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2015-10-09秦庆红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65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秦庆红(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065)

基于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秦庆红
(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65)

摘要:施工企业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中长期规划为目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配合企业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办法,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小的企业想做大,实力大的企业想做好,效益好的企业想做强,不少施工企业都尝试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最终催生形成了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现象,一流企业投标、二流企业进场、三流企业干活的症状。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法,通过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做出全面预算方案,来预计企业经营活动成果相关的财务指标,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企业管理者只有广泛采用现代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懂得如何科学地编制全面预算,并善于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真正成长为现代化的施工企业。

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反映的,是有关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决策活动、资本运作活动等各项指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是针对企业预算实施,集计划、控制为一体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企业全面预算是企业奖惩的标准、激励和约束制度的核心,特点有4个:全程性、全面性、全员性、指导性。

2 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一些施工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没有把全面预算管理真正的当作一种管理方法去运用。我们知道,全面预算管理是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管理工作,需要预算、财务等部门的参与和充分的沟通。但目前来讲,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包办”的,这种全面预算管理完全是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编制的,由于部门隔阂或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全面预算不科学,执行难,单纯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没有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管理充分结合起来,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2)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施工企业仍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每年度对下级公司或项目部进行考核,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系统地考核评价与激励,仅限于对实现利润的考核以及上缴公司管理费、职工工资发放情况等方面。没有预算分析说明,也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一个系统的评价与相应的激励措施,预算执行情况只是简单地与预算值进行比较,不能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真正的管理作用。

(3)对很多的施工企业而言,大部分施工企业仍然是分权式的三级管理模式,分公司经理或项目部经理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毕竟是在公司的授权下经营,公司决策层有时会因考虑企业整体利益而使得部分单位不能按预算执行,分公司经理或项目部经理有时也会以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为由,跟公司领导诉苦从而不执行预算。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家认为有无预算无所谓,最终都还是听公司领导的,这种传统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起阻碍作用。

3 施工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3.1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体系能够很好地协调促进

我国现阶段的工程承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么盲目扩张,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要么一味求稳,白白浪费大好的发展机遇,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很差,有些甚至因经营困难而破产倒闭。全面预算管理按照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机构,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数据处理系统,自始至终地将各个机构经营目标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并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3.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编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紧紧围绕资金收入和支出两条线,将人财物、产供销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通过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的共同作用,可以给各管理阶层压力和动力,可以激励并约束相关主体追求尽量高的收入增长和尽量低的成本费用,提高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各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收入、支出、利润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完整的、科学的考核指标和激励制度。

3.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需要

工程企业施工工地比较多,分布不均,为了确保各个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施工企业往往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或者甲方的需要,为工程项目开设临时结算账户。由此,造成施工企业的资金比较分散,管理难度比较大,并且,施工企业参加公开招投标,需缴纳投标保证金,中标之后还必须缴纳履约保证金,以及其它的垫资。因此,如何加强现金流管理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3.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施工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方法

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企业各级管理层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行业生命周期、客户信誉能力、人财物及管理水平等的综合分析,并及时去发现、识别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潜在风险,针对风险,各施工企业可以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及应对措施,规避、化解、转移风险,从而使施工企业发展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健康性。

4 做好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1)完善和建立企业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设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编制、实施、控制、协调和指导。预算组织体系的建立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将起主导作用。

(2)提高预算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全面预算工作是一项技术水平很高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施工企业应加强有关业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对预算委员会的人员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

(3)对工程施工项目,应认真编制施工预算,计算出单位工程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工、料、机。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计划投工投料,组织人力、物力,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4)建立施工企业自身的工程预算数据库。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引导施工企业根据统一的办法编制自主的定额,注重建立自身的经济数据库。现行的综合预算定额是根据平均水平编制的,并不一定体现各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有的单价和市场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差距。

(5)激发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意识。预算是全员的活动,预算主体涉及上层、中层及所有员工,预算编制、执行的过程,既涉及到责任部门,又延伸细化到每一个岗位(职工),形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预算体系。通过预算体系的效能,调动全体员工昂扬向上的精神、创新求变的意念,才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6)使预算管理体系与会计核算系统有机结合。要及时、准确地反映出预算执行的偏差,更有效地发挥预算控制的职能。预算体系与会计核算系统的一致,可以通过日常的会计核算信息,随时掌握监控预算的流程,迅速地纠偏防错,从而使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畅通无阻。

(7)建立良好的业绩考评体系。根据预算目标,对目标层层分解后,在考核阶段,明确考核部门,具体考核内容,保证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中的预算考核的全面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管理机制,通过预算目标的分解、编制、汇总与审核、执行与调整、考评与激励,将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并努力探索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杨金波.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基于项目责任成本的探讨[J].财经界,2010(04).166-167.

[2]娄文赉.关于企业集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25-26.

[3]高洁.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2):109.

[4]任娴,赵玉梅.如何贯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J].今日科苑,2008(08):1-2.

作者简介:秦庆红(198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等工作。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