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5-09-29周慧刘艳春孙鹏飞
文/周慧 刘艳春 孙鹏飞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考试作弊、学风不正、论文抄袭;拖欠学费及助学贷款、不按时还贷;对朋友失信;求职造假;网络道德失范等等。在社会制度的碰撞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诚信缺失显然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都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失信惩戒的法制建设不足等客观因素,使得在经济领域出现坑蒙拐骗、制假售假、非法得利等严重失信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严重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贪污腐败、欺诈、虚伪等不良风气,都给大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不健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发展主要是以“智”为主,注重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在“德”方面的发展。在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也往往以灌输说教为主,缺乏对诚信教育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大学生在诚信品质方面的实际提升。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比较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方面,忽视了在诚信道德方面的培养,尚未认识到诚信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而对子女的失信行为也没有及时的加以制止和纠正。
(四)大学生自身的诚信意识淡薄
一是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名利而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其中有些人道德判断能力低,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容易受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产生失信心理和行为。二是有些大学生从众心理比较严重,看到别人弄虚作假讨便宜,自己也跟着学,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自身诚信品质的形成。
二、加强大学社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调动社会的力量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促进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近年来,社会上存在许多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在对这些诚信行为的鼓励和褒扬氛围中,使得个人的诚信观念不断地强化,有助于诚信价值观的树立,同时也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相反,在诚信缺失行为的影响下,社会成员的诚信观念就会逐渐受到削弱,由此可知,社会的诚信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人的诚信行为,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管理制度
一是高校应为每名大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有效地记录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方面的诚信状况,主要包括考试中是否有作弊行为,是否遵守校规校纪以及在就业过程中是否如实向用人单位提供个人的基本信息等等。除此之外,将学生的诚信表现与学生的各种评优、奖助学金的申请、推优入党等相挂钩,这对约束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能将学生的诚信形象真实的展现在公众面前。二是建立大学生诚信的激励惩戒机制,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予以相应的惩罚,而对诚实守信的个人应予以表彰,树立诚信典范,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推广。只有健全诚信管理制度,才能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拓宽校内诚信教育渠道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因此,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除了老师在课堂的讲授之外,我们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演讲、辩论、班会等实践活动,将诚信教育寓于各项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诚信行为。以网络为平台,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正面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网络手段进行诚信教育既可以改变传统德育过于单一的教学手段,丰富德育课堂的内容,又有利于预防网络对诚信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四)家庭诚信教育的正确指导
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因此,在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时,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讲诚信,生活中处理大事小情时,也要用正确的行为举止为孩子做榜样,让孩子感受诚信、感悟诚信。在孩子面对实际社会中的丑陋现象,如人际关系中的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等,父母应及时指导其如何对待这些行为,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真正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对学生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1]龙景奎,陈韶君,马文彬.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弱化的原因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0(3).
[2]朱惠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3).
[3]林莉.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