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AHP的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5-09-26李国政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部四川广汉618307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65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竞争力西藏工业

李国政(1.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部,四川广汉618307;2.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65)

基于FAHP的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李国政1,2
(1.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部,四川广汉618307;2.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65)

现代工业竞争力是西藏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通过识别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在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的各构成要素中,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是工业增长力、市场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力、工业创新力、结构转换力、生态维续力,竞争力综合评判为良好。这对于提升西藏现代工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依据。

模糊层次分析法;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占压倒优势的民族自治地区,是祖国大陆解放最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最迟的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落后,有着与内地完全不同的宗教文化氛围,这些都构成了西藏独特的发展道路的基础。从传统走向现代,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必然的发展趋势,西藏也不例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于西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存在着不小的争论,但多数意见认为西藏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是必然趋势。

旧西藏没有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企业,仅有的民族手工业,也都是采取传统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西藏现代工业是在和平解放以后才逐步发展的。虽然西藏工业是西藏产业结构中较为薄弱的一环,但从纵向来看,西藏现代工业取得的成就是不容抹杀的。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以西藏特色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取得了显著发展。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在“中国特色、西藏特点”道路的指导下,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以优势矿产业、建材业、民族手工业、藏药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高原特色生物和绿色食(饮)品业、水电能源等工业为主的富有特色的工业发展体系。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一方面,我们发现对西藏现代工业的关注日益增多,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西藏现代工业发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阐释。如龚丽霞(2006)、毛阳海(2007)、吴桂修(2007)、宋洪远(2004)对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王雪梅、王丽萍(2003)、杨松(2004)、郑亚玲(2005)等探讨了西藏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问题;李学礼(1993)、周莉蓉(2001)、黄德金(2008)、李继刚、毛阳海(2009)等学者则对西藏工业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李国政(2011、2012)则对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考察,并总结了其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关西藏现代工业的发展程度或者竞争力大小却付诸阙如,仅仅是一些以全国工业竞争力评价为视角的文献涉及了西藏工业,如魏后凯、吴利学(2002)构建了一个衡量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认为工业竞争力是由市场影响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工业创新力和工业增长力5个要素构成;曾鹏、熊文(2005)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地区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主要因子做了分析;张贡生、陈奎(2012)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12省份工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这些文献的实证结果均表明西藏的现代工业竞争力是处于末端的,以至于魏后凯指出,在进行工业竞争力评价时,西藏与其他地区是不可比的。[1]但这些文献仅仅从很小的一个侧面反映了西藏工业竞争力不足的事实,难免存在着数据上的滞后和资料上的不足,远远达不到对西藏工业竞争力描述的全面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西藏也愈加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众所周知,由于西藏的历史、地理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西藏现代工业起步较迟、发展较缓,和内地相比,除了特色产业外,工业发展总体上存有较大差距,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西藏步入现代化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提高其竞争力水平,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来对其进行整体上的研判,以求教于学界。

二、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工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工业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2]现有不少文献都尝试着对产业竞争力做出解释。波特(1990)构建了产业竞争力评价的钻石模型,强调企业需要关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市场结构以及竞争者等影响竞争力的各种因素,[3]并可以在市场之外自主的选择发展战略。[4]波特的钻石模型也推动了国内学者对产业竞争力动力的研究兴趣,金碚(2001)认为企业面临的关系、拥有的资源、特有的能力和见识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5]黄津孚(2001)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掌握的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相结合。[6]

以上文献虽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产业竞争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的理解,但其并不能很好的评价一个地区的区域竞争力。魏后凯、吴利学(2002)从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工业创新力5各方面来构建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认为这五方面既是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也是竞争力的体现和结果。[1]我们认为,魏后凯的分析框架从指标选取的经济性到测量结构的解释性都可以反映构成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从而有较强的解释性。本文大体上采用魏后凯的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但根据西藏实际做些修改,同时鉴于西藏生态的特殊性,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西藏生态的脆弱性,故将生态保护因素纳入到西藏工业竞争力模型中,其体现的是西藏发展绿色工业的理念,西藏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见图1。

20世纪70年代,A.L.Saaty提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这个方法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是一种成熟的研究方法,不同领域的学者将其应用于相应领域,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步骤是:

第一,建立评价对象的一级评价指标集(U1,U2...Un),其中n=6。

第二,建立评价对象的二级评价指标集,(uk1,uk2...ukn),其中k=1,2,3…..n。

第三,确定影响因素权重。我们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其进行估算,综合专家对各项评价因素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对指标体系各因素进行打分,对各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β=(β1,β2,....βn),并确定评价等级,见表1。

表1 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的标度及其含义

第四,建立模糊矩阵。根据专家评价获取的判断,建立模糊判断矩阵如下:

我们以二级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列出矩阵计算,其中隶属度W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西藏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文献中获取的数据及其计算,得出:

进而进行西藏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判:

三、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模型的总目标是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根据上述列出的指标体系,我们构建判断矩阵及其计算,判断矩阵的元素反映了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其表示针对上一层次的某因素,本层次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专家评估,构建指标判断矩阵,并进行计算。首先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结果如表2和表3:

表2 随机一致性检验参数

表3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可以看出,一级指标的检验结果通过一致性检验,同理可得各二级指标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均通过,分别为0.0332、0、0.0332、0、0、0。

其次,根据上述公式(2)分别计算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各自的权重系数,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为:

进而得二级指标权重:

最后,根据公式(3)得出西藏工业竞争力的综

综上所述,运用层次分析法,我们得知,西藏现代工业增长力在其竞争力各构成因素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其次是市场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力,再次是工业创新力和结构转换力,最后是生态维续力。这说明西藏现代工业目前正处于一个上升趋势,增幅较大,增长率较快。市场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力也呈现出比较平稳的特征,但工业创新力和结构转换力对于竞争力的影响还不是那么明显,说明西藏工业中具有创新性的企业还比较欠缺,特色产业和非国有企业仍需要大力发展。最后,生态维续力在西藏现代工业竞争力中贡献还很小,说明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生态建设还没有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需要大力加强。最终的模糊综合评判揭示出西藏现代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竞争力大大提高,综合判断良好。

四、结论性评述

和平解放前,西藏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企业的,寥寥可数的几个近代厂矿,也由于浓厚的官办色彩和封建落后的管理经营而举步维艰。西藏的现代工业是从和平解放后尤其是民主改革后开始出现的,可谓历史短、基础薄,加之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发展工业的外部条件也不甚充分,所以现代工业成为西藏现代化进程中经常为人诟病的对象,甚至要不要学习内地优先发展工业,都成了争辩激烈的话题。但不管是哪种观点,“西藏工业十分落后”这样的定性判断是目前学界的共识。但我们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竞争力进行定量评判,发现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西藏工业竞争力综合评判得分并不是很低,甚至保持了一种良好的竞争态势,这说明西藏现代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在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道路的指导下,西藏自治区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高原特色饮食业、民族手工业、建材业、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可以说,建立在西藏特色资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是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的,并且这种比较优势也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当然,西藏现代工业由于起步较晚、底子较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不足、发展不当、发展不和谐等问题。从层次分析法中得出的权重来看,虽然西藏的工业增长力和市场影响力以及资源配置力不断增长,但西藏的产业结构仍需要优化,工业创新仍需要加强,生态建设仍需要重视,这些随着发展产生的问题,也必然随着科学发展而得以解决。

[1]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61,52.

[2]蔡昉,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J].管理世界,2003(2):59.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7.

[4]Michael E.Porter.Towards a Dynamic Theory of Strategy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Vol.12,pp.95-117.

[5]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5.

[6]黄津孚.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1(20):4.

(责任编辑:王念选)

The Study on the Evaluate of Tibet's Moder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FAHP

LI Guozheng1,2
(1.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Civia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 618307,China 2.Institut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stern Development,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Moder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s a lingering topic in the process of Tibet's industrialization.By ways of distinguish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and constructing index system,we have framed evaluation model of Tibet's moder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which based on the FAHP.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 that among the elements of Tibet's moder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the weights descending successively are industrial growth force,market influence force 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ce,industrial inno⁃vation force,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orce,ecology sustain force.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ness is favorable.It provides basis to upgrade Tibet's moder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FAHP;Tibet modern industry;competitiveness;evaluate

F211

A

1673-2928(2015)03-0057-04

2014-1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形势下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批准号:10BMZ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藏现代工业发展史研究(1951-2010)”(批准号:12YJCZH102)。

李国政(1981-),男,河南省卫辉市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运管学院讲师,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竞争力西藏工业
都是西藏的“错”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神奇瑰丽的西藏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