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3(3+1)”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5-09-28潘理陈松杨勃程望斌

现代计算机 2015年31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导师协同

潘理,陈松,杨勃,程望斌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岳阳 414006)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3(3+1)”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潘理,陈松,杨勃,程望斌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岳阳 414006)

0 引言

在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下降、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部分地方高校在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定位上没有作出及时调整,导致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案缺乏特色、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等问题[1-2]。同时,地方高校还面临名师资源不足、工程环境不完备、案例来源缺乏等资源瓶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与产业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等现象[3-4]。因此,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如何紧跟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变化,有效协同教师与学生、企业与学校、科研与教学、课内与课外等多种要素和资源[5-6],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教育难题。

自2011年开始,我校在国家和湖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支持下,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积极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明确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形成了以“3(3+ 1)”为特色的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出以“五个三结合”为主要途径的协同培养机制,打破了地方高校封闭、孤立的人才培养方式,促使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有效转变,扭转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成效。本文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课程结构、实践体系、培养方式”三个维度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然后从“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方法改革、专业导师队伍”五个方面协同推动“3(3+1)”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最后从“学生受益、社会反响、推广价值”三个方面阐述改革的成果意义。

1 “3(3+1)”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联合培养为主要手段、以“3(3+1)”结构为特色的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在课程设置上采用“3平台+1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上采用“3实践+1认证”,在培养方式上采用“3学校+1企业”。

在课程设置上采用“3平台+1体系”结构,即通识素质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其中,通识素质平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军事能力素养等模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提高综合素质。学科基础平台以电子信息类核心课程为主,包括数理基础课程、信号电路理论课程、模拟数字电路课程、计算机软硬件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平台则依据各专业特点进行设置,大致可分为电子类、通信类、信息类专业。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设置有见习实习模块、实验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学科考赛模块、科技创新模块、社会实践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和其他活动模块。

图1 “3(3+1)”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采用“3实践+1认证”模式,即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工程实践和执业认证。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主要用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工程实践实现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执业认证则面向就业或执业需求。基础实践以基础课程的实验、生产见习、基本技能实习为主,锻炼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工程意识;专业实践则以专业课程中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为主,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工程实践以学科考赛、科技创新、企业工程训练、导师科研课题为主,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执业认证可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和职业倾向,有计划地参与各类执(职)业资格水平考试。

在培养方式上采用“3校内+1企业”,即前三年以学校培养为主,第四年以导师产学研课题和企业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在大学前三年内完成校内专业学习,再用一年时间,进行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首先通过生产见习,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生产、运作流程,关键设备使用操作方法,以及关键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等;再结合专业方向选择企业导师,在现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进行顶岗实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双向选择,在企业导师和学校专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或系统设计、开发、安装、调试,或现有系统的改造升级等;最后,结合所参与的工程项目,整理、总结技术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

2 “5个三结合”协同培养机制

围绕高质量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从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方法改革、专业导师队伍五个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多阶段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如图2所示,通过五个“三结合”有效链接“教学、科研、生产”、“校内、企业、开放平台”、“教师、学生、课堂”、“知识、能力、素质”等人才培养的资源和要素,为“3(3+1)”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全方位实施提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协同实施机制。

通过若干次社会需求调研以及校企专家充分论证,从工程视角重新审视课程内涵,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颠覆性重组,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上通过通识素质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平台和实践创新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扩宽专业知识范围,着力工程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发展。

通过实施“三阶段”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科基础阶段,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开展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实验,强化基本专业技能。在专业方向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针对各方向开展任务驱动型、研究创新型专业实践,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在企业培养阶段,根据企业实际项目,开展工程项目实战训练,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图2 五个“三结合”协同培养机制

通过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建立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学科竞赛与专业能力培养相对接的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导师提供科研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科学创新的认识。通过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技术攻关,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基于“慕课”大规模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开放平台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及信息监控技术,充分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手段,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颠覆性改革,通过“线上-线下-线上,课前-课内-课后,传授-内化-再内化”三阶段、三维度教学过程实践[7-8],完成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重心翻转,突破地方高校的资源瓶颈,打破封闭的人才培养方式,彻底改变现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

通过建立“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指导。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以小组形式由院系分派专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专业培养,负责学生学业指导和非学业帮助等。企业培养阶段实现“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由专业导师兼任,校外导师则由合作企业选派技术骨干担任,综合考核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情况。在毕业论文阶段,采用“1对1双向自愿选择”和“1人1题”方法,在毕业论文导师指导下,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3 人才培养成效

“3(3+1)”培养模式改革先后在我校电子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开展试点实施,使本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每年500学生受益;随后在相近专业中进行推广应用,每年直接受益学生数将达1600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近三年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30余项,主持大学生创新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20项,完成产学研项目近10项,获国家专利6项。

通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思路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湖南省招收外国留学生专业,前期成果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毕业后广泛从事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研发、集成,市场拓展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受到用人单位青睐。部分学生由于工程能力突出,在毕业实习期间就带薪实习工作,八成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已提前预定。人才培养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人才培养效果得到社会肯定。

“3(3+1)”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成果在湖南省同层次院校中形成了一定辐射效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扩大了成果的影响力。本成果先后在湖南省高等院校电子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学术年会、湖南省高等院校电子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等教育教学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和成果推广;在专业教育期刊和主流媒体上进行了成果宣传和推介;对来访考察的兄弟院校进行了经验交流,省内外同行对本成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4 结语

本文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改革对象,构建了一套以“3(3+1)”结构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了以“5个三结合”为主要途径的协同培养机制,改革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湖南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可为省内地方高校以及国内同层次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借鉴。

[1]李红,宋笑雪.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现代计算机,2013,(11):44-46.

[2]李磊.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7):139-140.

[3]李宏民,张国云,陈旺彬.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4):172-173.

[4]陈松,潘理,郭云林,等.基于创新基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J].计算机教育,2014,(1):68-71.

[5]高博,张岚.校企合作模式下工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教学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3,(29):37-40. [6]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62-65.

[7]潘理,张国云,李武,等.面向MOOC的三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16-18. [8]陈松,潘理,李文,等.创新基地项目驱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5):105-106.

Talents Training Mode;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Cooperative Training;Local College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3(3+1)Cooperative Training Mode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PAN Li,CHEN Song,YANG Bo,CHENG Wang-bin

(Dept.of Info.&Comm.Engineering,Hunan Instit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eyang 414006)

1007-1423(2015)31-0014-04

10.3969/j.issn.1007-1423.2015.31.003

2015-10-09

2015-10-25

在大众化教育生源质量下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地方高校培养定位模糊、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提出以“3(3+1)”结构为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以“5个三结合”为主要手段的协同培养机制,取得良好的改革成效,可为地方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类;协同培养;地方高校

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14YJCZH01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o.15A079)、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高司函[2013]56号)

潘理,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形式化建模与优化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hange of society demands for electric information talents,some problems emerges,such as the decrease of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ambiguous professional training orientation,the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monotonou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Presents a novel talent-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3(3+1)"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and designs a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that takes five three-combinations as a main means.The innovative practice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and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 of relevant majors in local colleges.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导师协同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以创新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V eraW an g
导师榜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