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为人知的“大胡庄八十二烈士”

2015-10-09陈晓

共产党员·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涟水营长敌人

陈晓

在江苏淮安市,有两座遥相呼应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一座是众所周知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另一座则是鲜为人知的“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曾任新四军3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大将生前评价大胡庄战斗“应与淮阴刘老庄战斗齐名”,而提起“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百岁老将军、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胡继成仍唏嘘不已。

临危受命

1941年3月,新四军3师8旅奉命开赴盐阜区西部的苏家嘴一带集结,为保卫麦收作准备。

24团刚刚安顿下来,就接到“派出一个警戒连队监视涟水之敌”的命令。团长胡继成和政委李少元不约而同地想到了2连。2连是该团主力连,连排干部多为老红军,连队官兵思想基础牢固,装备也好,每人都配有1把大刀和4枚手榴弹,全连配备两挺机枪。为加强领导力量,副营长巩殿坤率队出征。

巩殿坤年方23岁,是全团有名的虎将。他原是骑兵连长,因屡立战功,被提拔到1营当副营长,战士们送给他一个“骑士”的雅号。

当晚,2连进入茫茫夜色中。翌日凌晨,2连已出现在黄河故道南岸,机动警戒涟水之敌。他们行动如疾风流水,辗转腾挪,不留蛛丝马迹,一天换一个地方,行踪飘忽不定,如此活动一个月,敌人竟毫无察觉。

4月23日下午,2连机动到了涟水与苏家嘴之间的大胡庄。行走在大路上,微风吹过,只见村庄周围麦浪翻滚,村子如同碧波中的“仙岛”,绿树成荫,房舍俨然,炊烟袅袅升起,树叶在夕阳的照耀下闪耀着金光。副营长巩殿坤提议队伍在大胡庄短暂休息。

2连长晋志云命1班长前去侦察。约莫一袋烟的工夫,1班长回来报告:村子里没有发现敌人,全是百姓,约50户人家;在村子西南约200米处还有一个小圩子,里面也都是百姓,约有10户人家。巩殿坤等人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村子里的群众得知自己的队伍到了,纷纷出来迎接。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部队决定转移到小圩子里。那里住着9户胡姓富裕人家,有70多间房子。

4月24日,部队住进了小圩子。巩殿坤与连长、指导员一起查看了地形。整个圩子地势稍高,东、西、北三面都是自然沟,沟宽1.5丈,深约6尺,里面无水,长着茂密的芦苇。东面的自然沟外,还有一条水沟,又宽又长,是一道天然屏障。圩子南面,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小路,路南是一片开阔地。从圩子向西北眺望,不远处就是涟苏公路,大路上的情况尽收眼底。这里距苏家嘴只有十余里地,一旦有枪声都能听到,可以彼此照应。巩殿坤提议部队在此休整,并派人去营里汇报。

当晚,连长带着部队在圩子周围挖掩体,给各排指定了战斗位置。翌日,全连进入休整,战士们疲惫的身心得到一丝放松。然而,太阳刚一偏西,联络员匆匆返回,带来营长“不同意部队在此休整”的回信。营长认为,部队在此休整,会走漏风声,遭敌袭击。在是否连夜转移的问题上,干部间发生分歧,最后决定次日凌晨转移。这为部队陷入绝境埋下了隐患。

慷慨赴难

据此次战斗的唯一幸存者刘本诚回忆,4月26日早4时,部队饭后正要出发,突然从圩子口传来了枪声。巩殿坤冲出屋外,大喊一声:“准备战斗!”全连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阵地。借着晨曦,他们看到如蝗虫般的敌人从西、北、南三面涌来,有的已跳进了自然沟,向圩子上爬。原来,大胡庄有奸细,他们认为部队要在此常驻,连夜跑到涟水城报信。驻涟水城的日军21师团一部200多人、伪军400多人,连夜向大胡庄扑来。

当哨兵发现敌人,鸣枪示警时,敌人距圩子仅有百米远了。2连官兵迅速进入阵地,随着巩殿坤一声令下,全连一起开火,手榴弹成排地甩进沟里,在敌群中开花,两挺机枪吐着愤怒的火舌,第一批冲上来的敌人全都像砍倒的秫秸一样倒在地上,后面的敌人慌忙撤退。

敌人偷袭不成,又用炮火猛烈轰击我方阵地,随后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再次向我发起冲锋。官兵们沉着应对,巩殿坤、连长、指导员分头在西、北、南三面指挥,互相策应,每打退敌人一次冲锋,就留下几个警戒哨,将部队撤入村内以逸待劳,待敌发起新一轮冲锋时再进入阵地。直到日上三竿,敌人的冲锋仍未奏效。

巩殿坤意识到被众敌包围,突围已不可能,遂命令全连节省弹药,坚守到底,以待救援。敌人从涟水运来毒瓦斯和燃烧弹,丧心病狂地向圩子里发射,刹那间,整个圩子弥漫着呛人的毒气,我伤亡加剧,南面被敌人打开了口子,指导员牺牲。经过一阵混战,敌人把2连分割成东西两部分,由连长指挥的1、2排在东,副营长带领的3排在西。巩殿坤赤着上身,右手握着血淋淋的大刀,左手拎着驳壳枪,指挥余下的战士撤进民房,把房子的墙壁打通,继续与敌人周旋。

东边的战斗也异常惨烈。由于圩子里藏有群众,同志们只好拼命把敌人挡住。不久,晋连长也中毒牺牲,阵地上只剩下七八个人。机枪手中弹后,伙夫班长拿起机枪参加战斗。子弹打光后,他把轻机枪砸烂扔进水塘里,抄起一根木棍,与冲上来的鬼子拼杀,最后被乱刀刺死。多处负伤、子弹打光的小战士刘本诚急中生智,隐蔽在战友的遗体中,成为此次战斗的唯一幸存者。

敌人见东边已无抵抗,遂把力量全部集中到了西面。刘本诚趁机从尸体下爬出来,一口气跑到2营驻地,哭着把大胡庄发生的惨烈战斗向营里作了汇报。团长胡继成闻讯震惊,亲率2营赶去增援。原来,那天正好刮大风,大胡庄在下风方向,枪声传不过来。

就在刘本诚回去报信时,巩殿坤领着剩余的几名战士,凭借屋舍,仍在与敌进行顽强战斗。他的腿被炸断了,就坐在地上指挥。最后,他们的子弹全部打光了,敌人又冲上来,余下的4名战士端起寒光闪闪的刺刀,回头深情地望着副营长。巩殿坤,这个刚烈的汉子,眼里涌出了悔恨的泪水。如果他听从营长的命令连夜转移,就不会遭此灭顶之灾。他嘴唇抖动了一下,向战友们举起拳头,战士们冲出房屋,呐喊着冲入敌群,顷刻间倒在了血泊里。endprint

猜你喜欢

涟水营长敌人
涟水五岛湖:采荷入梦 掬水听禅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草地
敌人派(下)
就恋这一方热土
结 婚
烈马
涟水战役不应包含出击陇海路东段和众兴作战
按照情况活用军事原则——谈两次涟水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