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着音乐的翅膀 引学生在诗歌中翱翔

2015-09-29陆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4期
关键词:西江月旋律诗词

陆艳

“百家讲坛”上的名师教授的精彩演讲,在社会掀起了“国学热”的潮流,也带动了校园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由此引起了笔者想将古代诗歌教学与现代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想溶合的思考。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贯通、弘扬民族文化。而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采用单一的古曲欣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无论你放“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都是一副姑且听听,听过就忘的表情,或者就是把“听这个不是浪费我的学习时间吗”的意思写在脸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笔者认为,古代乐曲与学生的距离主要是理解上的,而高中语文中的大量的古代诗词正是对古代乐曲最好的诠释。

同时,虽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以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多样的手法,展现出了古代诗人的内心情感、古时的人文风光。但由于诗歌的意象性,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使很多中学生对于古代诗词仍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很难真正理解古代诗歌的美。

那么是否可以在高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找一个契合点,将音乐欣赏内容与语文中的古典诗词紧密的结合起来,达到既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又激发了高中学生对古代音乐听赏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实现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对多学科综合教学并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呢?

笔者做了以下的几点探讨:

一、是否可行

高中音乐欣赏中的古曲与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有机的结合是否可行呢?笔者认为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将音乐与诗词融合教学,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是一个伟大的先驱,早上春秋时期,孔子就审订、整理了《诗经》,并做为传授弟子的教本。《诗经》在当时就是歌曲,可配乐歌唱,可惜因为没有声音保存的技术,现代人看《诗经》就只能当歌词来看了。

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演变,古代诗歌对于现在人来讲不太好理解与记忆。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有一种现象应该由起我们音乐教师的注意,试看今天的小娃娃,日常说话还不利索,字也不识,音也不认,却能将很多词意不通的流行歌曲一字不漏的从头唱至尾。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对这些词汇、句子有了这么好的记忆?笔者认为答案仅此一个:那就是旋律为歌词插上了翅膀,将歌词如烙印一般深深印在了他们的心中。

由此可想,要是古代的诗歌能象《诗经》最初那样伴着旋律歌唱、流行,那对于现代人学习、传承古代诗词歌赋将是一件何等的愉悦的事情啊!

二、旋律能做诗歌的向导吗

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说:“音乐所描述的‘事情从本质上说是比较抽象的,要像读小说那样把它们在自己的想象中聚集在一起交互式不那么容易。因此你必须能够辨认出一支曲调。因为在音乐中取代情节地位的一般是旋律。旋律通常是聆听者的向导。”

在中国最繁盛的唐宋时期,出现了很多诗词大家,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词牌”,所谓的“词牌”就是当时的音乐家或者音乐诗人根据优秀的诗歌所填的曲子,比如说最初的“西江月”这个歌曲定成后,后来者就可以根据这个歌词的字数,字韵,再写出字节相等,格律一样的诗词,再配在“西江月”这个曲调上唱。

下面例两首“西江月”来佐证一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其一(写于中秋)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优美的词牌旋律,托着诗词大家的佳作流传于当时社会的每个角落,才有“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文化盛景。

因此可想要是我们语文中的古代诗词能再衬上动听的旋律,那就可以让诗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驻留在学生的记忆里。

三、怎样的配曲旋律是我们需要的曲调呢

1.配曲旋律要服从诗词的风格

配曲旋律与诗词虽是两个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在所表述的风格方面,应该做到统一,即诗词所反映的风格,应是配曲旋律所追求的风格,二者同时存在,即有一定的相对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诗词风格的大方向定下来了,配曲旋律的风格就能确定下来。例如是豪放的,还是婉约的,是愁闷的还是欢快的。一但风格确下来后,配曲的旋律就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就可以达到配曲旋律与诗词的审美统一。就能达到配曲作为帮助学生记忆的载体的作用。

2.配曲旋律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如果能对配曲的旋律产生浓厚的兴趣,那就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兴。简洁、上口的旋律就非常适合在中学生中视唱流行和推广。所以配曲的曲调要在旋律的重复上下功夫,曲调的节奏也要尽量的简单,这样学生学的容易,老师教的轻松,大家事半功倍,其乐融融!

3.配曲旋律要艺术性强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如此,做为配曲也是如此,所以配曲旋律的艺术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艺术性强的旋律,多样性的旋律,能溶入时尚元素的旋律都是能流行推广的好,符合我们要求的好旋律。

4.学生寻找或者创作诗词配曲

通过一定的学习,可以鼓励激发学生自行寻找或者创作诗词的配曲,也许学生寻找或者创作的诗词配曲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学生通过了自己的努力的去了解和弘扬了自己所学的传统民族文化,这也不正体现了我们将诗词与音乐相溶合的文化传承价值吗!对于这类有创作欲望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些戏曲、民歌等音乐让他们学习,从中汲取营养,用于旋律的创作,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四、利用现成的古代诗词歌曲进行试探性教学

在进行古曲与诗词溶合教学的初期,可以先用《满江红》与《阳关三叠》这两首古代诗词歌曲来进行听赏学唱,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诗词与旋律结合在一起的美,让学生知道诗词的另一种不同的演释方法,感受到唱着歌而学习、记忆是多么的快乐。

总结,将课本中的古代诗词,配以恰当的优美旋律,做成歌曲,引入高中音乐欣赏的课堂,让学生重温童年在学堂里大声歌唱的无忧时光,并且能够唱有所得,听有所记,轻松快乐的学习音乐与诗歌。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师也能在课堂上完成了高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倡导的文化传承价值的实施,还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更是加强了学生对诗词的记忆与理解,并能增强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一举而多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猜你喜欢

西江月旋律诗词
春天的旋律
西江月·农家早春
西江月·新秋写兴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西江月·流萤夜
《西江月》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