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诸塔
2015-09-27山岚
山岚
“东方的埃菲尔铁塔”——北杜铁塔
之所给它冠以“东方的埃菲尔铁塔”美誉,只源于它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都属于钢筋铁骨且老态龙钟的百年古塔。不同的是一个隐居在东方的偏僻小镇,一个却张扬于西方的国际都会。论辈分,前者比后者年长两个多世纪,它们应是爷孙辈了。
我曾几次到北杜镇参观并攀登过这座铁塔,可印象并不深刻。近期心血来潮了,就四处查阅和了解它的身世,对于北杜铁塔的由来就此有了初步的认识。北杜铁塔的官名叫千佛塔,因塔内四角柱为铸铁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各层又环周铸有铁佛百尊,故名千佛塔。
置身于千佛铁塔内,香火氤氲,梵音缭绕,瑞象重生,心界陡清。想象那昔日令人瞩目的福昌寺,尊尊白玉佛像,庄严非凡;座座红木佛龛,华贵增色。万千信众,目睹佛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把搜索的光标重新挪回到千佛铁塔,继续点开寻究的思路,那么,这座蜚声中外的古塔始建于何时?是谁建造的呢?建塔的意义何在呢?
资料显示,千佛铁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祖籍咸阳北杜的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此塔纯铁铸成,平面方形,十层,高三十三米,内旋梯。民间相传在宋仁宗景祐年间,有一天,云游四方、普济众生的高僧杜公昌来到咸阳原上,发现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好地方,于是就住在了这个名叫五羊村的小村庄里,日日修身养性,月月吃斋念佛,年年化缘建寺,积几十年之功德,终于建成了占地十多亩、大殿三座的福昌寺。在杜公昌的感召下,他的家人也都落户到了该村。时过境迁,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已更名为北杜村的村庄出了一个名叫杜茂的书房行走太监,他感念祖先杜公昌修建福昌寺的功德,但先祖功德并没有圆满,建寺时少建了一个可供奉历代高僧大德舍利子的佛塔,于是,他捐出自己几十年侍奉大明皇帝所得之俸银,在故园古刹内铸造了这座流芳百世、功德无量的纯铁千佛塔。
福昌寺与千佛塔是幸运的,历经数百年,香火旺盛,信众如云,由此而使得北杜小镇经济繁荣,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千佛铁塔声势日隆。
福昌寺的不幸是在清朝乾隆年间降临的,时值西北回民起义,有一天,一股散兵游勇、流寇蟊贼窜至福昌寺内,恣意烧杀抢掠,福昌寺遭受毁坏,气象至此不再。1962年,几近败落的福昌寺大殿被拆毁。殿内明代铸造的高2.2米的铜佛像被移存到咸阳市博物馆内。后来铁塔上的铜风铃相继遭小偷洗劫,福昌古刹、千佛铁塔最后的魅力也荡然无存,人们再也聆听不到那“弯月微风塔铃响”的美妙禅音了。
如今,这座曾吸引了很多旅游观光者,对咸阳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东方的埃菲尔铁塔”,仍孤独而傲然地屹立在渭水北岸、莽原脚下,但周围配套的古建筑群已荡然无存,仅有一只石羊陪伴着它静静地守着一座空院子。身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铁塔中最高的一座的千佛铁塔,正期待着重展铮铮铁骨、再现迷人神韵的那一天。
双塔唯余北塔在
兴平有双塔,一个南塔,一个北塔。
而我只见到了北塔,听说与北塔一里地外遥相呼应的南塔早就倒掉了。在兴平,从大人到孩子,都知道双塔,尽管南塔已不复存在,可一提起塔,他们都会以双塔为自豪。
在1993年撤县建市时,曾有很多人建议把兴平市更名为双塔市。可见,双塔一直是兴平人心目中的图腾,是兴平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活性载体。想象曾经的兴平双塔,北塔古朴雄伟,南塔秀丽端庄,二塔南北对峙,在八百里秦川的绿野中非常耀眼,常使邻县羡慕不已,兴平故有双塔县之誉。20世纪50年代,南塔因倾斜被拆,只剩塔顶放置在兴平市博物馆内,从此仅存北塔孤零零南望而立,极像一位丧偶的风烛老者。《兴平市志》记载,北塔原为清梵寺内的主要建筑,起于唐贞观元年(627年),为七层八棱砖塔,高三十八米。塔随寺名,初称清梵寺塔,清梵寺宋代改称保宁寺,塔也就称保宁寺塔,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此可断定兴平双塔皆属唐代建筑。北塔为楼阁式砖塔,体现了唐代的建筑风格,迄今1300多年,虽经历代地震,风剥雨蚀,但塔身矗立,仍然挺拔高耸。它对于研究我国唐代高超的建筑艺术、防震避雷的科技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兴平北塔亦是佛教东传、丝路西通的纪念塔,对于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建筑史和宗教史的宝贵实物资料。但不知何时何由北塔的塔顶不翼而飞了,这至今仍是一个谜。
“过去北塔是有顶的,现在却看不到塔顶了。”当地人说。那么,北塔到底有没有塔顶?若有,塔顶又去了何处?就此,我们先来听一段神奇的传说,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据传在修建清梵寺塔时,不但造了顶,而且还是金顶,太阳一照,金光四射,因而兴平在唐时就叫金城。金色光芒吸引来各地僧众及八方游人,也引诱来了存心不良的贪婪者。西域有位喇嘛,自认为神通广大,有盖世奇功,满怀寻宝的梦想,一路跋山涉水,慕名来到金城,一眼就被金光闪闪的北塔金顶吸引住了。他绕塔转了几天,思谋着如何把这宝物弄到手,可寺大人多不好动手。有一天喇嘛转到城北,抬眼一望,陡然来了主意。月黑风高之夜,喇嘛悄悄地上了北坡,走到一棵最高最粗的大松树下,念动咒语,发功用力,对着那巨松一脚蹬去,只听“哗啦”一声,大松树向南倒去,树腰正好抵住城头,树梢正好搭在北塔顶上,惊得宿鸟乱飞,村犬齐吠。喇嘛不敢怠慢,急急施展法术,飞也似的沿树身直奔塔顶。只因塔顶太大,双手不好拿着,他就把塔顶戴在头上往下跑,或许是做贼心虚,跑得太快,将到地面时被树杈绊了一下,结果连人带塔顶一起跌入沟底白汲泉深潭中,喇嘛被泉水淹死了。次日,人们发现塔顶不见了,只见一棵大松树倒在塔上,四处寻找,只在潭面找到了喇嘛的尸体及挂在树杈上的鞋子,塔顶怎么也找不到。有人说白汲泉潭底通着东海,金顶太重,估计沉到海里去了。很快,百里之外的长安城里,皇上知道了金塔顶被盗之事,认为丢了国宝不祥,下令追查。县太爷接旨,带人找了一个多月音讯绝无。没法向皇上交差,又无处出气,想到北坡上的巨松为盗贼作了梯子,遂下令砍光了北莽原上所有的松树,以向皇上表明自己有所作为。直到现在,兴平许多古宅上还用着当年被砍下的马尾松。
20世纪60年代,听说当地社员打井淘沙时,在遇仙桥北古白汲泉遗址旁,曾挖出一个形似塔顶的大物件,光亮如新,据说是金光琉璃质的,釉色极好,亮如黄金。因整个物件太大,又和泥沙混在一起,井深不好下手取出,后来平整土地,地貌发生变化,就埋得更深了,金顶闪现再失。
“胡燕闹塔”是兴平一大美景和奇观。每逢春夏两季,唐塔总会迎来数以千计的胡燕聚此嬉戏,鸣啾之声尖厉响亮,不绝于耳。胡燕与家燕不同,形体大而矫捷无比,腹部呈白色,围绕塔体,时而翻飞旋转,时而直冲云霄,日暮时分,尤为活跃,这正如张长君先生《兴平美景颂》诗云:“南北塔,今成单,群燕喧飞夕阳天。”
遗憾的是,北塔失去“伴侣”后也很快地苍老了,“皱纹”深裂,“头顶”荒芜,“老年斑”稠。我相信这位在“金城”定居了一千三百多年又新近“丧偶”的“老人”最终会获得慰藉的。
穿越不倦的姊妹塔
——彬塔和永寿塔
咸阳有座“雷峰塔”,令我惊讶。上网一查,原来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这雷峰塔实际上就是咸阳以北的彬县塔。有一次我们参观大佛寺回来途经彬县,曾走马观花地游览过这座古塔,登至顶层,轻踏木质楼板,探身门洞环视,秀美紫薇山、活力彬县城环绕成景。当地朋友用一句民谣很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古塔的形制特点:“七层层,八棱棱,二十四个窟窿窿。”意指此塔塔体呈八角形,七层中空,除底层外每层都有四孔拱状门洞。这是一座楼阁式砖塔,精巧别致,塔刹为铁制圈形,圈内是一个奔放的花瓣,造型颇为精美。整个塔体经过千年风雨剥蚀,特别是经受了明中叶的关中大地震亦未被撼动,可见我国唐宋时期建筑技艺的精湛与高超。至于“雷峰塔”因何得名无从考知,而它的另一个名字“开元古塔”却出处有证:
浮图耸矗碧山头,
顶上藤萝老树秋。
天宝乱离经过未,
开元遗迹尔还留。
月临七级邠亭冷,
影浸孤城碧水流。
问道阶梯何事废,
只缘高处客心愁。
因了明邠州(今陕西彬县)司马张金度这首诗,邑人始称此塔为“开元古塔”。再有《彬县志》载:“贞观初,尉迟敬德监造,顺州城南。”仅此两条信息似乎可以断定该塔始建于唐初了。若此,就能肯定范仲淹也登过开元古塔。我们可以把想象的思绪回溯到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在参知政事任上,大力推行庆历新政受挫,被贬为邠州知州后,在这里待了十个多月,这位真正的文人怎能不登临依山傍水的开元古塔呢?就连不曾谋面的岳阳楼他都赋予了大气精美的文字,何况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开元古塔?可至今也没有找到一句范公留给开元古塔的字句。那么这倒是为何呢?难道时间太短,范公又政务繁忙,还没来得及登塔就匆匆地被调走了?这一堆的疑问最终被一件文物给彻底消除了。20世纪80年代初,韩城古建队应邀对开元古塔进行大规模整修,修缮过程中发现塔顶端中心的铁莲花刹上,铸有“大宋皇祐五年岁字癸巳秋八月十四建诠记”十八个大字,这一发现证明此塔确为宋塔。此证明一下子把古塔的年龄从一千多岁年轻到了九百岁。毋庸置疑,《彬县志》所载词条肯定有误,就连明代张金度的诗也属于文人轻率揣度。这样一来,本来就背景简单的彬县塔仅有的那点文化资源更加的单薄了。
正当彬县塔身世初见端倪之际,我在永寿县翠屏山间踏访永寿塔的过程中,听到一个关于该塔的传说:据传这永寿塔和彬县塔是一对师徒的杰作。约在北魏天兴年间,一对师徒云游到翠屏山和紫薇山一带,见这里山色迷人,宜于静修,师徒二人就商定,分别负责在两座山间各自建造一座砖塔,师傅建彬县塔,徒弟建永寿塔。动工前师徒二人商量好,两塔同时动工,看谁建得快,落成早,先竣工的就放炮为号。这样,两座塔就同时开工了,徒弟怕自己落在师傅的后头,就一边垒砖,一边朝彬县这边看。看着垒着,永寿塔就朝彬县这边斜了。师傅呢,自以为自己是老手旧胳膊,轻车熟路,就是睡下滚也能滚到徒弟前头。这样,就在塔身建好后,打起瞌睡来。突然,永寿塔落成的炮声响了。师傅这一下才慌了,手脚慌乱地收好了塔顶。因此,这两座塔至今仍有瑕疵,师傅塔面砖凌乱,徒弟塔塔身倾斜。.
还有人说,这两座塔是姊妹塔:从前有两位仙界姐妹,偷偷来到人间,一天夜里,她俩走到了永彬两县交界处,共同商量赶天亮前为两县各建造一座宝塔。商定后,姐姐去了彬县,妹妹去了永寿。姐姐老实勤恳,兢兢业业,一到彬县就立即动工;妹妹聪明能干,却好强骄傲,不服姐姐,她一到永寿就飞快地修好了塔基,建完了塔身。到了二更天,妹妹悄悄跑到彬县,见姐姐的工程进度比自己慢得多,很是得意。回到永寿,休息片刻,才慢慢地干起活来。又过了一会儿,她二次跑到彬县查看姐姐的进度,不料姐姐已将塔造完,正在收拾工具。这一惊非同小可,她急忙返回永寿,端起一簸箕砖块正准备赶快把塔垒好,忽听到鸡叫三遍,约定的时间到了。慌忙之下,她顺手将那一簸箕砖块倒在塔顶,翻身下来,随姐姐去了。所以永寿塔身至今仍是倾斜的而且塔顶残缺,上边胡乱堆着砖块。此后人们把这两座塔叫作姊妹塔。
又悉:彬县塔为后魏平阳王熙所建,大约在北魏天兴年间。如此,又让彬县塔穿越般地回到了1500多年前,可以想象,登临古塔的就不仅仅是范仲淹、张金度等历史名流了。
然而,总是事与愿违,就在姊妹塔穿越来穿越去居无定所间,又有资料显示,从永寿塔顶拆下的残砖中间发现宋神宗“熙宁重宝”铜钱一枚,同时发现书有“大观元年五月重”字砖一块,文物管理单位就此认定此塔为北宋塔。究竟是重修,还是重建,无从考证。姊妹塔再一次匆匆地被招回到了北宋年间,这就齐了,至此仅能证明的就是这两座塔的“血缘”关系。
感恩美德的象征
——武功报本塔
中国的穷乡僻壤里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塔,我不知道,可我知道咸阳境内就有十五座。尽管蒙尘已久抑或自然颓废,可它们依然神圣,始终没有沦落到低级庸俗的地步,仍耸立在世代人的敬仰里,一如默默无闻的武功报本塔。每次西行路过武功,常被隐现于崖顶沟道的庙宇和砖塔所吸引,印象中的武功庙多塔稠。那么这些神秘的庙宇和宝塔叫什么名字呢?他们的身世又是怎样的呢?不久前,咸阳市地方志办公室赠我一套《咸阳经典旧志稽注》,我特意翻阅了《武功县志》,从中发现一首无名氏的诗,从内容上看是写武功报本寺与报本塔的。
昔年高祖宅,
今日梵王宫。
塔耸白云外,
僧行绿树中。
……
是说塔源于寺,寺源于宅。这宅不是普通的民宅,而是王公家的“别墅”,是个豪宅。既如此,那一定是建在风水好、景色美的宝地了。查阅史料得知,武功报本塔就坐落在报本寺内,报本寺是以唐高祖李渊的故宅改建而来,更重要的是这座故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出生地。
让我们把探索的视角穿越到公元599年的一月,李渊奉旨在限期内赶往陇州就任刺史。而此时窦夫人也已临近产期,他既不敢耽搁上任的时间,也不愿把临产的妻子丢下不管,思前想后,只好备了车轿,带着家眷上路。毕竟车马劳顿对孕妇影响很大,等他们刚走到武功境内,窦夫人就出现了产前征兆,幸好李家在这里原本就有一幢“别墅”,李渊夫妇只得暂时住下,等到窦夫人产后再走。
此刻的李府“别墅”内,婆子、侍女们忙成了一锅粥。那些仆妇、下人在前厅后院间进进出出的,神色慌张,脚步匆匆,李家人的心也随着紧张起来,都在猜测着将要出生的是公子还是小姐。两个多时辰过后,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哭声,一个男孩出生了。这个婴儿呱呱落地,虽然与寻常人家的幼婴一样,红肤细眼,模样并不好看,只因为出生在世代贵族之家,所以,就显得特别的尊贵了。
据说,在孩子降生前,李渊的堂弟十四郎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两条大蛇盘于门前,挺胸昂头驱之不去,他认为那是种吉兆,便在告诉李渊时,将两条蛇说成了两条龙。孩子降生后,家里突然来了一个神秘的穷书生,说他会看相。李渊当时正值得意之时,就让他看了婴儿,那书生仔细端详后惊曰:“此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十八,必能济世安民!”书生走后,李渊从中忽然悟出了原委,就给此子起名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为报其母(太穆皇后)十月怀胎、临盆苦难之恩,舍宅为寺,名曰“报本”。有寺就得有塔,轰轰烈烈的工程结束后,一座皇家寺院竣工了,庄严宏伟、神秘幽静的报本寺为黄原腹地迎来了祥瑞之光,灵秀之气,高耸入云的报本寺塔吸纳天地之精华,述说人间圣主之美德。该塔为楼阁式砖塔,七级八面,高39.66米,每层辟四门洞,真假相间,变化有序,整个塔身挺拔俊秀。每年春季总会飞来一群胡燕,嬉戏于塔顶周围,人称“胡燕朝塔”。龙降之地,自是诱人,达官显贵纷纷来谒,文人墨客接踵来游,韦应物就是其中一位,他游览之余即兴赋诗:
翠岭香台出半天,
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近住不相识,
且听微钟记往年。
这座位于武功镇武塔村,东临漆水河,西辅香山,古色古香、风景秀丽的“武功八景”之一,陕西名塔之秀的报本塔,曾给武功带来了千百年风调雨顺,祥瑞濒临的福祉。它已经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借此由头,近年来,武功县便以“李世民出生的地方,唐太宗的第二故乡”为宣传语,吸引游客关注武功,走进武功,为武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使这座“沉默寡言”实则人杰辈出的古镇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