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圩港提水泵站站址方案比选浅析
2015-10-05吕大为
江 伟 陈 巍 吕大为
(1.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127;2.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29)
1 概况
南通市是江苏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重要,深水岸线和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根据《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2009~2020年规划围垦滩涂18万hm2,其中,南通市 8.57万 hm2,占47.6%,大规模滩涂开发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现有水资源供给能力已显不足,成为沿海开发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九圩港提水泵站位于长江澄通河段北岸、九圩港河道入江口段,工程区属长江流域。工程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南通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沿海滩涂开发对水资源需求的问题,还可以相机向盐城东台堤东灌区供水,优化水资源配置。
九圩港提水泵站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泵站规模150 m3/s,安装竖井式贯流泵机组5台套,单泵设计流量30 m3/s,配套电机功率1250 kW,总装机容量6250 kW。
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九圩港提水泵站工程运行特点和综合利用要求,考虑地形、地质、电源和对外交通等因素进行站址方案比选。
2 九圩港提水泵站站址方案
2.1 工程区基本情况
九圩港提水泵站位于长江澄通河段北岸、九圩港闸附近,泵站从长江取水,通过九圩港河道输送至受水区,九圩港是南通市重要的一级河道,属南通市港闸区与通州区的界河。
2.2 站址方案拟定
经现场查勘发现,九圩港闸周边可利用的空地和岸线较少,闸下东侧220 m,西侧300 m以外岸线全部被企业码头占用。从泵站规模、特征水位和地质条件分析,泵站引河底宽不应小于50 m,沿河施工作业面需达到130 m左右。初拟3个站址方案进行比选。
(1)方案1。站址紧靠九圩港闸西侧布置,泵站纵轴线距闸孔边线135 m,站身位于长江北路西延公路中线方案与北线南移方案之间,站上交通桥与九圩港闸上交通桥形成一线,清污机桥布置于站下,间距60 m。站下引河入口布置在通洋船厂船台处,站上引河出口布置于九圩港大桥与节制闸之间,引河出入口段与九圩港河呈30°和25°交角,引河全长约800.9 m,两岸采用直立墙结构。管理所利用现有闸管所空间统一规划建设,施工场地布置在泵站出水引河段西北侧空地上。引河开挖弃土部分就近堆放在现场征地范围内,部分土方运出现场,运距约15 km。
(2)方案2。站址布置在九圩港闸西南侧,泵站纵轴线距闸孔边线240 m,站身布置于长江北路西延公路中线方案南侧,横向距闸身约245 m。清污机桥布置于站下,间距195 m。站下引河入口位于通洋船厂和平潮申华船厂之间,站上引河出口位置基本与方案1相同,引河出入口段与九圩港河分别呈40°和30°交角,引河全长约1269 m,下部为梯形河道,上部为直立挡墙结构。因站上引河切断了原有道路,故需在交汇处赔建交通桥1座。管理所利用闸管所现有场地合并建设,施工场地分两处,分别布置在九圩港出水引河两侧。引河开挖弃土处理方式同方案1。
(3)方案3。站址紧靠九圩港闸东侧布置,与方案1基本对称,泵站纵轴线距闸孔边线135 m,站身布置于长江北路西延公路中线方案与北线南移方案之间,站上交通桥与九圩港闸上交通桥形成一线,站身与站下清污机桥间距60 m。站下引河入口位于通德船厂北侧海螺水泥厂码头处,站上引河出口布置于九圩港大桥与节制闸之间,引河出入口段与九圩港河均呈30°交角,引河全长约727 m,两岸均采用直立墙结构。泵站管理所拟利用闸管所剩余场地和外加征地合并建设,施工场地结合管理所布置于上游引河东侧。引河开挖弃土处理方式与方案1相同。
3个站址方案分别见图1、图2、图3。
3 站址方案综合比较
3.1 从工程占地、拆迁方面比较
3个站址方案工程占地、拆迁房屋和影响企业的实物量见表1。
从表1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之和分析,方案1最少,方案3次之;从拆迁各类房屋数量看,方案3最少,方案1次之;从影响企事业单位数量看,方案3最少,方案2次之,但方案3涉及的企业规模要比方案1和方案2大。因此,从工程占地、拆迁整体比较,方案1优于方案3。
3.2 从工程投资方面比较
根据各站址工程总体布置方案,计算建筑物实物工程量,近似考虑机电设备配置相同。各方案工程投资估算结果:方案1工程部分投资28128.34万元,专项部分(移民、水保、环保)投资11058.51万元;方案2工程部分投资29177.65万元,专项投资16248.5万元;方案3工程部分投资30729.23万元,专项投资19876.24万元。3个方案工程投资接近,若考虑专项投资后,方案1投资最少,其次为方案2,方案1与方案3比较,两者总投资悬差较大,约0.98亿元,可见方案1投资最省。
图1 方案1站址位置图
图2 方案2站址位置图
图3 方案3站址位置图
表1 3个方案主要实物量对比表
3.3 从工程施工方面比较
方案1施工场地集中布置在引河出口段西北侧,内外交通便捷,施工干扰小,距站塘内施工作业区近;方案2施工场地分两处布置,其中一处场地距站塘内施工作业区较远,影响施工,此外,沿岸船舶修造和物流服务企业的生产运营对工程施工干扰较大;方案3,施工场地布置在现有闸管所内,对外交通方便,部分管理设施可以利用,但对其日常管理有所影响。综上所述,方案1、方案3两者优点相近,施工场地布置集中,交通运输方便,施工干扰小,均优于方案2,但方案3对闸管所管理运营影响较大。
3.4 从工程管理方面比较
方案1、方案3总体布置紧凑,新建泵站管理设施拟建在闸管所内,可以统一调度,闸站联运效益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方案2总体布置相对独立,管理设施离泵站距离较远,管理不够方便;方案3工程布置占用了现有管理所部分区域,使管理所范围缩小,管理设施布置趋紧,此外,工程施工期对闸管所的日常管理工作会造成一定影响,故方案1优势明显。
3.5 从工程水流条件比较
方案2站下引河直线段长度比方案1、方案3大得多,有利于进站水流的调整,提高泵站运行效率;方案1站下引河直线段长度略大于方案3,且根据多年河床演变情况分析,东侧河岸比西侧河岸易于淤积,故方案2较优,方案1次之。
3.6 从工程地质条件比较
因方案2与方案1均位于九圩港闸西侧,且相距较近,故可研阶段仅对方案1和方案3布置了地质勘探。根据地质勘察成果,方案1、3两场地属同一地貌单元和地质单元,地基条件相似,地表以下约35 m范围内均为砂土地层。方案1站址B层填土之下局部分布松散的①层粉砂层。泵站设计底高程为-7.5~-10.5 m,均位于②层稍密或③层中密的砂土中。东岸方案3站址的②层、③层土力学强度略高于西岸。由此可见,方案3地基承载力略高,优于方案1。
3.7 从环境影响方面比较
在工程施工期,方案1因工场总布置相对集中,离居民住宅区较远,弃土量相对少些,故施工作业及车辆运输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方案2工场布置分设两处,且站塘离居民住宅区、船舶修造企业厂区较近,施工作业及车辆运输对居民出行、物流及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方案3工场极大部分布置在现有管理所范围内,站塘和工场施工作业区离居民区较近,工程施工对闸管所日常管理及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尤其对站闸间现有沿岸成熟风景带破坏较大。由此可见,方案1较优,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
工程建成后,通过对环境的整治和绿化、亮化工程的实施,工程区环境较建设前有所改善,但泵站建成运行对引河入口附近企业码头生产运营有一定影响。方案1引河入口位于通洋船舶公司船台和云霞、源芸建材经营部砂石码头处,工程建设拆除了生产码头后,工厂、商户无法生产经营;方案2引河入口位于两个船厂码头之间,工程建设对申华船厂和通洋船厂生产作业均有影响;方案3引河入口位于海螺水泥厂赖以生存的物流码头处,工程建设对该厂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影响十分巨大。因此,从工程建设对企业运营的损失程度分析,因海螺水泥厂、通洋船厂生产规模较大,工程建设对其造成的生产损失及考虑企业整体搬迁,费用是相当高的。综合比较,无论从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还是从工程建设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分析,方案1较优于方案2、方案3。
3.8 从工程实施的难易程度比较
方案1工程征地范围大部分位于闸管所辖区内。方案2工程征地范围较大,包含农村集体耕地和水利设施国有土地。方案3工程征地范围大部分位于闸管所辖区内,属国有土地,部分为工业用地。比较而言,方案2工程占地和涉及的企业多,实施难度较大,方案3与方案1征地范围和影响企业相近,但方案3涉及的企业生产规模更大,影响人员更多,搬迁的难度较大,相对而言方案1实施难度略小些。
3.9 从对长江北路西延工程的影响比较
根据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南通市长江北路西延工程规划图》,本工程与其北线南移方案和中线方案发生了总体布局上的交叉。若该工程采用北线南移方案,本工程三个站址方案对其影响程度基本相同,桥墩的布置对出水流态有一定影响,但可通过工程措施予以解决;若该工程采用中线方案,桥线从方案1、方案3的进水引河段,方案2的出水引河段通过,方案1要求桥线跨引河的跨距比方案3大一些,且位于匝道段,路辐较宽,相应投资增加;方案2站址距离桥线太近,不利于工程实施。因此,方案3优于方案1和方案2。
3.10 从社会风险比较
根据各站址工程总体布局和征地范围内的勘查成果,方案1、方案2和方案3工程永久占地分别为21.74 hm2、21.32 hm2、14.89 hm2,其中,国有土地分别占70%、28%和75%;工程临 时 占 地 分 别 为 7.20 hm2、30.79 hm2、19.71 hm2,其中,集体土地分别占100%、91%、100%。由此可见,方案1、方案3工程永久征地以国有土地为主,故工程建设征地对社会稳定影响较小,风险较低;方案2工程永久征地占用集体土地较多,需安置的居民户相应增加,若安置工作疏于管理,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存在一定的风险。
工程建设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除来自于征地外,还有可能来自于移民安置工作,一般情况下拆迁量大,影响居民、企事业单位多,遇到的社会风险可能也大。从征地拆迁对社会的影响分析,方案3涉及的企事业单位和拆迁房屋数量少些,相对社会风险会低一些。总体考虑,方案1风险要大一些,主要风险可能来自对农贸市场和通洋船厂的整体搬迁,需要建设单位提前作好安置工作,避免影响商户、企业经营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4 结语
综合前述,从征地拆迁、工程投资、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环境影响和实施难易方面比较,方案1较优;从工程水流、工程地质条件比较,方案2较优;从工程施工、工程地质、桥线影响和社会风险方面比较,方案3较优。考虑到方案1优点项较多,故采用方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