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2015-09-28许春梅陈长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3期
关键词:输液成功率小儿

许春梅 陈 雄 陈长城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许春梅 陈 雄 陈长城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要静脉输液的小儿患者100例,将其分成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选择常规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输液中的配合情况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配合度较高,疼痛较小,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效果良好。

小儿静脉输液;优质护理;一般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intravenous infusion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January 2015 ~ June 2015 among 100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requiring intravenous infusion,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models of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5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igh-quality care, control group 50 patients choose routine intervention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conditions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ake quality care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with high degree of pain was small, the effec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are mo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ediatric patients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to take high-quality care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alleviate discomfort of children by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recognized good effect.

【Key words】Pediatric intravenous infusion,Quality care,General nursing

小儿静脉输液由于见效较快所以成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是在穿刺过程中患儿的不配合也是在治疗时候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由于小儿的血管较细,表浅,另一方面患儿在治疗的时候由于害怕啼哭、剧烈的摆动身体,这些因素都使穿刺的过程受到严重的影响[1]。穿刺的不成功不仅影响了患儿的治疗,给患儿带来更多生理上的疼痛,同时也使医患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来使穿刺的成功率提升在目前的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便是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要静脉输液的100例小儿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服务,并对穿刺的效果和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探讨,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要静脉输液的100例小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3.21±1.98)岁;对照组50例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3.81±2.18)岁。对比试验均在患儿家属的同意下进行,两组患儿的身体状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在优质护理服务的时候,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儿进行心理上面的引导,小儿患者一般比较天真对于医院因陌生而感觉无比的恐惧,特别是现在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总是吓唬孩子说:“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来给你打针了。”这样的话语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对医院和医生的恐惧,从而使孩子不愿意去医院。害怕去医院。所以针对这样的心理在孩子的心中已经形成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孩子进行心理障碍上面的清除。护理人员在患儿进行治疗之前要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多用一些亲密的语言和动作来拉近自己与患儿之间的关系[2],赢取患儿的信任,消除患儿心里面的畏惧心理。另外护理人员在患儿进行输液之前要对患儿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尽量将疼痛的形容降低到最小,使患儿感觉打针也没什么关系,不会太疼,增加患儿对治疗的信心。另外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孩子的好胜心理来进行引导,将一些其他小朋友输液坚强面对的例子来做榜样,以此来增强患儿心中的信念。在输液之前对患儿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引导父母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一些简单的许诺,例如:如果坚强不哭的话就买玩具、零食等等。这样在物质的奖励下,也会极大的增加患儿的勇气。

1.2.2基础护理 在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各项情况做一个仔细的检查,针对一些做了皮试,对一些药物过敏的患儿情况及时的向医生汇报,使医生从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式。进行穿刺之前对一些需要用的药物和器材进行严格的检查,全面保证各个环节的正常、合理。另外在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在一旁根据患儿的兴趣拿着玩具等东西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3],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疼痛。在输液之后用言语去鼓励患儿,和患儿进行一些有趣的谈话,给患儿讲故事等等的方式来缓和患儿的情绪,使一些在穿刺中哭鼻子的患儿逐渐开心起来,这样的护理方式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患儿的恐惧和疼痛,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均采用Wang-Baker笑脸量表和FLACC量表评估其在穿刺时的疼痛[4],由评分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患儿的Wang-Baker得分和FLACC得分显著的小于对照组患儿的Wang-Baker得分和FLACC得分,可见实验组患儿的疼痛指数较小,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

2.2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

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为48例,其余两例为二次穿刺成功,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为96%;对照组50例患者中38例为一次穿刺成功,9例二次成功,3例三次穿刺成功,一次性的成功率为76%。由此可见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远大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经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50例患儿家属中十分满意40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总体的满意率为98%;对照组50例患儿家属中十分满意15例,满意26例,不满意9例,总体的满意率为82%。由此可见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两组患儿家属在穿刺的满意度上面也存在明显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一种治疗和给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一些过小的患儿来讲引用药物的困难指数较大,所以静脉输液成为了首选的给药方式。但是在对小儿患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的配合度较小,耐疼性比较差,再加上治疗时的恐惧,所以在穿刺治疗的时候极易造成一次性穿刺的不成功,另外相对于大人来讲对小儿的静脉输液较困难,所以在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关注患儿的情绪以及做好基础的护理工作,从而保证针刺的顺利进行。

小儿从出生~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但是对于一些肥胖的患儿来讲头皮下的脂肪厚,针刺的深浅不易掌握,所以要掌握穿刺的技巧和方法,引导患儿的配合,另外在穿刺前,仔细刮去血管周围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和固定,保障穿刺的成功。光线的强度也直接影响着穿刺的成功率,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治疗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针刺过程中光照的适应,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提升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从实验研究中可以看出患儿的情绪和配合度直接影响着穿刺的结果,但是患儿由于自身思想的限制,对于医院的恐惧心理比较强,一旦进入医院便会出现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不利于治疗的进行,所以护理人员针对患儿特点就要对其适当的引导。在与患儿进行接触的时候要面带微笑,让患儿感觉到自己的平易近人,另外与患儿多聊一些有趣的话题,用言语和一些小的动作夸奖激励患儿,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消除患儿心中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增加患儿在接下来的依从性。有的患儿可能由于自身性格的固执,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啼哭不止,不愿意配合,这时候护理人员要有耐心的去进行言语上的劝导,拿一些棒棒糖等东西去安慰患儿,使患儿情绪逐渐平静,主动的接受治疗。

护理人员也要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合理的指导。例如在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不要去给患儿喂食母乳,这样容易引起患儿的呕吐和不适,对患儿的双手进行适当的束缚,避免在输液的过程中患儿不懂事或者由于针刺部位的不适感而去抓挠,造成滚针等不良的情况,给患儿增加更多的疼痛。患儿家属可以在患儿进行输液的过程中为孩子唱歌、讲故事等等,不断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让孩子进入睡眠的状态,安静的接受治疗。护理人员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自己的包容心和耐心。很多的患儿在就诊的时候哭闹不止,看到孩子的痛苦很多的家长情绪也是比较的焦急,所以在言语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当,护理人员要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情绪,尽量的以和平的心态去不断的安慰,化解彼此之间不良的气氛,提升应对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

从本文的试验中可以得出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的患儿在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依从性较好,护理效果较为明显。实验组患儿的Wang-Baker得分和FLACC得分分别是(2.32±0.12)和(1.41±0.10),对照组患儿的Wang-Baker得分和FLACC得分分别是(4.02±1.23)和(4.91±1.53),可见实验组的得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疼痛指数较低;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为48例,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为96%,对照组50例患者中38例为一次穿刺成功,一次性的成功率为76%,实验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另外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82%。由此可见对患儿采取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与患儿之间的交流,消除患儿心中的恐惧心理,不断的鼓励患者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患儿的生理和心理的疼痛,极大的提升穿刺的成功率。

[1] 温惠娟.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5):118-119.

[2] 王晓芬,巫雨芽,邓小丽.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8):169-170.

[3] 陈秀捞,蔡荣英,翁琼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284-285.

[4] 徐雁.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3):2615-2616.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s

XU Chunmei CHEN Xiong CHEN Changcheng Xiamen Fujian Third Hospital,Xiamen 361100,China

R587.1

A

1674-9316(2015)33-0256-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3.161

361100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

猜你喜欢

输液成功率小儿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