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金融计划管理
2015-10-08范必
范必
现在,实体经济的产品普遍实现了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经济生活中最为短缺的就是资金了。资金短缺与金融的计划管理体制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贷款规模管理,二是存贷比管理。
我国贷款规模管理起源于1984年,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现金投放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1998年起,贷款规模管理改为指导性计划。2008年后,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为解决一度投放过快过猛的问题,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有关部门要求严格贷款规模管理。2011年起,通过窗口指导等手段,事实上重拾贷款规模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度已经取消的贷款规模管理,在金融危机后从短期应急政策变为了长期政策。
存贷比指标设立于1994年,当时存款几乎是银行的唯一资金来源,存贷比管理有效控制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过快扩张。1995年,该指标写入《商业银行法》。“贷存比不得超过75%”作为监管指标一直执行至今。
从国际上看,欧美发达国家历史上曾使用过贷款规模管理,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他们都放弃了这一数量管理方式。存贷比在发达国家基本上是监测指标。我国通过贷款规模和存贷比对银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抑制了银行的活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是扭曲了货币政策。2009年以后,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银行存款增速下降,但仍在使用抑制贷款规模膨胀时制定的75%存贷比标准。银行信贷投放受限,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变形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二是扰乱银行与实体经济的正常经营。在存贷比考核下,信贷投放不是完全依据项目实际需求和银行资金状况,而是与存贷比的考核周期同步。提前收贷和延缓贷款的对象往往是实体经济中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这也是2012年以来这类企业大量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年初信贷猛增,年底惜贷甚至停贷,人为放大了经济波动。
三是提高了融资成本。目前,中国几乎所有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的存贷比都早已达到75%的上限。这些银行有的选择贷款之外的其他方式为企业融资,如发债、非标等;有的采取高息揽储,靠恶性竞争增加存款,无论哪种办法,最终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企业。
四是加剧了影子银行的非正常扩张。银行的巨额存量信贷资源无法通过正常的信贷渠道发放,于是就以创新为名,开展同业、信托、理财等业务,实质是绕开监管变相发放高利率贷款,即影子银行业务,成为央行和银监会都无法掌握的监管盲区。
贷款规模管理产生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主体对利率不敏感的情况下,曾经对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存贷比管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讲,留出的安全余量过大,明显偏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监管对象日益复杂,原有的贷款规模管理和存贷比管理已无实际意义,甚至束缚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要从根本上解除信贷计划管理对金融市场的抑制,必须深化改革。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要求,有关部门改进贷款管理,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取消存贷比指标。这是改革金融计划管理体制的关键一步。至于贷款规模管理如何改革,业界还在拭目以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