越工程师可以借助于这些平台共享他人的创新型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自己的DIY实践和创新活动,把自己的创意变成产品或成品,从而锻炼和培养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为卓越程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程度提供了科学的验证手段

功能齐全的创客空间不仅可以为创客提供创新实践活动所需的工作和休闲娱乐场所,同时还会定期举办创意作品展览会,吸引创客以及感兴趣的企业、投资人、DIY爱好者、居民等更多的人士参加。创意作品展览会不仅使卓越工程师的创意作品能够得以展示和分享,而且还可以通过用户直接体验的方式对卓越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予以考核验证——这种考核不再是由培养院校单一主体的考核,而是一种主体多元化的考核。卓越工程师从中获得的不仅是对其创新价值的肯定,而且还将深刻地体会到实践和创新的乐趣——这些由自我实现带来的乐趣,将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创造动力。

4 为卓越工程师创业提供了梦想的舞台

作为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平台,创客空间不仅使创客们的创意成为现实,更发挥着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社区的功能[12]。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互联网众筹模式的广泛推广以及“互联网+”的深远影响,传统基于B2B的商业模式正在被C2B模式(即消费者驱动的模式)所取代。创客空间借助互联网工具可以把整个产业链连接起来,卓越工程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众筹平台展示自己的创意或作品,并通过股权、债券、捐赠、奖励等众筹模式获得创业资金或天使投资基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相关生产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从而实现创业梦想。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创业艰难的严峻形势下,创客空间不失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方式。

四 相关对策和建议

1 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提高对创客文化和创客空间的认识

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注重素质教育,但目前应试教育在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中仍占很大的比重,来自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素质教育的空间持续地被压缩和侵蚀,故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本领的新路。创客运动的发展转变了已有的创新培养模式,教育部等相关管理部门和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也应逐步转变教学管理观念,提高对创客文化、创客空间的认识,一方面把创客理念引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促进科学、技术、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创客空间价值的认识,使学生积极地利用这一平台资源,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本领,进而实现创业梦想。

2 拓宽学校和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创客空间功能

图书馆一直以来就是人们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造、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也应更加多元化。印第安纳州阿伦郡图书馆主管Jeff Krull[13]认为图书馆不应只限于提供文献、因特网等实体让读者去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而应该提供自由的空间、新兴的工具和器械以及技术和媒体,以激发读者创意的灵感、引起思维的变革,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习、探索和开拓思维的场所。因此,有必要对学校和地区公共图书馆空间结构进行改造,整合创客空间,从而让卓越工程师共享知识创造的工具,消除不同专业背景人士之间的知识鸿沟。目前,上海图书馆已在此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把图书馆创客空间改造成实践教学基地,使卓越计划参与高校的教师能够在此进行实践教学授课,并与学生联合开展工程项目的实践和创新研究。

3 积极发挥社会“创客空间”的作用

随着创客运动的兴起和创客文化的广泛传播,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常态创新理念下,作为创业孵化器的创客空间在国内应运而生。社会上带有盈利性的创客空间,无论是在加工工具、器械、平台构建等硬件方面,还是在创客文化、创客氛围等软件方面都有比较独特的优势,灵活、多样、个性化是其显著的特征。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应积极和社会上的创客空间进行广泛的合作,争取成为社会创客空间的会员,从而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参加创客空间组织的教育创新讲座,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独立或联合他人一起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进行项目研究。

4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创客教育在我国仍属于新生事物,然而在国外已有广泛的推广和实践。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客空间已成为该校大学生实践自己创意的舞台,创客们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创意成品原型并筹集资金,目前该校的Makey Makey已获得超过100万美元的注资[14]。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启示我们:只要赋予政策和空间,高校领域的创客文化很快就会蔚然成风。我国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树立长远眼光,借鉴国外创客教育经验,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政策上给予有力的扶持,并加大资金投入,为创客空间的建设投入更多的资源。

5 动员社会力量,保障创客空间的正常运行

创客教育的推进,不仅需要政府和卓越计划的参与,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政府应鼓励企业、协会、社会团体、个人等投资建设创客空间,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创客空间在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确保创客教育活动正常运行。此外,还需要行业内的权威人士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义务教育和指导,并鼓励志愿者团队对创客空间进行义务服务。

五总结

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创客空间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本领培养的新场所,并凭借其资源、平台优势,可以成为卓越工程师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目前,创客空间与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企业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局面。基于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创客空间的重视,大力宣传创客文化,并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创客空间的建设或志愿服务,使创客空间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作用。

[1]关逸民.洛桑报告2000~2007中国竞争力排名解析[OL].

[2]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3.

[3]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7-79、92.

[4]张宏丽,宋吉鑫,张瑛.发达国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几点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20-22、24.

[5](美)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2:28.

[6]夏自钊.创客:“自时代”的造物者[J].决策,2013,(6):26-28.

[7]简言.Hackerspace是用来做什么的[OL]..

[8]教育部.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OL].

[9]Heywood J.Engineeri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New Jersey:John Wiley&Sons,Inc.2005:13.

[10]樊泽恒,张辉,孔垂谦.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工程训练模式的比较及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76-80.

[11]徐思彦,李正风.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科学学研究,2014,(12):1789-1796.

[12]彭澎.创客为什么能得到总理的关注[J].小康,2015,(3):99.

[13]Jon Kalish.Libraries make room for high-tech“hackerspace”[OL].

[14]吴俊杰,周群,秦建军,等.创客教育:开创教育新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42-43、52.

编辑:小西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Outstanding Engineer Cultivation based on Maker Space

LI Yan-yan GUO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China 300384)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ker culture and combing with the goal of outstanding engineer cultiv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problems that existed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outstanding engineer from aspects of lacking of personalization,incomplete practice innovation platform and unscientific verification assessment.The role of maker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outstanding engineer training was discussed deepl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viding an intersection sites,opening innovation practice space,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 and platform for realizing entrepreneurial dreams. Based on this,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aking advantage of maker space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ng objective of outstanding engineer.

maker space;outstanding engineer;countermeasures

2015年5月15日

G40-057

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12—0116—05

10.3969/j.issn.1009-8097.2015.12.018

book=120,ebook=121

本文为2012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研究”(项目编号:HE4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艳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邮箱为liyanyan5128@126.com。

猜你喜欢

创客空间卓越创客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我是小创客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关于推动我区创客发展的思考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建设符合我校文化特色的“创意空间”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