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栽插方式对水稻南梗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015-09-29钱宏兵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成穗率人工群体

钱宏兵

(泰州市姜堰区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 泰州 225500)

栽插方式对水稻南梗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钱宏兵

(泰州市姜堰区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 泰州 225500)

研究栽插方式对水稻南梗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梗9108产量以人工栽插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在产量构成因素上,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表现为人工栽插>机插>直播,穗数则相反。人工栽插稻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多,单茎总干重大,籽粒灌浆前中期有较多的光合物质,满足籽粒充实,后期茎鞘再度充实,保持茎秆支撑强度;直播稻和机插稻在前中期茎鞘贮藏物质少,灌浆后期光合物质主要提供籽粒灌浆,茎鞘再充实强度小,影响后期抗倒能力。

南梗9108;人工栽插;直播;机插;水稻

文献著录格式:钱宏兵.栽插方式对水稻南梗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1915-1917.

水稻的栽插方式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合理的种植方式是水稻高产的基础,也是可由人控制的因素[1-2]。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减少,传统的人工栽插稻因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一度被直播稻取代。直播稻分蘖苗峰早、苗峰高,成穗率低,每穗粒数偏少,容易发生草害和倒伏,造成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甚至滑坡,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下降,这是当前水稻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3,2014年在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梅垛村进行。土壤为砂土,前茬为小麦,有机质含量14.68 g.kg-1,全氮0.93 g.kg-1,碱解氮75.68 mg.kg-1,有效磷13.26 mg.kg-1,速效钾63 mg.kg-1,pH值为7.10,全田地面平整,地力均匀。

1.2处理设计

试验设人工栽插 (A)、机插 (M)和直播(D)3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60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人工栽插稻于5月8日播种,旱育秧;机插稻于5月26日播种,塑料软盘育秧;直播稻于6月15日播种,播量90 kg.hm-2。人工栽插、机插均于6月13日移栽,叶龄分别为3.2和 5.7,栽插密度2.36×105穴.hm-2(15.0 cm× 28.3 cm),每穴3本。3个处理总施肥量相同。氮肥运筹为基肥∶糵肥∶穗肥为3∶3∶4,其中穗肥分别于倒4叶和倒2叶时期施入,磷钾肥分别以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形式作基肥施入,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栽培。

1.3测定内容和方法

生育时期。记录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日期。

干物重测定。于水稻主要生育期 (拔节、抽穗、成熟)取典型植株样品5株,整株用清水冲洗干净,105℃杀青,75℃下烘干至恒重,测定干物重。

成熟期测产。成熟期每小区取15穴,测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每小区收割100穴,脱粒、晒干、扬净、计实产。

1.4数据分析

有关数据分析和表格绘制采用SPSS数据分析系统和Word、Excel软件进行。2013和2014年的产量对直播、机插、人工栽插的响应规律相似,取2年平均值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由表1知,南梗9108人工栽插稻产量最高,为10.23 t.hm-2,机插秧和直播的分别为9.75和8.14 t.hm-2。机插稻比人工栽插稻低4.69%,直播稻比人工栽插稻低20.4%。直播稻与人工栽插稻、机插稻在产量构成因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平均穗数,直播稻为365.17万.hm-2,比机插稻多41.57万.hm-2,增12.9%;比人工栽插稻多47.37万.hm-2,增14.9%,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穗粒数,直播稻<机插稻<人工栽插稻;总颖花量(穂数×单穗粒数),直播稻最少,为38 967万.hm-2,分别比机插稻、人工栽插稻少4.3%,6.0%。直播稻的千粒重、结实率显著低于人工栽插稻和机插稻,机插稻和人工栽插稻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大。

表1 不同种植方式对南梗9108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2.2生育期

由表2可知,机插秧苗比人工栽插秧苗秧龄短13 d,直播稻播种比人工栽插稻迟31 d。直播稻和机插稻本田期各关键生育期均有所推迟。在产量形成关键时期抽穗-成熟期直播稻比人工栽插稻少7 d,全生育期缩短24 d左右。

表2 不同种植方式对南梗9108生育期和成穗率的影响

2.3成穗率

由表2可知,直播稻群体分蘖势强,高峰苗数多,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较人工栽插稻降低17.36百分点;机插稻分蘖较多,茎蘖成穗率比人工栽插稻降低11.67百分点。人工栽插稻分蘖成穗率81.22%,无效分蘖少,能够建立合理的穗数群体。

2.4干物质积累量

由表3可知,拔节期直播稻群体干物重比人工栽插稻少34.1%,单茎总干重少27.3%;机插稻比人工栽插稻群体干物重少20.9%,单茎总干重少19.7%。抽穗期干物质积累,直播稻和机插稻较人工栽插稻表现有极显著差异。成熟期群体总干物重直播稻比人工栽插稻少 22.1%,单穗重少25.7%;机插稻比人工栽插稻分别少 7.1%和5.1%。直播稻生育期前期生长量不足,单茎总干重小。群体总干物重、单茎总干重、单穗重均表现为人工栽插>机插>直播的趋势。

表3 不同种植方式对南梗9108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抽穗期至乳熟期人工栽插稻的单茎茎鞘物质输出量、输出率以及输出物质的转运率均显著高于机插稻和直播稻 (表4)。乳熟至成熟期茎鞘物质的输出量都为负值,均表现出物质回运的现象,人工栽插稻最明显。抽穗至成熟期,人工栽插稻单茎茎鞘物质输出量、输出率和输出物质的转运率均低于机插稻和直播稻。人工栽插稻籽粒灌浆前、中期(抽穗至乳熟期)以较高茎鞘贮藏物质的输出与转运,来满足籽粒库容的有效充实;籽粒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期)有较多的光合物质,进一步满足籽粒充实和茎鞘再度充实之需,保持后期茎秆支撑强度,增强了群体抗倒伏能力,也说明人工栽插稻整个灌浆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较强,不像机插和直播稻籽粒的充实更多依靠茎鞘物质的转运。

表4 不同种植方式对南梗9108抽穗后单茎茎鞘物质的输出与转运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南梗9108在不同种植方式条件下的高产指标是成熟期群体总干物质重18.45 t.hm-2以上,群体穗数365.17万.hm-2左右,较大穗形 (130.50粒以上),从而有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 (41 474万朵.hm-2以上),并保持正常结实率与粒重。高产的实现途径是,以大穗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以壮秆增强群体的安全承载能力;抽穗至成熟期,群体高效光合系统保证物质生产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最终提高群体生物学产量。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多,成穗率低,穗多粒少,颖花量小,结实率和千粒重低。机插稻是穗数多,成穗率低,穗偏多粒偏少,颖花量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偏低。人工栽插稻则是穗数适宜,成穗率高,穗多粒多,颖花量大,结实率和千粒重高,容易达到高产。但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土地大量流转,机插稻将成为主流,对南梗9108作为机插稻如何达到高产,需结合品种特性及其他栽培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4]。

[1] 姚支农,付国林,李定超.水稻不同栽插方式与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J].作物与栽培,2010(2):40-41.

[2] 林太赟,张胜.单季晚稻秀水134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7-638.

[3] 凌启鸿,张洪程,苏祖芳,等.作物群体质量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154-197.

[4] 陆永发,马荣荣,王晓燕,等.杂交稻甬优1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3-15.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511

B

0528-9017(2015)12-1915-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203

2015-10-15

钱宏兵 (1963-),男,江苏姜堰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E-mail:qianhbing @163.com。

猜你喜欢

成穗率人工群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