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电站机组大修汽封改造施工工艺探讨

2015-10-08胡德义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8期
关键词:节能施工工艺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阜阳华润电力有限公司#1、#2机组大修时汽封改造的施工工艺,以及改造后的实际效果等。

关键词:DAS汽封;施工工艺;节能

1 概述

很多发电厂利用机组大修时对汽封进行了改造。改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汽封块和汽封齿的选择以及其施工工艺水平。我司两台机组在大修中进行汽封改造,汽封块选用东方汽轮机厂研发的DAS汽封,叶顶汽封齿选用专业厂厂施工,改造后效果较好,改造后机组热耗下降160KJ/KWH以上。

2 前期调研

我司两台机组自投产以来都运行了五六年没有进行大修,省电科院做性能试验结果较设计值偏大较多,说明通流部分磨损较大。专业上大量调研与比较,最终决定使用东方汽轮机厂研制的DAS汽封块,叶顶汽封齿采用0Cr15Mo铁素体材质,厂外更换,现场微调。

3 #1机大修汽封改造施工

#1机大修时,隔板汽封选用东方汽轮机厂的DAS汽封,大修队伍施工;叶顶汽封由东汽厂负责更换,把隔板拉至专业机加厂进行更换汽封齿工作,按设计值尺寸进行加工;大修队伍负责现场微调汽封齿间隙。

施工时,大修队先进行隔板中心的调整,结束后进行半实缸和全实缸间隙调整,不采用假轴方式。半实缸调整进行两次;全实缸进行两次。

半实缸是把下隔板放进去,直接放上转子,把上隔板扣上,全实缸调整时还需要把上半内缸和上半外缸也扣上,并紧好至少三分之一缸体螺栓。

DAS汽封块调整采用背弧机车铣背弧,叶顶汽封采用角磨机进行微调。因背弧机设备问题,铣背弧的精度只有5~10丝左右。叶顶汽封齿由东汽厂负责更换,其更换后的汽封齿尺寸按设计值进行加工,到现场进行微调时调整工作量较大,且角磨机的精度也不是很高。

4 #2机大修汽封改造施工

#2机大修时,隔板汽封选用东方汽轮机厂的DAS汽封,大修队伍施工;叶顶汽封由专业厂家负责更换;并负责现场微调汽封齿间隙。

施工时,大修队先进行隔板中心的调整,结束后进行半实缸和全实缸间隙调整。半实缸调整进行两次;全实缸进行一次。

调整DAS汽封块的间隙时,DAS汽封块调整采用数控机床车铣背弧,加工精度可达2~3丝左右,数控机床根据背弧三点定弧的半径和圆心,然后进行车铣背弧,精度非常高。

调整叶顶汽封的间隙时,叶顶汽封齿由专业厂家负责更换。揭缸后厂家技术人员来现场测量各级叶轮围带尺寸,做为原始记录。隔板拆开后拉至加工厂更换汽封齿,其加工尺寸按原先测量的记录进行加工,到现场后先进行钳工修理至设计齿形,在半实缸时进行多次多点测量,并进行少量实验性修齿,测量时只需要用数显卡尺测量齿高即可,因测量时只测量齿高,精度非常高。在全实缸后根据汽封齿上的10个点的测量数据,用专用汽封修刀进行一次修刮,其精度可控制在5丝之内。

5 其它电厂汽封改造施工方案

很多电厂和专业汽封厂家采用假轴和专用工装方法调整汽封间隙,其假轴和专用工装都存在垂弧问题,垂弧会影响各测量数据,再加上测量是圆弧的半径,积累误差相对较大,且各专用工装安装调整、拆除工作量较大,不利于大修工期的控制。垂弧数据计算图如图1:

调整叶顶汽封的各式专用工装如图2:

6 施工方式对比

采用假轴和专用工装方式,其施工中有垂弧问题,导致在调整时增加了一个积累误差,且安装调整专用工装较耗时间。其优点是假轴或专用工装安装调整完毕后后续工作较快,如果垂弧计算准确,其调整间隙精度较好。另外,使用专用工装调整叶顶汽齿对误差积累计算要求较严,否则汽封齿间隙的调整误差较大。

采用半实缸实放转子方式,其对施工人员技术经验水平要求较高,对缸的下沉量估计要准确。如半实缸数和缸体下沉量预测准确的话,其施工速度快。

修刮叶顶汽封齿,采用测量齿高和使用专用修刀来调整间隙,速度快精度高,但对使用专用修刀的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严,且每道齿测量点数不能太少,否则误差较大。

对隔板汽封块铣背弧方式建议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加工精度高且速度快,传统背弧机因其铣刀头摆动较大,导致基加工精度较低,且加工速度慢。

7 结论

#1机大修时,背弧机铣汽封块背弧耗时较多,且精度相对较差。机组启动磨汽封耗时约15小时,降低热耗约164KJ/KWH,节能效果显著。参照#1机大修经验,#2机大修时DAS汽封块采用数控机床车铣背弧,叶顶汽封齿修刮调整同样没有占用主线工期,机组启动磨汽封时间约20小时,机组热耗明显降低,在160KJ/KWH以上。两台机组改造后主机运行平稳,主机轴振瓦温都在优良水平内。改造后没有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2机大修的汽封改造施工工艺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DL 5000—2000版.

[2] N600-24.2/538/566 型汽轮机运行说明书[S].东方汽轮机厂D600C-000106ASM.

作者简介:胡德义(1978-),男,安徽蚌埠人,本科。

猜你喜欢

节能施工工艺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