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相容理论对中小学生德育的启示
2015-09-29李成龙
文/李成龙
摘 要:心理相容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关于心理医生和患者相容关系的理论,对中小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坚持情感、尊重、信任、关怀、鼓舞的原则,并且要求老师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与此同时,也要求教育者应当提升自己的修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感情投资,积极开展心理相容的班级活动,这样才能使师生达到心理相容。
关键词:德育;心理相容理论;启示
心理相容理论对中小学生德育的启示
文/李成龙
摘要:心理相容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关于心理医生和患者相容关系的理论,对中小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坚持情感、尊重、信任、关怀、鼓舞的原则,并且要求老师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与此同时,也要求教育者应当提升自己的修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感情投资,积极开展心理相容的班级活动,这样才能使师生达到心理相容。
关键词:德育;心理相容理论;启示
作者简介:李成龙(1992-),男,湖南邵阳人,西华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育原理和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11-0174-02
一、心理相容理论概述
心理相容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中提出的,心理治疗要取得最佳效果,医生必须处于双重角色,一方面,医生作为治疗者,要有强烈的关切、同情和乐于助人的态度,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帮助患者消除病痛,减轻痛苦;另一方面,医生要站在被治疗者的角度,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通过心理的亲身体验,真正了解、体察患者病因所在,只有这样,医生和患者双方才能达到相互沟通和信任[1]。心理相容是指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而德育中的心理相容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没有心理屏障,产生彼此间心灵的共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言谈举止、思想观点、个性品格等被对方心理上所接受,形成心理协调,使德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心理相容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的体现,马克思论断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所以德育也是如此,建立关系才是德育开始的根本,真正的关系是“我和你”的关系,心理相容的关系正是这种“我和你”的相融关系。
二、中小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心理相容的现状
周军[2]关于对师生关系认识的调查表明:50%的教师认为师生间缺乏交流;22%的教师认为学生不理解、不信任他们;8%的教师认为学生不尊重他们;还有20%的教师没有回答。董永贵[3]的研究也表明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表现为教师管与不管、不爱管、不敢管和管得不当等几个方面。当前中小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不相容现象,师生之间相互不信任、缺乏沟通、没有情感交流,功利化,老师只是简单的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传授学生最重要的人文知识——如何做人,鲁洁[4]曾说过,不仅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道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人更是一个整体人,不仅有理性,也有理性也有情感等非理性,人不仅有意识性,还有身体等,只是单纯的教授科学知识这本身就不科学,他并没有考虑到人的全面性。其次,部分教师崇尚师道尊严,经常对学生训斥、讽刺、责骂,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也就很难和学生建立良好沟通的关系,要想让一个人信任你,就像建大厦一样,需要长期的时间。
三、心理相容理论对中小学生德育的启示
何谓德育?德育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的一种教育[5]。德育的本质就是育德,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但很多人都忽视了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德育工作遇到了难题。而心理相容对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共同活动的效率有巨大作用,它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心理相容呢?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情感性教育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任何一篇佳作都是作者情动于中的产物,这样才能感动读者,德育也是如此。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最伟大、最扣人心弦的是情感这根弦。诺丁斯[8]也认为,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因此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因此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怀,在班集体中,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里的一员。情不是空洞的表白,更不是一时的作秀,需要教育者一点一滴的实践,教育本身就像是个栽树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细心浇灌,细心呵护,投入足够的情感和爱,而且这种爱应当是无条件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幼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才能渐渐融化在一起。
(二)重视赏识性教育
以往的德育工作,老师更多关注学生的问题,认为只要解决,学生就会变得品格高尚,殊不知,这只是进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死胡同,并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告诉我们,消极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积极品质原本就是我们人身上固有的一种本性,它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中包含着对于尊严、品德、人生目标和生活意义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通过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6]。马文·科林斯说过,“如果一个孩子感觉到这位老师并不在乎他和他的学习,那么,无论教科书是多么好,学校的设备是多么优越,这个孩子都不会愿意主动学习的。”[7],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无论对于好生还是差生,教育者要多鼓励,多表扬,对他们的进步要多肯定,以激发他们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师生互动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师生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努力实践和谐的师生关系。无数德育实践证明,只有当师生关系和谐一致时,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德育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但这个过程中,因为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所接受的教育,性格、爱好以及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良好的沟通往往是解决很多问题的良方,教育者相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所处的关系位置较高,因而容易产生居高临下的心理,不愿跟被教育者进行沟通。作为教育者,应该学会放低自己的位置,和被教育者保持平等的位置,用心去感受被教育者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不断的磨合,了解对方的爱好和习惯,相互尊重各自的习惯和爱好,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
(四)提升德育工作者修养
古今中外,人曾经将自己与神相攀附,认为达到“圣贤”、“神人”的境界才是人生最高境界的体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都要求对于“人欲”的绝对克制与消弭。只是,人不是来自于神的世界,人不是神造就的产物,相反,神却是人创造出来的完美的化身,这样的完满的形象是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德育工作者才能摆正心态,更好的认识自己,放下那份高傲的身份,才不会对学生求全责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并不只有疾病的一面,而同时人身上具有发展自我潜能、积极向上的力量,德育工作者身上如此,被工作者身上也是如此,所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有时候是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德育看成一场舞蹈,当然,这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先学会欣赏自己,然后才能欣赏对方,这样德育过程中,才能达到心理的相容。马文·科林斯在开学的第一天都会跟自己的学生说:“我只是一个比你们活得更久一点的人类而已。我并不比你们聪明,并不比你们伟大,但我一直会在这里帮助你们。我也会犯错,如果我犯错了,你们不要不敢告诉我。老师不是神,老师的嘴也不是祈祷书。我们将会一起努力”。所以,教育者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树立积极的榜样,积极的了解学生,了解什么是他们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教会学生们改变那些能改变,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可以学会接受,同时,道德教育要培养生成性的人,要形成人的道德智慧,就必须在丰富人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上下功夫[4]。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自力.心理相容原理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5.(10):46.
[2]周军,等.关于中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9):85.
[3董永贵.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12):1.
[4]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5.
[5]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12.
[6]吴小林.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
[7]MarvaCollins.MarvaCollins’Way[M].NewYork:Tarcher,1990.
[8]谭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