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新四军对日进行的部分著名战役战斗(下篇)
2015-10-08欧阳青
欧阳青
陈庄战斗
1939年9月,八路军第一二○师和晋察冀军区以一部主力阻止曲阳、行唐、平山之日伪军增援;以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九团、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第五团在慈峪以北地区,节节抗击,诱敌深入;集中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独立第一旅、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支队等6个团的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来犯之敌。
25日清晨,日军及部分伪军从灵寿县城出动向慈峪进犯,第五团的两个连稍作抵抗便北撤。敌人进占慈峪后,津南自卫军以一部从正面逼近敌人,节节抗击,诱敌深入。敌人占领南谭庄以后,就停止了前进。26日,由慈峪镇北犯之敌,在五河及北霍营地区遭第七一九团、第五团阻击后,假装力量不支,退回慈峪。当日夜,敌人留部分兵力守慈峪,1100余人突然由慈峪出动,向西北方向疾进,奔袭陈庄,企图歼灭晋察冀边区领导机关。
27日拂晓,八路军闻讯后,立即调整了部署。敌军来势凶猛,第五团一面顽强阻击,一面掩护领导机关和抗大第二分校撤出。11时,敌人占领陈庄。但是,驻陈庄的机关和群众早已坚壁清野,安全转移了。下午,八路军各部队先后赶到了陈庄外围。
贺龙判断:敌人是孤军深入,北无据点接应,南边接济也十分团难。因此,他们在陈庄必然不敢久留,等敌人回窜的时候,必须抓紧时机,在运动中把敌人消灭掉。于是,八路军立即调整部署。决定改变以往在敌人来路上设伏的做法,确定以第七一六团集结于慈河北岸的东、西寺家庄,从北面严密控制敌人东逃的大路;独立第一旅第二团进入慈河南岸的冯沟里、坡门口、高家庄地区,从南面控制敌人东逃大路,如发现敌人从原路撤逃,则迅速向长峪地区机动,协同独立第一支队坚决阻击敌人南逃。
28日拂晓,陈庄之敌利用河边的芦苇和树丛作掩护,沿慈河南岸鲁柏山脚的大路向东逃窜,进入八路军预设伏击圈。趁敌立足未稳,八路军突然发起猛攻,日军拼命反抗,企图夺路东逃。第七一四团奉命赶至石嘴,堵住日军逃路。激战至深夜,除冯沟里、坡门口两村寨外,敌其他阵地均被攻克。灵寿之敌800余人增援,被第七一四团阻于白头山一线。29日拂晓,日军施放毒气后,突破独立第一旅第二团阵地,夺路南逃,又被第七一六团、第二团、独立第一支队追击包围于鲁柏山以西地区。激战竟日,八路军全歼逃敌,陈庄战斗结束。
此战毙伤日军1000余人,俘日军90余人、伪军50余人,缴获炮3门、长短枪480余支、轻重机枪22挺、掷弹筒9个、汽车5辆、战马42匹。
八路军主要指挥员: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参谋长周士第,第三五八旅旅长张宗逊,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此战创平原歼灭战的辉煌范例,挫败了日伪军寻歼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的企图。
黄土岭战斗
1939年11月,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二十五团在寨头至煤斗店集结,卡住了日军东进道路;第三团从大安出动,占领了黄土岭及上庄子以南高地;第三军分区第二团则绕至黄土岭西北尾随敌后前进。第三支队控制通往涞源的要道。第一二○师特务团赶到第三团所在位置,准备投入战斗。
11月7日12时,日军先头部队向黄土岭东面的寨头村靠近,直到下午3点左右,全部人马才离开黄土岭进入狭谷中的小路。这时,第一团、第二十五团对日军迎头痛击,第二团、第三团从西、南、北三面合击过来,把敌人团团围住,压缩在上庄子附近一条长约1500米、宽约100米的沟里。日军依仗其兵力雄厚和火器优良,向寨头阵地猛冲,遭到反击后,即掉头西向,妄图从黄土岭突围,逃回涞源。第三团紧紧扼守住西、南阵地。这时,第一二○师特务团也赶来了,他们抓住战机,从第三团的左侧加入战斗,从西北侧向黄土岭出击,打敌后卫,断其退路。日军欲归无路,只能就地抵抗。战斗激烈时,第一团团长陈正湘突然从望远镜中发现,对面南山根东西向的山梁上,一个小山包旁,一个独立小院内,有日军指挥官活动,便命炮兵连迅速调整方向,将两个目标摧毁。他从望远镜里观察到,小山包上的日军拖着死尸和伤员往山下撤,独立小院之敌跑进跑出,异常慌乱。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在小院内毙命。
日军失去指挥官后极度恐慌,朝黄土岭方向拼命突围,又遭到了第三团、特务团的迎头痛击。随之,他们又向寨头突围,被第一团击退。此后,日军反扑势头顿减,战法也乱了,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
8日凌晨,5架敌机飞临战场上空,用7个降落伞投下弹药、粮食和8名指挥官,协助残敌突围。8时许,残敌以小部掩护,大部向司各庄方向突围。第一团和第二十五团果敢地插上去,切断了突围与掩护之敌的联系;第二团、第三团、特务团也开始全线攻击;第一、第三军分区的群众也前来积极支援。中午,三岔口方向传来机枪声,原来是日军救援部队从灵丘、涞源、满城等方向分多路向黄土岭合击,先头部队距黄土岭已不到15公里。这样,战局就发生了变化,全歼日军的战机已失。聂荣臻立即指示部队撤出战斗。
此战击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毙伤日军900余人,俘日军10余人,缴获炮1门、长短枪100余支、轻重机枪5挺、骡马大车200多辆、骡马300余匹。
此战是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作战中的重要战斗之一。阿部规秀是抗日战争中被中共击毙的军衔最高的日军指挥官。此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延陵战斗
1939年11月8日8时,驻江苏省镇江县宝堰等地的日军200余人,向丹阳县延陵、九里镇地区进行“扫荡”,在延陵镇西边的塔路头村被新四军第一支队丹阳独立支队伏击。慌乱中,日军抢占了贺甲村东侧的一个小土墩制高点进行反扑。这时,新编第六团(团长段焕竞)第一、第三营赶到,在日军背后猛烈攻击。日军抵挡不住,向贺甲村溃退,并顽抗待援。
中午时分,日军增援部队赶来,并组织火力反扑。新四军打退日军三次反扑。日军竟施放毒气并猛烈射击,给新四军造成伤亡。下午,第二团第一、第三营赶来增援,双方在贺甲村外围反复冲杀,白刃拼杀。黄昏,第二团第一营点燃七堆湿稻草,以浓烟为掩护,首先突进贺甲村;第三营和新编第六团主力也相继突入。经过激战,将日军压缩到村东南角祠堂内。9日凌晨4时,第二团第二营也来增援并担任主攻。拂晓,新四军发起攻击,双方进行激战。
9时,日军已死伤大半。10时,新四军总攻开始,战士们在竹竿上绑束手榴弹,在祠堂西侧、南侧炸开三个洞口,紧接着向洞内密集投掷手榴弹,炸得祠堂内的日军血肉横飞,乱作一团,慌忙从北门窜出。在打谷场上,被新编第六团、第二团包围。13时,经过短兵相接,残存日军被全部歼灭。此战毙日军164人,俘日军3人。
此战是新四军第一支队挺进茅山抗日根据地后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运动战,也成为新四军威震江南的一次著名战斗。战后被延安总部通电表扬,誉为“延陵大捷”,并被谱写成《反“扫荡”》战歌广为传播。
百团大战
1940年7月22日,彭德怀经朱德同意并报中央军委批准,签署发布了关于破袭正太铁路的战役预备命令。8月8日,发出了破袭正太路的战役行动命令。命令要求聂荣臻部以10个团破袭平定东至石家庄段正太线,刘伯承、邓小平部以10个团破击平定至榆次段正太线,贺龙、关向应部以6个团破袭同蒲线北段。同时,要求他们均以一部兵力对北宁、津浦、德石、沧石、白晋铁路及各主要公路进行宽正面破袭,相应克复若干据点,限于8月20日开始战斗。8月20日20时整,八路军在正太路全线准时发起总攻击。
深夜24时,晋察冀军区右纵队担负主攻的第五团二营两个连,潜入冀晋两省交界的娘子关村,与日伪军激战两个多小时,歼敌大部,攻克了所有敌堡。娘子关成为八路军最早攻克的一个战略要点。晋察冀军区中央纵队主攻井陉煤矿新矿的第三团一营,在矿区工人的配合下,首先切断电源,以夜幕作掩护,猛烈进攻敌警备分队。经一昼夜激战,将敌全歼,八路军占领了新矿。
第一二○师所属部队于当晚攻克了忻县至静乐之间的敌人最大据点康家会,歼灭了据点内和由静乐增援来的敌人,缴获大批战利品。
第一二九师主力按规定时间在阳泉至榆次段,发起总攻后,经一昼夜激战,即攻克了芦家庄、马首、桑掌等地的车站和据点。
到22日,八路军投入战斗的总兵力,包括民兵在内,达到105个团。22日中午,彭德怀、左权发出致各兵团电说:“这次战役定名为百团大战。”
8月20日至9月10日,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奇袭式的破击战,取得了巨大成功。一连串的破击战,使连接平汉、同蒲路的交通动脉正太路和正太路东端的重要煤矿井陉矿,受到严重的破坏。北宁、同蒲、沧石、德石等铁路亦被截断。蛛网般的公路,路基、路面被挖得千疮百孔。敌人苦心构筑的“囚笼”被砸得支离破碎。其间,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进行的狮垴山争夺战、桑掌与坡头对攻战,双方展开肉搏,十分激烈。晋察冀军区主力在盂县地区,第一二九师新编第十旅在昔阳,第三八五旅在马坊镇,第三八六旅在和顺至榆社地区,从北到南一字排开,经过七天激战,粉碎了敌人企图东西夹击正太路八路军的“第一次反击作战”。
9月20日至10月5日,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中心任务是扩大第一阶段的战果,继续开展交通破袭战,重点是攻击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的日伪据点。其间,第一二九师打下石匣、管头等重要据点,并一度攻克了榆社县城。晋察冀军区第三团在东团堡攻坚战中,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反复冲杀,最后的残敌22人将武器、物资、粮食纵火焚烧,跳火自尽。聂荣臻说:“东团堡之战,是以顽强对顽强的典型战例,充分显示了我军的战斗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的羊圈岭战斗、独立第一旅的上庄村战斗、师特务团的杜家村战斗等,均攻势猛烈,可圈可点。
10月6日至12月5日,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八路军由破袭战转入反“扫荡”作战。百团大战第一、二阶段的巨大胜利,使日军的“碉堡主义”“囚笼政策”受到沉重打击,日军一度陷入混乱。为挽救败局,日军急调华中两个师团增援华北,以“铁壁合围”“梳篦战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从10月6日起,敌军调集万余人“扫荡”太行根据地,企图包围消灭第一二九师主力及八路军总部。第一二九师在弓家沟伏击战中重创敌军。10月17日,敌又出动7000余人“扫荡”太岳根据地,第一二九师主动跳出合围圈,在沁河两岸积极打击敌人。10月30日,彭德怀指挥第一二九师、总部特务团和决死纵队各一部,在武乡县进行了关家垴战斗,歼日军400余人。
百团大战进行了105天,八路军与日伪军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公里,破坏桥梁、车站和隧道260多处,破坏煤矿5座,拔掉据点2990个,缴获武器弹药之多,为抗战以来所未有。
八路军主要指挥员: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聂鹤亭,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郭天民、政委赵尔陆,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黄永胜、政委王平,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熊伯涛、政委刘道生,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邓华;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参谋长周士第,第三五八旅旅长张宗逊,第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王震,独立第二旅旅长彭绍辉,第三支队司令员贺炳炎、政委余秋里;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参谋长李达,第三八五旅旅长陈锡联、政委谢富治,第三八六旅旅长陈赓、政委王新亭,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新编第一旅旅长韦杰、政委唐天际,新编第四旅旅长徐深吉、政委吴富善,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独立发动的规模最大、参战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战果最为辉煌的一次进攻性战役。它对于坚持华北敌后根据地,推动全民族抗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狼牙山战斗
1941年9月下旬,3500余名日伪军合围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的党政机关和部队。这是日伪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发动的空前规模的秋季“扫荡”行动之一。
9月24日,日伪军兵分九路向狼牙山进攻。第一军分区第一团七连奉命掩护机关、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该连接受任务后,在20多个民兵配合下,立即在敌人可能经过的山路和险要地段埋上地雷。然后向山上开进,攀到半山腰一个稍平坦的山坡处,选择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从24日下午至25日凌晨,根据地的几万干部群众沿着山路,向辗子台方向转移出去了。凌晨4时许,在狼牙山北山口右翼无名高地和附近几处山梁上,引诱并阻击日伪军的战斗开始打响。这样,就造成了漫山遍野都是八路军的假象。五六百名日伪军蜂拥而至,多次发动进攻。激战两小时后,七连的阻击任务基本完成。为了保存连队战斗力,争取让转移出去的干部群众走得更远一些,连里决定留下六班继续阻击敌人,要求他们坚持到中午,视情撤退,最后想办法归队。
掩护全连撤退的行动开始了。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带领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三名战士边打边撤。后来,他们向三面都是悬崖绝壁的棋盘陀顶峰攀去。攀上了棋盘陀右侧异常险要的牛角壶之后,马宝玉他们又击退了敌人的一次进攻。这时,子弹和手榴弹都没有了。五位勇士就一齐举起石头,向冲上来的敌人砸去。不一会儿,身边能搬动的石头用光了。敌人又爬了上来,要抓活的。马宝玉说,我们宁愿粉身碎骨,也决不当俘虏。接着,他们砸毁手中的枪,毅然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负了重伤,后在战友和乡亲们的援救下返回连队。
英雄的七连和狼牙山五壮士与五六百敌人激战一天,歼敌近百名。他们的英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第一军分区,传遍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黄崖洞战斗
1941年11月8日,驻山西潞安日军第三十六师团主力两个联队,及独立混成旅团一部,配有工兵、骑兵共5000余人,分两路向黄崖山袭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副参谋长左权当即通知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团政委郭林祥、副团长陈波)全部进入阵地,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黄崖洞位于黎城县与武乡县、辽县(今左权县)交界地带巍峨险峻的黄崖山之中,是一个在海拔1600米悬崖上的天然大石洞。日军袭击黄崖洞的企图是毁坏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
黄崖洞地势险要,对防御作战十分有利。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奉命经过一年的施工,完成了以黄崖洞为中心的设防任务,筑起一个以营为守备区、连为防区、排设阵地、班组筑工事有机联系的环形防御阵地,能对付敌人从不同方向的进攻。共构筑各种堑壕9000多米,坑道11节,隐蔽部和碉堡190多座。在工厂周围各口,构置了2道防线,3道雷区;各阵地的明碉暗堡群,形成交叉、直射、侧射、仰射、俯射的火力网,既能相互支援,又能独立作战。向南延伸一条宽约10米、纵深500余米的曲折峡谷。
此战从11月10日开始到18日结束,十分激烈。总部特务团以不足一个团1500人的兵力,抗击5000多装备精良日军的疯狂进攻,鏖战8个昼夜,取得了歼敌1000余人,其中毙敌850人的战果,而八路军只伤亡166人,以6比1的战绩,“开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
刘老庄战斗
1943年3月18日凌晨,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第四连在苏北淮海区反“扫荡”斗争中,与日军第十七师团一部和部分伪军在涟水县以西的刘老庄村遭遇。连长白思才和指导员李云鹏简单商议后,立即集合队伍沿村外的交通沟向西北方向撤离,但敌人的骑兵和大量步兵扑了过来。交通沟附近的地形,既没有院墙和树林等障碍物,也没有坟堆等小高地,白思才决定就地坚决抵抗,掩护群众转移。
不久,约1000名日军和600多名伪军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刘老庄附近,形成一个包围圈。9时左右,日军发起第一次总攻,但刚前进了30米,便被四连密集的火力击退。日军再次发起进攻。他们投入10多挺机枪,集中火力向四连阵地扫射。经过三次攻击,日军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集中所有的火炮,向四连阵地猛烈轰击。
这样,与敌人苦战10个小时的四连,只剩下20多人。傍晚,日军发起最后攻击,四连与敌人展开了白刃肉搏。他们的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双手掐;手臂负伤了,就用牙齿咬。四连82名壮士悉数捐躯。
3月29日,新四军第三师党委命名四连为“刘老庄连”,并将每年的3月18日定为“82烈士殉国纪念日”。刘老庄82名烈士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新四军军部领导的高度赞扬。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指出:“我们部队仍然创造了许多史无前例的英雄业绩,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新的英雄们……如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阳明堡火烧敌机,使敌人胆寒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勇士的壮烈跳崖……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则盛赞82名烈士浴血刘老庄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他还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说:“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韩略村战斗
1943年10月中旬,日军大本营为了总结“山岳剿共”经验,也即冈村宁次“创造”的所谓“铁磙式三层阵地新战法”,特地从中国各战场抽调了120名旅团长、联队长和大队长等“优秀精英”,加上“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第五、第六中队的毕业学员,组成了一个180多人的规模可观的“军官战地观战团”前往太岳前线,实地参观见学这种“铁磙扫荡”新战法。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得到情报后,果断命令在临汾附近的第三八六旅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带领第十六团秘密转进到临屯公路西段设伏,一定要彻底消灭这个“观战团”。
10月22日,王近山率第十六团抵达洪洞县韩略村以南地区,立即赴现场勘察。韩略村西南一带的地势十分险要,公路两侧是两丈多高的陡壁,易下不易上,是打伏击的理想地段。于是,王近山迅速作出战斗部署,进行战斗准备。
24日凌晨,第十六团参战的连队全部进入设伏区。早晨,由3辆小汽车和10辆大卡车组成的日军车队,沿临屯公路向太岳根据地开进。狂妄麻痹的日军没有派部队随同,只有军官学校的学员带步、机枪伴随掩护。8时20分,日军汽车一辆接一辆地进入八路军伏击圈。时机一到,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打蛇先打头!第三营第九连的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首先对准3辆小汽车猛烈扫射,敌军司机被当场击毙,小汽车被击毁。受了伤的日军带队长官服部直臣少将慌忙从翻倒的小车里爬了出来,组织力量冲开道路实施突围。这时,第二营第六连打坏最后面一辆汽车,堵住了日军的退路。在八路军的打击下,日军的指挥完全失灵,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
服部直臣少将看到“观战团”死伤累累,自感大势已去,绝望地带头举刀剖腹自杀。许多日军官佐也纷纷效仿。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伏击战胜利结束。
此次战斗,击毙日军少将级军官9人,大、中、少佐级军官99人,学生官60多人,汽车司机15名,只有3人漏网;缴获手枪60多支、步枪60多支、轻重机枪6挺,战刀100余把,烧毁汽车13辆。
第十六团此战一举歼灭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荣获八路军总部的表彰,临汾情报站也荣获特别嘉奖。王近山率第十六团转战到达延安后,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接见。1944年1月3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专题文章,盛赞第十六团指战员重创日军“军官战地观战团”的重大胜利,“创造了在敌占区伏击战的光辉范例”。
车桥战役
1944年3月3日午后,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主力分南、北两路对江苏省淮安县车桥镇实施远距离奔袭,以求攻克日伪军车桥据点。车桥位于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战略区接合部,如进攻得手,新四军不仅可以打通四个战略区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车桥据点驻有日军第六十五师团第七十二旅团2个分队、伪军1个大队,共约1000人。据点围墙高1.5米至1.7米,外壕宽约1.5米,水深近3米,碉堡50余座,一、二、三层火力交织,还有隐蔽堡封锁地面,易守难攻。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决定以第七团担任主攻,第一团和第三军分区特务营、泰州独立团一个营担任对淮阴、淮安方向的警戒及打援任务,第五十二团及江都独立团、高邮独立团各1个营担任对淮安、曹甸、宝应方向的警戒及打援任务。为隐蔽战役意图,主力向建湖县城作佯攻姿态。
3月5日凌晨2时许,已赶到车桥据点外围的新四军第七团以隐蔽迅猛的动作,从南、北两面同时发起突然攻击,仅25分钟即突破围墙,占领全部街道。随后,在炮兵大队的配合下,战斗向纵深发展。新四军以数个战斗小组分散突击,逐个消灭日伪军火力点。经过10个小时激战,攻占车桥,夺取敌碉堡53座。接着,新四军分两路向固守小土围的日军发起攻击,攻占暗堡、库房等处。但因火力不足,协同不够,未能最后解决战斗。5日午后,附近据点的日伪军纷纷出援,先后派出五批增援部队。7日,困守车桥小土围内负隅顽抗的日军乘隙逃往淮安。经一天两夜的战斗,新四军击毙日军383人、伪军212人,击伤日军58人、伪军103人,俘日军24人、伪军168人;缴获炮1门、轻重机枪3挺、长短枪261支。
新四军主要指挥员:第一师师长兼政委粟裕、副师长叶飞,第三旅旅长陶勇,第十八旅旅长刘飞,第一团团长廖政国、政委曾如清,第七团团长兼政委彭德清,第五十二团团长陈挺。
车桥战役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成为新四军对日伪军攻坚打援取胜的经典之战。车桥战役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祝贺胜利,新华社向全国进行了广播,赞扬新四军打了一个大歼灭战。八路军总部发布公报说,车桥战役在抗战史上,是1944年以前我军在一次战役中俘日军最多的一次。日本东京大本营称,车桥战役标志着新四军反攻的开始,日军从此向下坡滑行。
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创造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辽阔的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其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另外,中共领导的其他抗日力量如东北抗日联军和琼崖纵队等,一样值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