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看台

2015-10-08

中国收藏 2015年9期
关键词:艺博会文物文化遗产

全国书法篆刻精品汇集京城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681位名家作品入展。本届大展共收到全国来稿42572件,经评委会严格评审,共有681人的作品入展,其中书法入展608人、篆刻入展60人、刻字入展13人。为使展览全面展示当代书法的创作现状,本次展览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等地举办特邀名家作品展、金石拓片特展和近现代名家手稿特展等。

全国博物馆展览季9月登场

国家文物局日前对外宣布,从2015年起,今后每年9月至11月将被定为“全国博物馆展览季”,旨在鼓励全国各地博物馆精心策划、密集推出更多高水平的展览项目。此展览季与每年上半年开展的 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相呼应,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平台。

故宫精品文物安家“奥运塔”

故宫博物院首个分馆——精品文物馆日前落户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奥运塔。作为开馆的第一期展陈,“金碧辉煌”共展出北京故宫所藏的202件精品金器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超过三成,且相当一部分是首次亮相。据悉,从今年起,精品文物馆将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为主题,展出金器、家具、玉器、青铜器及瓷器,每年一换展。

抗战文献纪念“不朽的长城”

“不朽的长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献展”日前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该展集合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珍贵抗战文献与海内外抗战史料文献征集的成果,共展出1500多件文物,包括新善本、日记、手稿、报刊、图书、照片、缩微胶片、影音资料等,其中有近四成资料是首次展出。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

重庆回忆“巴渝旧事”

日前,“巴渝旧事君应忆:荷兰高罗佩家族捐赠文物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高罗佩是抗战期间的荷兰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和小说家。本次展览首次展出了高罗佩在重庆生活工作期间所收藏的文房用品、家具、瓷器古玩等近200件(套),均为高罗佩后人近期捐赠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到沈阳体验后宫生活

作为沈阳故宫博物院新增的常设展览,“珠帘玉墀——清代后宫生活用品展”日前正式亮相。据悉,此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翠绕珠围”展示后妃的鞋帽和佩饰,共26件;第二单元“吉光凤羽”,用文物24件展示后宫生活的闲适雅趣和奢华精致;第三单元为“酌金馔玉”,展出的22件文物反映了具有严格等级规定的后宫起居膳食器具。

古代女性文物“温婉”南博

大陆地区首次以中国古代女性文物为主题的展览“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日前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展出的230件文物年代跨越汉代至清代,其中有20余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多为第一次外展。据介绍,展览从形塑女性、女仕日常、才媛集艺、笔端容功四个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生活和艺术。据悉,展览将于10月31日结束。

西岸艺博会聚焦艺术与设计

2015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将于9月8日至13日在位于上海的西岸艺术中心和届时落成的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正式开展。该博览会是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国际级大型博览会,以“艺术引领生活,设计走进生活”为理念,邀请了国内外31家顶级画廊与7家设计机构。

上海艺博会关注艺术与家居

2015(第19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作为亚洲著名的艺术品交易盛会和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压轴大展,将于11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世贸商城登场。近日,上海艺博会组委会对外公布,本届艺博会的主题宣传口号已经正式确定为:家居渴望艺术。因为从近年来上海艺博会各画廊的销售情况分析,除了专业藏家和投资者继续购藏名家名作之外,相当一部分客户群体购买艺术品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于美化家庭居室。而此主题口号会让更多人对艺术品产生兴趣,最终将艺术品带回家。

成都国际非遗节9月启幕

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9月11日至20日正式举行。本届非遗节以“传承文脉,创造未来”为主题,期间将举办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非遗大展演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会、印道·第二届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等活动。

天津新增百余非遗传承人

天津市文广局日前公布第三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2名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10大类非遗项目。至此,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达到221人。

齐故城冶铸考古成果颇丰

山东省临淄齐故城冶铸考古汇报展日前在姜太公祠举行,数百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重现了2000多年前的工场、技术与生活。据悉,自2011年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区文物局共同合作,在临淄齐故城阚家寨遗址科学发掘出一处铸镜作坊遗址,年代大概是从秦代到西汉前期,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中国最早用煤遗迹现身

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在新疆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确认找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遗迹,初步断定其时间约距今3500年左右,这比目前已知人类使用煤炭资源的时间上溯了约1000年。中国煤炭被大量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是在汉代,而此次考古发现煤燃烧和使用过的痕迹,历史超出了以往史书的记载。

猜你喜欢

艺博会文物文化遗产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艺博会观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如火如荼的艺博会
文物掉包案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