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养老认知及养老需求调查研究
2015-09-29李新辉艾景涵胡海峰葛广清巩存涛陈江芸丁毓磊石河子大学a医学院护理系发展规划处新疆石河子8000哈拉布拉乡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所新疆新源85800哈拉玉宫乡老龄办新疆库尔勒841010
李新辉,艾景涵,胡海峰,葛广清,王 奕,巩存涛,陈江芸,丁毓磊(1.石河子大学a.医学院护理系,b.发展规划处,新疆 石河子 8000;.哈拉布拉乡 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所,新疆 新源 85800;.哈拉玉宫乡老龄办,新疆 库尔勒 841010)
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养老认知及养老需求调查研究
李新辉1a,艾景涵1a,胡海峰2,葛广清3,王奕1a,巩存涛1a,陈江芸1a,丁毓磊1b
(1.石河子大学a.医学院护理系,b.发展规划处,新疆 石河子 832000;2.哈拉布拉乡 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所,新疆 新源 835800;3.哈拉玉宫乡老龄办,新疆 库尔勒 841010)
目的:探讨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养老认知及养老需求。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通过入户面对面询问的方法对当地491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414(84.3%)人与子女居住;306 (62.7%)人认为“靠儿女”养老比“靠自己”养老重要,490(99.7%)人知道家庭养老概念;443(90.2%)人认可“养儿防老”观念,“提高养老金”(67.2%)和“提供养老服务”(25.9%)是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访谈发现伊斯兰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在“养儿防老”观念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在养老金广覆盖的基础上,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群体仍然以“依靠子女养老”为主、“依靠自我养老”为辅,建议加大“新农保”政策宣传力度及政府财政支持,提高养老金水平及提供养老服务,切实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养老认知;养老需求
新疆是我国以农牧业为主的欠发达省区,截止2012年底,新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0.48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0.93%,新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1]。而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养老认知及养老需求势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对当前养老政策的满意程度,本文针对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的养老认知及养老需求进行调研,以期深入了解该地区老年人养老现状并提出合理建议,使农村老人真正享有“老有所养”,促进社会和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确定新疆南疆库尔勒市的哈拉玉宫乡、北疆的伊犁地区新源县哈拉布拉乡作为样本地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哈拉玉宫乡的哈拉玉宫村、铁斯坎村、中道杆村、下道杆村和巴格吉格代村,哈拉布拉乡的哈拉布拉村、洪土拜村、吉也克村和阿克托干村等9个村作为抽样调查村。纳入标准:具有当地户口;年龄≥60岁;被调查对象自愿配合,意识清楚,能够与调查员通过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或汉语进行交流。共发放调查问卷492份,回收有效问卷491份,问卷有效率99.8%。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由参加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每组调查员由1名研究生和1名懂双语的医学本科生或乡镇卫生院的维吾尔族或哈萨克族医务人员组成,向老年人解释调查目的并征得同意后发放问卷,调查完毕后当场收回。
(2)访谈法:调研前拟定访谈提纲,1名研究生调查员及1名精通双语的医学本科生或乡镇卫生院的维吾尔族或哈萨克族医务人员进行配对,由研究生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记录、录音,精通双语的调查员进行翻译。
3.工具
(1)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民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家庭老年人数量、家庭收入来源、居住方式、有无土地及牲畜情况资料。
(2)自编养老认知及养老需求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担心养老问题、对“养儿防老”观念及养老方式的认知等情况资料。
(3)自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认知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有关养老保障信息的主要渠道、希望政府在养老方面提供何方面帮助等内容。
4.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数据经过核查后,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结果
1.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人口学特征
491名老年人中,维吾尔族176(35.8%)人,哈萨克族315(64.2%)人;男性237(48.3%)人,女性254(51.7%)人;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学文化及以下者400(81.5%)人;婚姻方面,在婚者352(71.7%)人,未婚、离婚和丧偶者139(28.3%)人;居住方式方面,与子女同住者414(84.3%)人。
表1 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养老认知调查
2.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养老认知调查
491名老年人中,301(61.3%)人不担心养老问题;认可“养儿防老”观念的有443(90.2%)人,认为“养儿能够防老”的主要原因是“祖祖辈辈的传统”(32.7%)、“能为父母养老送终”(43.1%);养老概念方面,490(99.7%)人知道家庭养老,485(98.7%)人知道养老保险养老,256(52.1%)人知道养老院养老;从经济来源看,467(96.3%)人认可社会养老保险养老的重要性;从服侍照料看,306(62.7%)人认为“靠儿女”养老比“靠自己”养老重要;制度认知方面,408(83.1%)人通过政府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的宣传了解养老保障相关信息,389(79.2%)人认为“新农保”能很好地缓解养老问题(见表1)。
3.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养老需求情况
老年人的主要养老需求是“提高养老金”和“提供养老服务”(指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家政维修、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安全防护、文化体育等),分别占老年人养老需求的67.2%和25.9%。
4.访谈结果
个案1:女,79岁
问:您的儿女经常照顾您吗?
答:经常。我的小儿子就住在旁边的屋子,家里的地都是他们种,我做饭,替他们带孩子。我的两个女儿每周都会回来看我,有时候会给我二三百元钱,但我都不要,我又不花什么钱,身体也还可以,有饭吃有房子住就很好了,关键有儿子在自己身边,啥事都不用我操心,心里也踏实。
个案2:男,68岁(丧偶)
问:您是怎么看待“养儿防老”这句话的?
答:这个是一直传下来的,我年纪大了,老婆走得早,有儿女照顾生活就好过一些。以前觉得儿子重要,老了必须有个儿子才行,不然生活会很苦,现在觉得女儿也很好,我的三个女儿就经常回来看我,大女儿还把他的孩子给我了,现在是我的小女儿(还子习俗①还子习俗:每一对新婚夫妇,都要在婚后将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丈夫的生身父母,此后老人就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在称谓上也有相应的变化,老人将这个孩子称之为“小儿子”或者“小女儿”,而孩子为父母的弟弟或妹妹,孩子称呼自己的父母为哥哥或者姐姐。如果“还子”是女孩,祖父母则一般会把亲生的幼子留在自己身边养老送终,同时继承家产。)。所以,房子不好,吃得不好没关系,有孩子在身边可以照顾自己最重要,我现在的生活很不错,感谢真主。
个案3:男,62岁
问:您对“新农保”政策有什么看法?
答:这个政策好。我们农民靠种地换来的钱养活自己,对政府也没做啥贡献,但是国家每个月还发55块钱给我们,这对老年人很有用,我老婆身体不好,药就没断过,都是靠这个钱去买药的。不过现在东西都很贵,家里人也多,以后要是钱能多些就更好了。
三、讨论与政策建议
1.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人家庭养老观念和形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传统的中国家庭作为一个福利单位,是天然的养老组织,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费孝通先生将家庭养老称为“反馈模式”,即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又赡养乙代……,体现了(亲子)两代人之间的“均衡互惠”模式[2]。家庭养老一直是新疆少数民族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也是新疆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绿洲经济、游牧经济及传统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一方面,居住方式决定着养老方式,本研究中与子女同住者414(84.3%)人,少数民族传统家庭中,以直系家庭居多,小儿子多与父母共同居住作为老人养老送终的依靠[3],老年父母和子女间的代际互动体现在老年人多从子女处得到经济帮助,子女帮父母从事生产性活动,父母则多帮子女做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家庭养老成本较低,访谈中发现,老人生活简单朴实,只求吃饱穿暖,但精神需求甚高,渴望子女在身边陪伴,可能与老人自足意识较强及深受淳朴伊斯兰文化观“宽容中道、乐观处世”的影响有关,同时反映出家庭养老的精神养老及促进代际和谐的职能是任何养老模式不能替代的。与李晓芳对汉族老年人群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4],本研究中306(62.7%)人认为“靠儿女”养老比“靠自己”养老重要,可见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人对子女、对家庭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因此,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说,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可在一定的时间内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养老负担。
2.伊斯兰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在“养儿防老”和家庭养老观念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养儿防老”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血亲价值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是这种观念支配下农民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5]。《古兰经》也多次强调父母的重要性,认为孝敬父母是最大的功德[6]。虽然该观念受到了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冲击,但从被调查老人的养老观念来看,“养儿防老”观念在新疆农村依然很浓厚,本研究显示,90.2%的老年人认可“养儿防老”,认为“养儿防老是祖祖辈辈的传统”(32.7%)、“养儿能为父母养老送终”(43.1%),分析由于少数民族村落地多人少、人均收入低、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子女个人养老能力十分有限,只有人口较多的家庭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他们多对“养儿防老”观念持肯定态度,这与于长永的研究不一致[7]。目前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中仍然存在“养子习俗”、“还子习俗”的现象,这种民族传统习俗作为“养儿防老”的补充形式,不仅解决老人的情感、养老问题,也拓宽了父母、子女之间的交往网络,有效促进代际和谐,为家庭养老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另外,敬老、侍老、助老是新疆少数民族家庭养老文化的精髓[8]。伊斯兰教义明确规定,让父母独居是无礼的,照顾一个家庭像其他宗教责任一样重要[9],可见伊斯兰文化在家庭养老观念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加大“新农保”政策宣传力度及政府财政支持,切实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访谈中发现,有408(83.1%)名老年人通过政府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宣传了解“新农保”政策,较其他农村地区高[10],389(79.2%)人认为“新农保”能很好地缓解养老问题,说明行政宣传力量在该地区的新农保工作宣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成为老年人了解新农保政策的主要信息来源。针对大部分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81.5%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政府应通过多渠道、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基础养老金是新农保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保障高龄农民基本生活的关键[11]。在养老需求方面,67.2%的老年人选择“提高养老金”、25.9%的老年人选择“提供养老服务”,说明老年人关注的是切实的优惠和利益。然而,西部民族地区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财政拨款的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偏低,在性质上基本属于国家福利的范畴。因此,建议中央财政在适当时候适度提高基础养老金的补助或补贴标准,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贴,拓宽养老保障筹资渠道,如开通“新农保”社会捐助绿色通道、企业资助农民参保免税的鼓励政策、争取兄弟省市援疆共建的专项扶持“新农保”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等。只有通过诸如提高新农保补贴等公共服务,切实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安乐踏实,才能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养老金广覆盖的基础上,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群体仍然以“依靠子女养老”为主、“依靠自我养老”为辅。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变迁的加剧,农民的养老观念也受到影响,只有由传统的养儿防老和家庭养老逐渐向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相结合的观念转变,才能充分体现养老的公平性,使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人真正享有“老有所养”,促进社会和谐。
[1]吐热尼古丽·古丽,阿里木江·阿不来提.新疆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及其影响因素[J].新疆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12,31(1):1-9.
[2]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7-16.
[3]Chen X,Silverstein M.Internationna social support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lder parents in China[J].Res aging.,2000,22(1):43-66.
[4]李晓芳.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与代际关系转变[J].未来与发展,2014(2):79-82+30.
[5]叶男.农民“养儿防老”观念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12(5):24-28.
[6]《伊斯兰教法:经典传统与现代诠释》出版[J].回族研究,2014(1):63.
[7]于长永.农民“养儿防老”观念的代际差异及转变趋向[J].人口学刊,2012(6):40-50.
[8]阿里木江·阿不来提,赵凤莲.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养老文化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关系研究[J].西北人口,2009(4):84-88.
[9]Madeleine Leininger.Transcultural Nursing:Concepts.Theories.Research and Practice[M].Hodder Paper back,2002:365-366.
[10]胡方卉,苏保忠.试点地区“新农保”实施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河北涉县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3 (4):58-62.
[11]阿里木江·阿不来提,刘晖.新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评价研究[J].新疆财经,2012(1):53-60.
The Research of Old-age Cognitive and Demand of Uygur and Kazak Elderly in Xinjiang Rural
LI Xin-Hui1a,AI Jing-Han1a,HU Hai-Feng2,GE Guang-Qing3,WANG Yi1a,GONG Cun-Tao1a,CHEN Jiang-Yun1a,DING Yu-Lei1b
(1.a.Medical School;b.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planning branch,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0;2.Human resources and labor security in Halabula town,Xinyuan 835800;3.Aging office in Halayugong town,Kuerle 84101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old-age cognitive and demand of uygur and kazak elderly in Xinjiang rural.Method:Select 491 uygur and kazak elderly in rural area and using self-mad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Results:414(84.3%)elderly live with their children;306(62.7%)of elderly think that“depend on children”is more important than“depend on themselves”;490(99.7%)elderly know the concept of family endowment;443(90.2%)elderly approved the concept of“Supported by the Son”,“Raising pensions”(67.2%)and“provide pension services”(25.9%)is most of the elderly requirements.Through interviews we found that Islamic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pla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Supported by the Son”.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pension,the uygur and kazak elderly still rely mainly on depend on children while depend on themselves subsidiary,Suggest to the policy propaganda on“New Rural Endowment”and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Improve the level of pension and provide the pension services to satisfied the demand of the elderly endowment.
rural;uygur;kazak;elderly;old-age cognitive;old-age demand
C913.6
A
1007-0672(2015)02-0029-04
2014-08-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XJJA840001)。
李新辉,女,新疆石河子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