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迈入互联网+时代
2015-09-29蒿旭
蒿旭
说起无人机的话题,军事爱好者的脑海里便很容易浮现出追杀恐怖分子的“捕食者”无人机和已经在航母上进行了起降和空中加油测试的X-47B无人机,当然也包括《绝密飞行》、《善意杀戮》等美国大片中军用无人机带给人们的道德伦理困惑。如同科幻大片《复仇者联盟2》中智能机器人反客为主式的野蛮生长,现实中的民用无人机将跨入“奥创纪元”,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引擎。
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民用无人机市场前景诱人,已经引起各路资本竞相竞逐。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预测,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有望售出40万架,市场规模预计比2014年增长55%,达到1.3亿美元;到2018年,预计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会攀升到10亿美元以上。商业预测公司泰尔集团预计到2023年无人机市场将达115亿美元。在报告中,泰尔集团还特别提到了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高科技巨头给无人机产业带来颠覆性变化。
民用无人机的首个大规模应用领域是快递行业。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国内的淘宝和顺丰,都在进行无人机快递测试。为什么电商和快递公司纷纷投身无人机研究呢?首先是吸引用户眼球的品牌推广,其次则是无人机快递的快捷高效。根据计算,无人机10千米送2千克重包裹时,每单成本只需0.5元,相比人工成本明显降低。当然,除了在快递业外,无人机还有不少潜在应用的行业,而且这些行业的重要程度和市场规模可能远比快递业重要得多也大得多。
空中公共安全平台
警用无疑是军用无人机最直接的民用应用。如果将无人机纳入警队,将大大提高警察的人员办事效率。美国边防巡逻已经开始使用无人机,海上反毒、反恐巡逻也已经使用无人机,但美国国内的警方也迫切希望开放无人机的使用。无人机尺寸较小,续航时间超长,不受地形视野限制,不易引起被监视对象的注意,携带的监控设备可以长时间提供稳定、高分辨率的实时视频,对反恐、反毒、反有组织犯罪、刑事调查、人群监控、大面积搜索等方面特别有用。
对于特别危险的暴力犯罪分子,动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定点杀伤是完全可能的。在特别危险的大规模动乱中,无人机也可以用于对暴力人群的空中监控,这可以在实时掌握情况的同时,避免现场警察遇到危险。配备面容和体格特征的图形识别功能后,无人机也可以在浩瀚人群中搜寻、识别追捕对象,这比通过固定的街头摄像头要高效得多。
无人机的监控功能在城市交通监控、道路和公共场所停车管理方面也大有可为,可以高效地监控大片区域。比如,用超低空巡飞的无人机拍摄车辆牌照和自动辨识按规定放在前风挡玻璃下的付费停车票据,可以在短时间里巡逻大片区域,保障按规定付费的合法停车者的权益,惩处非法停车或者超时停车。城管的市容巡逻当然也可以用无人机。另外,高速公路上超速驾驶是一个传统的老鼠戏猫的游戏,但使用超长航时的无人机的话,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游动监控,减少盲区,降低超速驾车人的侥幸心理。
飞行农牧助手
无人机民用的最大领域或许是农用。在发达国家,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农民甚至可以购买卫星照片,用于评估成长和虫害情况。卫星照片和GPS相结合后,先进农业机械可以定点补施化肥、农药,可以定点浇水,避免浪费,也保证高产稳产。但卫星照片毕竟成本较高,高分辨率照片尤其如此,时效也不够理想。用低成本的微型无人机搭载简易的多光谱摄像机,容易实现农田的低成本、高频率、近实时的监测,随时掌握土壤、水分和作物长势情况,确定播种、补种、浇水、施肥、喷洒农药的需要,或者在大型果园里监控每一棵果树的结果情况,便于组织有针对性的及时采摘。
无人机不光可以用于监测,还可以直接用于空中施肥、喷洒农药。这样的无人机对于升限、速度、续航时间只有最低要求,只要能覆盖自家农场就够了,实际上就是大型模型飞机的技术要求,但数量要求会很大。据估计,这可能包括80%的民用无人机市场。就空管难题而言,这是在农民自己的土地上接近地面的空中,不涉及公共空域的飞行安全和公众隐私问题,比较容易实现。不光农民可以用无人机,牧民也可以用无人机监控牧群,或者在迁徙时探路,探察远方草场的水草情况,搜寻走散的牲畜。
车船第二视角辅助服务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只能获得正前方图景的平面视角,驾车人往往不能提前了解前方路况,或因反应不及时、在陌生复杂路段的驾驶技巧差,而导致惨重伤亡。对于在海上或内河行驶的船只,也会由于天气和海况的变化导致遇险事件发生。导致400多人溺亡的“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可以说就是一个反面教材。虽然航线上的船只能够获得相关海事部门的航行气象服务,但局地突发的恶劣航行条件也很难预告。
如果将无人机与在高速路、山区公路等复杂路况上行驶的车辆进行网络联接,将飞行在汽车前方的无人机获取的视频图景传送到车内平显(许多新款车标配)上,驾车人不仅可以看到正前方的图景,还能获得一个从上到下的广阔视角,这将有助于驾车人提前做出反应。正在研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的还是车载传感器,若将无人机载传感器的影像通过互联网纳入到车辆行驶电脑,就实现了空-地信息共享。这样无人驾驶汽车就能预先规划行车线路,提前规避路况较差或发生事故路段,安全行驶。另外,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无人机还可提前对行驶道路前方的行人发出告警,或提前向驾车人提示前方路况。
空中网络热点
2014年谷歌收购了太阳能无人机生产商巨人航空,希望借此推进其向全世界偏远地区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的计划。后者生产的太阳能无人机一次升空后,依靠太阳能来获得动力,能在高空停留5年。这家公司表示通过特殊设备,其高空无人机最高可提供每秒高达1 GB的无线网络。这家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可从高空收集来自全球各地的照片,这也有助于谷歌发展其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业务。此外,巨人航空还能为谷歌的气球项目做出贡献,该项目旨在通过高空热气球来向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无独有偶,有报道称另一互联网巨头Facebook也提出了一个利用太阳能无人机在全球提供互联网链接的项目。该公司称,只需约1 000架无人机就能让整个地球时刻保持着高速的互联网联接。由于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对于诸如灾难现场这样的特殊环境来说,以无人机暂时恢复中断的网络链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目前最为推崇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无人机不仅可以提供链接,还就可以充当空中数据资源节点。无人机可以看作是一个会飞的传感器,无论其任务是什么,本质上无人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数据采集。目前,每架无人机还都处在孤岛状态,无人机彼此间的数据不能交换。未来随着无人机的大范围推广,无人机将会成为一个大数据入口,后端的大数据挖掘必将成为无人机行业的核心服务。
Facebook的太阳能无人机想象图,Facebook设想使用无人机为偏远地区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
责任编辑:王鑫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