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武老师《拣麦穗》教学片段与评析
2015-09-29
师: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所反映的生活与我们有较大的差距。虽然课前作过预习,但作品中也许有一些大家不太理解的地方。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生:我有一个问题:那些姑娘嫁给了她们不满意的男人,为什么说“她们自己也不会过分地悲伤”?
师: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对于女人来说,婚姻的不幸是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可悲的事。但她们为什么“不会过分地悲伤”?
生:因为在那个时代,包办婚姻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早就习以为常,所以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
生: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时候的农村妇女对于嫁给什么人是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她们已经变得十分麻木了。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文中写道:“但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情怀了。”可见她们已习惯于听从父母之命。
生:作者又说:“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丢失美梦不会给人带来多大的痛苦,而“顶多”二字更说明她们已经不把嫁给谁太当回事。
师:我们从姑娘们拣麦穗这一部分不难看出当时农村的落后状况,封建意识十分浓厚,因此农村姑娘的梦想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揭示得非常深刻。
生:文中有一处外貌描写:“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我认为这一处描写显得不真实,因为“我”不可能看到自己的面部表情。
师:“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样的表情?
生:当卖灶糖的老汉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了”这句话时。
生:我认为这里有想象的成分,作者是为了突出“我”听到老汉的话后心里很着急。
生:还运用了夸张手法,小孩子不可能“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更不可能“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师:严格说来是不真实的。但我同意刚才两个同学的看法,这里有想象的成分,也有夸张。想想看,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样夸张?
生: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幼稚。
生:也能看出“我”对老人的感情是那样地纯真。
师:确实收到了这样的效果。
生:我有一个疑问。文章结尾说“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但接着又说“它早不知被我扔到哪里去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师:其他同学怎么认为?
生:烟荷包代表着纯洁无瑕的爱,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纪念品,看到它就仿佛看到了那位老人,所以“我”常常想要找到它。
师:那为什么先前会扔掉它呢?
生:有句话说,失去了的东西才会觉得珍贵。也许在她长大后感到小时候太幼稚可笑而不经意地扔掉了烟荷包,但随着对老人依恋之情的加深,越来越觉得这个烟荷包的珍贵。这种感情在亲近的人离去后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师:很有道理。文中的“我”当初缝制这个烟荷包只是单纯的模仿,是小孩子天真幼稚的表现。但随着与老人的日益亲近,烟荷包已经成了一种感情的寄托。“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虽然难看,但它缝进的是一份至真、至善、至美的爱,所以“我”才会常常想起。
【评析】这个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尽管《拣麦穗》这篇散文对学生来说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并未作过多讲解,而是让他们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并不急于提供答案,而是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并适时加以点拨。教师既尊重学生的见解,又不回避在必要时“灌输”必要的知识。从学生质疑的方式看,既有求解性质疑,又有挑战性质疑,这与教师平时注重引导是分不开的。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其教学设计决不是用连环套似的操作程序来控制学生,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致力于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多向交流的情境和氛围。而引导学生提问题,无疑是以“学”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既敢于提问,又善于提问,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