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量质偏好转变对农业技术演进的影响
2015-09-28郝小宝
郝小宝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
人口量质偏好转变对农业技术演进的影响
郝小宝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
农村家庭人口生产偏好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是推动农业发展跳出“马尔萨斯陷阱”,从劳动密集型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演进的重要驱动力。1980-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与农业发展数据的计量检验证实:现阶段,应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着力消除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
人口量质偏好;人力资本;农业技术演进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发展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带动、资本投入、技术推进、制度干预等外生力量推动的结果,其特征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迁移到非农产业,资本和现代要素逐渐替代传统要素,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最终与现代产业投资收益率趋同[1]。这些思想得到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农业发展实践验证。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上述理论屡屡出现“失灵”现象,农业发展进入难以克服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和现代适度人口理论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释工具。这种理论把研究重点放在劳动力本身,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揭示人口和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内在影响。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1)索维(Alfred Sauvy,1976)等指出,一个适度的人口增长率,有利于细化和拓展分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2]。(2)罗默、卢卡斯、舒尔茨(Paul M.Romer,1986;Robert E.Lucas,1988;Theodore W.Schultz,1960)等把知识和技术作为内生要素,提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深化,可以通过外部效应和规模递增效应,促使资本投入边际效益持续增长[3]。(3)巴罗(Robert J.Barro,1990)、贝克尔(Gary S.Becker,1989)深入分析了生育率和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效应,指出如果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较低,人们就会提高生育率,反之则会提高人力资本投资[4]。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人口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有三类:(1)王思明(1997)引用速水-拉坦的观点指出,人口禀赋决定了农业技术道路选择,人多地少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选择土地节约型发展路径;地广人稀的国家和地区,则选择节约劳动型发展路径[5]。(2)郭剑雄(2006)认为,人力资本积累率提高以及由此引致的生育率下降,是推动农业发展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的必要条件[6]。(3)杜江、刘渝(2008)通过分析全国各省数据发现,人均教育每增加投入1元,农业经济增长0.0003%[7]。孙敬水等(2006)通过计量分析得出,初中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的正向效应最显著,而小学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影响不显著[8]。
这些研究,或就人口数量或生育率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经验概括和论证,或就提升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计量检验,或对人口数量和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缺乏从整体上对人口生产转变与农业技术变迁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更少见与之相关的计量实证分析。
本文从人口生产偏好这一微观视角出发,试图阐述:家庭人口生产量质偏好转变,从根本上影响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并推动农业发展不断从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资本类型转变。
二、人口量质偏好转变与农业技术进步
事实观察和经验分析是揭示理论规律的重要途径。我们从考察1980—2010年中国农业发展数据入手,试图直观描述人口偏好转变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1.农村人口生产偏好转变
按照贝克尔(Gary S.Becker,1989)家庭代际效用函数的思想[10],我们将人口生产偏好转变概括为:随着市场化和工业化发展,家庭人口生产数量成本上升,质量投资效益提高,从而逐渐将高生育率、低人力资本投资转变为低生育率、高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趋势。我们用农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RAP)代替人口生育率,用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HLP)代表人力资本水平,构建人口偏好转变强度(FPP)测度指标: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农村每百个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农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用这个指标测算发现,1980—2010年我国人口生产偏好发生重大转变,人口生产量质偏好转变强度(FPP)从2.7直线上升至13.1,增长3.85倍;农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RAP)从5.5人平缓下降到4.0人,减少27.3%;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HLP)直线上升,最终从29.7人增加69.4人,增长1.33倍,标志着农村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人力资本水平大幅提高。
图1 1980—2010年中国农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RAP)、农村每百个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HLP)、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FPP)趋势图
2.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指农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物质资本和广义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密集型演进。其主要特征有:(1)劳动力和物质资本配置结构不断优化。(2)农业技术进步率不断加快。(3)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到新水平。鉴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我们用农业机械总动力(POW)、化肥施用量(FER)、农村用电量(REC)表示农业技术进步程度。考察1980—2010年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发现,农业机械总动力大幅增加,从 14745.7万千瓦增长到92780.5万千瓦,增长5.29倍;化肥施用量从1269.4万吨增长到5561.7万吨,增长3.38倍;农村用电量从320.8亿千瓦时增长到6632.3亿千瓦时,增长19.67倍。这表明,30年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图2 1980—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POW)、化肥施用量(FER)、农村用电量(REC)增长趋势图
3.人口生产偏好转变与农业技术演进趋势
用农业机械总动力(POW)代表农业技术进步程度,描绘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FPP)与农业机械总动力(POW)的散点图,发现两者可能存在线性关系,是否真正线性相关,相关性影响究竟有多大,需做进一步计量检验。
图3 1980—2010年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FPP)与农业机械总动力(POW)散点图
三、人口量质偏好转变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按照农业技术演进轨迹,我们试从三个角度分析人口偏好转变的影响。
1.对劳动力和资本配置结构的影响
劳动力和资本配置结构是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后,会形成三种技术变迁机制。一是改变要素相对价格,影响产业投入结构。琼·维尔丽特·罗宾逊(Joan Violet Robinson)研究发现,假定技术进步率为零,如果资本增长率低于劳动力增长率,那么资本相对价格较高,劳动力相对价格较低,产业发展倾向劳动力密集型路线;反之,则会选择资本密集型路线[11]。这一配置规则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户这里得到验证。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后,劳动力数量减少,相对价格提高,而资本相对价格降低,促使农户减少劳动力投入,加大物质资本投入;而物质资本的密集,又会要求相应的人力资本与其匹配,从而促使农户加大教育和技术投入,推动农业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1980—2010年,我国农村每百个劳动力初中文化程度人数从15人增加52.4人,增长2.5倍。与此同时,农户年末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增长593.8倍,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增加11.7倍[12]。二是改变消费率、储蓄率和投资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低消费率、高储蓄率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王德文(2004)利用Leff模型解释中国人口转变的储蓄和消费效应,认为随着人口生育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经济负担不断减轻,人均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降低,用于储蓄和投资的部分不断提高[13]。同样,在农业产业中,人口数量下降、人力资本投资加大,也会促使农户降低消费率,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导致产业人口依赖降低、资本依赖加重。三是提高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优化产业技术结构。人力资本投入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向人投资才会被选择。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后,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提高,能更好地掌握运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农业生产收益提高,又促使人力资本收益不断突破均衡值,进一步刺激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促使农业产业不断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个阶段,由于普通粮食作物需要劳动数量多,耗时大、比较效益差,因而被资本装备率、技术含量和收入弹性较高的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业取代,农业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提升呈现出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态势。
2.对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影响
卢卡斯(Robert E.Lucas,1988)认为,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建设时间决定技术进步率的高低[14]。尼尔森和菲尔普斯(Nelson&Phelps,1966)指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人力资本存量越大,技术扩散速度越快[15]。从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看,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前,农业人口数量多、人力资本水平低,农业呈现为一种简单重复劳动过程,生产依靠原始积累的作务经验,技术进步十分缓慢。“耕种收获看起来与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教育水平无关”[16]。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后,生育率降低,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各种要素配置更加优化,物质资本边际收益下降的临界点推后,农业产出和收益不断增加;效益增加又使得人力资本收益率超过未来消费贴现率,从而发挥对生育率的替代效应,导致农户家庭降低人口生育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从而形成新一轮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农业产出的循环强化机制。同时,人力资本深化也通过外部效应和干中学,加快先进技术扩散,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人口生产数量和质量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组织效率等层面,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提高物质资本使用效率。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后,劳动力数量逐步减少,农民人均生产资源占有量和资本投入提高,将会产生物质资本与劳动者能力之间的不平衡。这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不仅可以解决劳动技能与技术装备不匹配的问题,提高物质资本生产效率;而且还能改进生产劳动质量和效率,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舒尔茨认为,20世纪50—60年代科技进步和劳动者健康状况的改善,对印度农业增长率分别起到了36%和19%的促进作用。我国学者徐丽杰研究发现,建国以来河南省人力资本存量每增加1%,农业产出率就会增加0.895%[17]。二是提高技术进步效率。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农业劳动力获得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即舒尔茨所说的“农户对新要素的接受速度、对新要素的寻求能力和对新要素的使用能力”,突破生产资源和边际效益约束,持续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1980—2010年,随着我国人口生产偏好转变,农业科技转化率从27%提高到40%左右,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9.8倍①数据根据 《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三是提高组织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对农业劳动力生产组织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教育文化水平改善、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则有效提高了农户生产组织和要素配置能力,因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逐步被规模化、合作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生产加工流程取代,农业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不断加深,生产成本、交易费用、社会成本大幅降低,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加工、流通环节利润被更多分享,农业产业不断从低端价值链向高端价值链攀升。
四、回归分析
1.计量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农业资本投入、农产品经营规模等。考虑到数据可得性和变量平稳性,本文采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表示农业技术进步强度(POW),用每百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除以农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表示农村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FPP),用农民人均纯收入(FAI)、财政支农投入(FIA)代替农业资本投入,用农村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代替经营规模(RAL)。借鉴道格拉斯函数形式,对这些变量取对数后构造待估方程:
其中,c为常数,α1、α2、α3、α4分别表示各要素的影响弹性,μ表示随机误差项。
2.数据来源和说明
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表示农业技术进步强度(POW),数值越大说明农业技术进步程度越高;农村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FPP)用每百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除以农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表示,比值越大表明人口生产越减少数量依赖、倾向质量提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FAI)、财政支农投入(FIA)代替农业资本投入,表明农民自身收入越多、财政投入越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可能性越大。为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投入从《中国统计年鉴2011》采集;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每百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农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数据,从《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1》、《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获取并做计算处理。
3.变量平稳性检验
为防止变量随机游动导致的伪回归现象,先对每个变量作ADF单位根检验。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2 Johansen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解释变量lnFPP、lnFAI、lnFIA、lnRAL 的1阶差分通过检验,都是1(1)平稳序列;被解释变量lnPOW是1(0)平稳变量,单整阶数小于解释变量,且解释变量之间单整阶数相同,符合协整的条件。
4.协整检验
选择滞后1期,做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5个变量间至少存在2个协整关系。这表明,农业技术进步程度与农村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投入、农村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
5.最小二乘法回归
对5个变量做最小二乘法回归,发现方程模拟度较好,但DW值仅为1.05,lnFAI的系数和t值均为负值,在5%置信区间不显著,表明存在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在解释变量中加入AR(1),去掉ln-FAI,发现lnRAL的系数和t值不显著,去掉后,DW值变为2.0,F值、t值表现显著,自相关、多重共线性消除。
表3 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
根据表中结果,写出回归方程:
DW=2.0,修正后的R2=0.99,F=2731(0)
从影响弹性系数看,农村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FPP)变化1%,会导致农业技术进步(POW)同向变化0.50%;而财政支农支出(FIA)变化1%,会导致农业技术进步(POW)同向变化0.24%。
这个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人口生产量质偏好转变引发的农村人口数量下降、人力资本提升和财政扶持等因素,而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等要素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不显著。
6.Granger因果检验
选择滞后1-10期做Granger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关系。
表4 Granger检验结果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滞后1期时,不能拒绝农业技术进步(POW)不是财政支农支出(FIA)的Granger原因;滞后8期时,不能拒绝人口生产量质偏好转变强度(FPP)不是农业技术进步(POW)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技术进步加速,会产生对资本投入的大量需求;而人口生产量质偏好转变,将内生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持久动力。
7.VAR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
选择POW和FPP两个变量,确定最佳滞后2期,做var模型估计得出方程:
修正后的R2=0.999,F=11104.8
修正后的R2=0.955,F=97.56
从两个方程中不难看出,上1期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FPP)变化1%,引发当期农业技术进步(UIS)同向变化0.12%;上2期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 (FPP)变化1%,促使当期产业结构升级强度(UIS)反向变化0.07%。上1期农业技术进步(PPI)变化1%,导致当期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 (FPP)反向变化0.32%;上2期农业技术进步(PPI)变化1%,则会引发当期人口生产量质偏好强度 (FPP)正向变化0.22%。
做两个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如下。
表5 脉冲响应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给人口量质偏好转变(FPP)1个冲击,第1期对农业技术进步(POW)没有影响,第2期出现正面影响(0.0030);随后正向影响不断增强,到5期时达到0.0106,到第10期时,达到0.0206,表明人口量质偏好转变对农业技术进步发挥着越来越强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
依据上述研究,当前,在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中,应当充分遵循人口生产量质偏好转变的规律。一是调整人口数量结构。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农村劳动力性别和年龄比例;提高劳动报酬待遇,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条件,创造人口转变的相对价格条件。二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变城乡二元教育资源分配格局,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大幅增加低收入人群免费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整合官产学研科技资源,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四是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破除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体制和制度壁垒,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合作化、一体化,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实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推动人口转变与农业产业技术升级有效对接、相互促进。✿
[1]李悦,李平,孔令丞.产业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阿尔弗雷德·索维(Alfred Sauvy).人口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李通屏.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贝克尔(Gary S.Becker).家庭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王思明.人口、资源与技术演变—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农史,1997(1):84-94.
[6]郭剑雄.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农业部门内生发展机制的形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1-54.
[7]杜江,刘渝.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分省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评论,2008(3):22-27.
[8]孙敬水,董亚娟.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农村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7(4):3-7.
[9]贝克尔(Gary S.Becker).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0]斯坦利·L·布鲁(Stanley L.Brue),兰迪·R·格兰特(Randy R.Grant).经济思想史(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1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45.
[12]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J].人口研究,2004(5):2-11.
[13]罗伯特.E.卢卡斯(Robert E.Lucas).经济发展讲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4]Richard R.Nelson and Edmund S.Phelps.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69-75.
[15]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16]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人口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7]徐丽杰.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14915-14916.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from Preference Change from Population Quantity to Quality
HAO Xiao-ba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
Preference for rural family population production has been changing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which promote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jump out of“the Malthus trap”.It also is an endogenous powe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labor-intensive to material capital intensive and generalized capital(physic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intensive.At present,stabilizing lower birth level and improving human capital stock of the rural labor should be emphasized,so a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of capital and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gress.Measurement inspection about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data from 1980 to 2010 confirmed this view.
Preference change from Population quantity to quality;Human capital;Agricultural technical progress
C92-05
A
1007-0672(2015)06-0029-05
2015-04-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人口生产偏好转变与内生农业发展”(10JJD790034)
郝小宝,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