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型海藻养殖面积计量方法探讨*

2015-09-29南春容杨星星余海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养殖面积紫菜海藻

南春容,杨星星,余海

(1.温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生物系 温州 325035;2.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温州 325027;3.浙江省苍南县水产研究所 温州 325802)

渔业统计是渔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进行渔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渔业统计对正确分析水产业的发展趋势、确定发展战略、制定政策措施、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市场导向和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科学合理、全面可靠的渔业统计数据是渔业管理者系统准确地掌握渔业生产实际及其变化情况的主要依据,有利于提高渔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国际社会把渔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紧密相连,水产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开拓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同时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和《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等3部国际渔业法规中都对渔业统计作了具体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渔业统计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提供全面系统和准确的渔业数据,已导致国内外诸多质疑[1]。卢峰早在1998年就认为我国水产品产量被高估,认为是由于专业统计人员缺乏、地方政府官员操纵数据等原因,使渔业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受到影响[2]。FAO(世界粮农组织)在每两年出版一次的《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回顾》中,一直怀疑中国的渔业产量统计数据可能偏高。但由于中国的重要性及产量统计的不确定性,通常将中国的情况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分开讨论,即分别讨论包含和不包含中国数据的两种情况,有时特别插文描述中国渔业统计数据情况[3]。

渔业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已十分明确。渔业统计的标准和方法又直接影响着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以我国沿海各地栽培的不同种类大型海藻为例,探讨我国海藻养殖面积计量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期为我国的渔业统计做点贡献。

1 农业部规定的水产养殖面积计算方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部规定的浅海养殖面积核算办法[4],规定如下:

(1)海水浮筏式养殖贝类和藻类,如海带、贻贝、扇贝等,按垂养方法,每放养150m长浮梗定为1标准台,每1标准台统计为1亩①1亩=1/15hm2养殖水面,但计算时应注意:① 浮梗的长度是唯一的标准,不考虑浮梗上挂多少苗绳以及苗绳的长短,只要浮梗的长度达到150m,就计算为1亩。② 目前如果按50m长浮梗为1台者,必须3台折算为1标准台,以此类推。③ 采用平养的,边排浮梗的长度折半计算。④ 在同1台(条)浮梗上同时套养2种品种时,各品种的养殖面积按苗绳所占的比例进行折算。

(2)紫菜浮架式养殖按网帘面积180m2统计为1亩养殖面积。

2 各地不同种类海藻栽培面积统计方法

我国海藻栽培北起辽宁大连、南至广东南澳。栽培种类主要有海带、紫菜、龙须菜、裙带菜、羊栖菜、鼠尾藻、麒麟菜等。其中山东、福建和辽宁是我国海带主产区;江苏、浙江和福建是紫菜主产区;裙带菜、鼠尾藻的栽培以辽宁、山东为主,羊栖菜栽培以浙江温州洞头为主,龙须菜栽培以广东、福建为主,麒麟菜则主要在海南进行栽培。以上这些大型海藻中,除紫菜是以网帘进行栽培外,其余种类基本是以苗绳夹苗,再将苗绳以垂养或平养的方式挂于海中浮梗上进行栽培。

尽管农业部规定,浮筏式养殖的藻类以150m长浮梗计算为1亩养殖水面。但根据笔者对浙江温州地区海藻栽培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及从全国各地海藻栽培资料的研究看,在地方渔业统计中,除紫菜栽培面积按农业部规定的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外,其余种类的海藻皆以1000m苗绳计为1亩养殖水面。由于不同种类的海藻,藻体形态和大小差异较大,栽培过程中苗绳间距也有很大差别,导致每1000m苗绳所占据的水面面积差异很大。因此,不管栽培种类如何,均以1000m苗绳计为1亩养殖面积的计量方法值得商榷。以下为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海藻栽培过程中,1000m苗绳所占实际水面和按浮梗长度进行折算后的养殖面积比较数据。

2.1 海带、裙带菜

海带、裙带菜藻体形态和大小比较接近,2种藻类可分别单养,也可进行间养,因此计量方法基本一致。据浙江苍南县海洋渔业局数据,2013年苍南县海带养殖面积6000亩,以1000m苗绳计为1亩,养殖模式为平养。每条苗绳长5m,每排筏架浮梗长60m,每排筏架平挂苗绳50条,1000m苗绳需用4排筏架。实际占用水面5m×60m×4=1200m2=1.8亩。单边浮梗长度60m×4=240m,按农业部规定的计量方法进行折算为240m÷150m=1.6亩。因此,实际占用水面略大于规定计量法(尚不包括小区间距和航道等),且两者皆大于1000m苗绳计为1亩的算法。

2.2 紫菜

浙江苍南为紫菜主产区,目前养殖面积达6万亩。尽管养殖户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以排为单位计算成本效益,但渔业部门统计数据皆以180m2网帘计为1亩养殖面积。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以GPS面积测量仪对几片海区的紫菜养殖面积进行实地测量,发现紫菜养殖所需水面(包括排间距、小区间距、航道等)与渔业部门按规定统计的数据非常吻合。

2.3 龙须菜

根据陈伟洲的试验[5],龙须菜养殖每亩用苗绳1000m,夹苗时苗绳长度为25m,每40条苗绳计为1亩养殖面积。夹苗后把7根苗绳平行排列,苗绳间距40cm,两端绑紧在长度为2.5m的竹竿上,中间用4根长度为6m、150纱的聚乙烯绳作为横绠绳,等距离绑在苗绳上,构成1个长方形的养殖单元,每6个养殖单元用聚乙烯绳连接成筏架为1亩。实际占用水面25m×2.5m×6=375m2,约0.56亩。此养殖模式中,每个养殖单元的单边浮梗长度为25m,6个养殖单元使用的浮梗单边长度为25m×6=150m,150m浮梗即为1亩养殖面积。与1000m苗绳计为1亩的算法十分吻合。

2.4 羊栖菜、鼠尾藻

浙江温州洞头是我国羊栖菜养殖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享有“中国羊栖菜之乡”的美誉,产品以出口为主。鼠尾藻在我国南北方沿海有少量养殖,主要用作海参、鲍鱼的饵料。

羊栖菜、鼠尾藻同属褐藻门、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体形态和大小比较接近。藻体长,有气囊,漂浮于水面生长,占用水面大。根据笔者对洞头羊栖菜、鼠尾藻养殖方法和模式的调查,以及邹吉新等的鼠尾藻筏式养殖试验[6],发现两者养殖模式皆为平养,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以洞头羊栖菜养殖模式为例,每片养殖小区含28排,每排浮梗长度100m,浮梗间距(苗绳长度)3.3m,苗绳间距1.5m,每排的两条浮梗间挂苗绳66条(单绳)或122条(双绳并行)。养殖过程中,农民根据海区水流等情况,自行决定采用单绳或双绳。外海区水流交换好,采用双绳并行;内海区水流交换弱,则采用单绳。由此,1000m苗绳(单绳)实际所占水面3.3m×1.5m×300=1485m2,约为2.2亩,或1.1亩(双绳)。此养殖模式中,1000m苗绳(单绳)使用的浮梗单边长度约300×1.5m=450m,按150m浮梗为1亩养殖水面折算,为3.0亩,或1.5亩(双绳)。笔者在实地调查中,以GPS面积测量仪对几片海区的羊栖菜养殖面积进行实地测量,结果发现:养殖户1(偏外海区),拥有10片养殖小区,双绳养殖模式多于单绳模式,总养殖面积按苗绳计算为90亩,实际使用海区水面面积160亩;养殖户2(偏内海区),拥有4片养殖小区,单、双绳模式都有,其养殖面积按苗绳计算为36亩,实际使用海区水面面积70亩。可见,在羊栖菜和鼠尾藻的养殖中,1000m苗绳平均实际所占水面与按浮梗长度折算的养殖面积相近,约为养殖户和渔业管理部门统计数据的2倍。

2.5 麒麟菜

根据郑国洪的长心麒麟菜浅海水面筏式平养试验[7],用浮子装设浮动筏架,苗绳绑好后平挂在浮梗上。养殖区设置为每小区3亩,每小区内设6台筏架,每台筏架长80m,筏架间距5m,即每条苗绳长5m,苗绳间距0.8m,每小区实有面积2400m2,共有600条苗绳。同样将1000m苗绳计为1亩,1000m苗绳实际占用水面80m×5m×2=800m2,约1.2亩。1000m苗绳使用浮梗单边长度80m×2=160m,按150m折算为1亩,为1.1亩。1000m苗绳实际所占水面和按规定计量方法的折算都略大于1亩。

2.6 不同计量方法所得统计数据比较

表1列出了不同种类的大型海藻1000m苗绳所占实际水面和按浮梗长度折算后的养殖面积数据。可以看出,同样是1000m苗绳,龙须菜实际占用水面仅0.56亩,麒麟菜1.2亩,海带、裙带菜1.8亩,羊栖菜、鼠尾藻1.1亩或2.2亩;按浮梗长度折算,龙须菜养殖面积1亩,麒麟菜1.1亩,海带、裙带菜1.6亩,羊栖菜、鼠尾藻1.5亩或3.0亩。可见,不区分养殖种类,均按1000m苗绳计为1亩的海藻养殖面积计量和统计方法欠准确,也不够科学合理。以苍南地区的海带养殖为例,2013年统计面积为0.6万亩,实际占用海区水面1.1万亩,按浮梗长度折算面积近1万亩;而洞头地区的羊栖菜,2013年统计养殖面积约为1.0万亩,实际占用水面和按浮梗长度折算的平均养殖面积近2.0万亩。

表1 不同藻类不同计量方法所得数据(按1000m苗绳计为1亩) 亩

3 讨论

与其他种类海藻相比,紫菜养殖采用网帘模式。30多年来,紫菜的养殖模式从潮间带的半浮式发展为目前的插杆式,养殖所用网帘尺寸变大。尽管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以排为单位计数,但渔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仍以180m2网帘计为1亩养殖面积,并严格遵守。笔者的实地测量也显示,紫菜养殖面积的计量方法与海区实际养殖情况相吻合。应当说,紫菜养殖面积的计量方法,体现了紫菜养殖中养殖面积与所需水面营养面积的比例关系,是科学合理的。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海藻养殖对象基本就是海带和紫菜。随着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养殖新品种不断涌现,养殖对象个体变长变大,产量提高。如我国的海带养殖已有50多年历史,培育出近20个新品种[8]。羊栖菜的养殖始于80年代末,养殖品种由自然苗种到人工苗种,长度由0.8~2.5m有余。随着养殖品种个体的增大,苗绳间距加大,如羊栖菜苗绳间距由最初的0.2~0.4m逐渐增加到目前的1.5m,1000m苗绳占用水面增多。因此,随着新的养殖对象和新品种的推广,渔业管理部门在统计养殖面积时,计量方法应随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测算和调整,以保证渔业统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4 建议

在地方渔业统计中,养殖户为了成本效益计算的方便,将1000m苗绳计为1亩养殖面积是可以理解的。但地方渔业管理部门在进行渔业统计时,对于不同养殖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应将苗绳和浮梗进行实地测量,统一按农业部规定的150m浮梗计为1亩养殖面积的方法进行折算,然后统计上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国渔业统计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保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测绘技术、卫星遥感测量定位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在海域功能区划中,作为宏观数据统计,以实际测量养殖所占水面面积作为标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印度尼西亚科学家通过某海域各关键水文条件的评估和预测,推断出未来可直接提高网箱养殖产量以及其他具有较高养殖潜力的区域,并利用GPS估算出这些区块的面积及位置[9]。

据报道,2012年我国农业部渔业局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牵头,在江苏省兴化县试验利用遥感技术测量养殖水域面积,已取得初步成果。准确可靠的渔业基础统计数据和现代化的测绘技术相结合,将为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保障。

[1]陈园园,唐议.关于改善我国海洋渔业统计制度的建议[J].海洋渔业,2012,34(4):476-481.

[2]乐家华,邵征翌.渔业统计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统计研究,2008,25(7):90-95.

[3]FAO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department.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EB/OL][2012-04-02].http:www.fao.org/fisheries/sofia/en.

[4]江善富.水产养殖面积的统计和使用[J].中国水产,1986(2):25.

[5]陈伟洲.龙须菜海水栽培技术[J].科学养鱼,2006(12):37-38.

[6]邹吉新,李源强,刘雨新,等.鼠尾藻的生物学特性及筏式养殖技术研究[J].齐鲁渔业,2005,22(3):25-27.

[7]郑国洪.浅海筏式养殖长心麒麟菜技术[J].中国水产,2006(11):58-60.

[8]金振辉,刘岩,张静,等.中国海带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J].海洋湖沼通报,2009(1):141-150.

[9]MUKUAN E M R,SUKOSO A D,KEPEL R C.Fish farming development potency with floating fish cage system in Amurang district South Minahasa Regency[M]Indonesia:IOSR-JESTFT,2013:5-11.

猜你喜欢

养殖面积紫菜海藻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出苗量增长30%仍畅销!养殖面积、饲料容量再增!这条“网红鱼”开年拿下第一局
海藻球
紫菜蛋花汤
紫菜包饭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海藻与岩石之间
35元/尾却还是一苗难求!台山养殖面积锐减80%,这个品种还有未来吗?
揭秘“塑料袋紫菜”
欧盟:海藻酸、海藻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无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