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激光器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改革
2015-09-29郑丹
文/郑丹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对激光加工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激光器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进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探索。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整合;课程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激光器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改革
文/郑丹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对激光加工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激光器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进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探索。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整合;课程
作者简介:郑丹(1980-),女,汉族,湖北咸宁人,硕士,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光电子技术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11-0128-01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教学会课题“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项目编号:ZJGA201317。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业界就中高职教育贯通开展了积极研讨,课程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内容和最终落脚点。要从高职教育的角度对中高职衔接进行思考与设计,区分普高生和中职生素质差异,因材施教,对中高职教育内容、课程、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为十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
本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教学与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开发以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项目课程。课程紧贴生产实践过程,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课程开设的内容和开展教学的方式都经过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充分论证,经过了生产一线的调查研究,课程设置符合中职类生源学习特点,具有针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要求的实用性,受到激光类用人企业的欢迎。
一、整合教学内容,避免和中职电路基础内容出现重叠
笔者将以往我院《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与某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高职课程的内容都包含了中职的课程内容,两个层次的知识点重复率较大。都是围绕电阻、电容、电感这三个电路基本元件的认知、测量和使用展开教学,内容重复接近70%。从课时安排来看,同一门课程中职的课时数基本多于高职课程的课时数。进入高职的中职生普遍反映专业课以前都学过,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教师则反映招收的高职生以前学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比招收的普高生还要难教。
因此,针对中职类生源特点,我院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整合为《激光器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它是激光加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2005年与楚天激光公司联合开办的定单培养班——激光制造与加工班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以及分析计算方法,掌握单相正弦交流电和三相正弦交流电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工厂用电安全知识;具备常用的安全用电常识和触电急救方法;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及主要参数,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特点及分析方法;掌握常用单元电路的分析与参数计算。掌握元器件极性与管脚的判别及性能的测试;掌握数字电子线路和综合设计型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试方法、测量原理、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及常用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形成对激光器设备进行光电设备分析、制造、操作、调试的技能。
二、实行“多证制”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口径和实力
不论中职还是高职,学生毕业前都要通过专业技能考核来获取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中高职培养目标决定中职学生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与使用的熟练程度。高职学生不仅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会安装与调试、维护与改造开发与设计、生产车间的组织与管理等技能。侧重学生对某一行业工作思路的考查及对具体工作的策略分析。中职学生能获取维修电工、车工初级职业资格,有能力的学生可获取中级职业资格。高职类学生则获得相应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我院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行业标准,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融为一体。保证学生在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素质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教育。在着重培养学生核心职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强化质量、成本和效益等企业核心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及团队的合作精神,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通过考证,激光专业的学生可获得“激光器装配高级工”、“无线电调试高级工”、“电子设备装接高级工”等证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造综合性电学实验实训基地
针对中职类生源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实验动手能力比较强等学习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让课程紧贴生产实践过程,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重构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课程体系,以典型实训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反馈”的过程,重新设计了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将理论和实验实训课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实训室,包括电子线路实训室、仿真实训室、激光器装配调试实训室、光机电控制技术等实训室。
通过近三年的教育实践,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中职类生源与高考招生生源的毕业生就业没有显著区别,反映了我院对于中职类生源的课程设置与改革具有一定的效果。中高职教育中对于具体专业和具体课程如何衔接的热点问题,对学院及其他高职院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考人数缩减,中职生将成为今后高职院校的重要生源,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龙海燕,肖红霞.电子CAD技术课程在中高职[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4-19.
[2]王卫卫,李可.职教集团框架下中高职院校课程对接的内涵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8):162-163.
[3]胡晓岳.模具专业中职与高职衔接的新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136-137.
[4]邢江勇.中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