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宝睡眠问题再解决

2015-09-26编辑苏苏泽涵指导专家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资深健康管理顾问李璞

母子健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宝宝妈妈

编辑/苏苏 文/泽涵 指导专家/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资深健康管理顾问 李璞

宝宝睡眠问题再解决

编辑/苏苏文/泽涵指导专家/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资深健康管理顾问李璞

1期杂志的《7大睡眠问题解决方案》刊登后,妈妈们通过各种方式向编辑部咨询。小编根据妈妈们反馈的问题,编写了睡眠问题的下篇,并向妈妈们推荐一本《婴幼儿睡眠圣经》。要知道,“再可爱的孩子,母亲也愿意看他安睡的样子。”

我的宝宝出生后的头一个月里,白天吃饱就睡,叫都叫不醒,可每天晚上10点到凌晨3点左右,精神头儿特别好。现在2个月大了,依然是这样,半夜时有人陪着说话就没事,可我们困得都不行了,这样下去,我们真熬不住了。

昼夜颠倒

对婴儿来说,良好的睡眠习惯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逐渐养成。多数宝宝3个月左右就能慢慢适应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过程。没有什么捷径能够让宝宝的睡眠模式迅速成长起来,但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做到:帮助他更快地区分白天和黑夜,让他明白白天更多时间是用来玩耍的,而睡觉这件事情更多的应该是在夜里进行的。

妈妈这样做

•白天让宝宝在有光线的屋子里小睡。这样他可以听到白天的各种动静,以此来缩短白天多余的睡眠;晚上让他在黑暗、安静的房间里睡觉,避免强烈的光线和声音干扰。

•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建立一个睡眠仪式,先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换上干净的睡衣裤,直接抱入卧室,关闭大灯和厅里的电视,室内光线暗了下来,让他明白夜间睡眠和白天小睡的区别。

•将最后一次喂奶时间固定下来,比如定在晚上10点左右,即你自己准备入睡前。每天在这个时间叫醒宝宝喂奶。几天后,宝宝建立了条件反射,就会习惯在这个固定的时间里感到饥饿。

•夜间如果宝宝没醒,不要因喂奶而刻意去唤醒宝宝,即便晚上宝宝因为饥饿需要喂奶时也应尽可能保持安静,不要在半夜里对着小宝宝说话或唱歌。

•不管如何都不要给宝宝养成抱睡、摇睡的不良习惯。

悦悦是个6个月大的宝宝,夜里总爱哭个不停,只得又哄又抱又喂奶。经常是刚刚哄睡了,可过不了多久就又开始哭闹了。去医生那里也查不出身体有什么毛病,家有夜哭 怎么办呢?

家有夜哭郎

如果去医院查不出宝宝有何疾病,父母倒不如从护理方面仔细寻找一下原因,看看宝宝究竟哪里不舒服。

妈妈这样做

•引起宝宝夜啼的最常见原因是非病理性的,比如过冷、过热,饥饿或吃得过饱,口渴、憋尿或尿布潮湿,衣服过紧不适、蚊虫叮咬、尖锐的东西触着皮肤或睡觉姿势不舒适,引起肢体疼痛麻木,白天活动过度、接受的刺激过多或睡前过于兴奋等等,找到了这些原因并及时除去,宝宝就可以安静入睡了。

•有些宝宝夜啼,是由于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没有建立夜里睡觉的生物钟,如果白天睡得多了,那么宝宝到了夜里就精神抖擞,如果没有人陪他玩耍,他当然就会啼哭。这样的宝宝,妈妈及时纠正宝宝睡眠颠倒的情况。

•很多宝宝突然哭,可能是因为肠痉挛引起的腹痛。肠痉挛表现为平时健康的宝宝,突然哭闹,但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1岁内的宝宝最容易出现。美国儿科医学博士哈韦·卡普独创的宝宝不哭“5S绝招”,包括襁褓法(Swaddling)、侧卧法(SideorStomach)、嘘声法(Shushing)、摇晃法(Swinging摇)、吮吸法(Sucking),也就是采用5种姿势来缓解宝宝哭闹,紧紧包裹住宝宝的肩背部;轻轻摇晃宝宝;对着宝宝的耳朵有节律地吹哨;让宝宝俯卧;让宝宝吸吮安抚奶嘴或喂奶。这就是国外流行的“5S”方法。

•如果宝宝是吃配方奶粉的要除外宝宝有没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夜里会出现腹胀、腹痛,如果有乳糖不耐受时可以给宝宝更换含有乳糖水解酶的配方奶粉。

宝宝偶尔和我们一个大床睡,可是经常是第二天一早,宝宝就掉过头来,小脚快伸到我嘴里了。为什么宝宝睡觉如此不老实呢?

睡觉满床转

新妈妈们老是抱怨,宝宝睡觉时明明睡这头,可是醒来的时候头都不知道转哪边了,一个晚上不知道要帮他调整多少次。其实婴幼儿睡觉出现身体的旋转,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妈妈这样做

•尽量把宝宝放在婴儿床里,婴儿床的范围小,既使转也转不了360度。

•当宝宝在大床与家人同睡时,要放在有墙挡着的一侧,否则很容易发生坠床。

•天冷时,为避免满床转时着凉,最好给宝宝放在睡袋里。

•宝宝夜里会做梦,可能梦见自己在打太极、踢足球、跳舞和小朋友打架等时他们就会在床上打滚、来回翻身,这是正常想象,只要挡住他不要坠床就好了。

我的宝宝10个月大了,每晚睡觉总睡不稳,翻来覆去的,睡上一两个小时就开始动,要是不把她抱起来拍一拍,她就哭;拍一拍放下,睡上一两个小时又开始动了。不知道为什么宝宝总是无法达到熟睡状态?

频繁地翻身、醒来

人类睡眠有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基本形态。两种睡眠形态多次交替进行,使得我们的夜间睡眠像波浪一样有起有伏。宝宝也一样,一会儿翻了个身,一会儿又睡着了;过一会儿又翻身,并且动了一下枕头,又睡着了,可能还偶尔会打一两下呼噜。

妈妈这样做

•不必每次都对宝宝的动静迅速做出反应,只需在他真正需要你时才回应他。最好的办法是:在宝宝有动静的时候,你先静下心来听一听,什么声音是睡眠时发出的,什么声音表明宝宝睡醒了,他需要你。

•如果宝宝只是翻身或哼哼一会儿,但没有醒,你只需把手放在他身上轻轻地抚慰一下;如果他还安静不下来,你可以看看尿布是否湿了等等,处理完之后再轻轻地拍拍他。

提示:有时护理不当,也会让宝宝睡不踏实,如被子太厚、有尿了、睡觉时穿的衣服不舒服、睡前吃得太多等等。经常睡不踏实,还可能是缺钙引起,如果是的话妈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为宝宝补充维生素A+D和钙。

宝宝3岁时,我下定决心和宝宝分床睡,可分床睡后,他睡觉总是咬被角,经常他睡着了,我去看时,被角还在小嘴里呢,感觉很不卫生。

睡觉“吃”被

当宝宝感觉寂寞,缺乏安全感时,会出现咬被角的问题,在分床睡这段时间,妈妈要想些办法,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妈妈这样做

•妈妈坐在宝宝旁边,悄悄把被脚拉开,拉着他的小手,编个小动物吃被子肚子疼的故事,告诉他“吃”被子是不卫生的。之后,可以不再提吃被脚的事、淡化他对吃被脚的事,可以和他一起数数手指头,用双手编个动物造型等直到他的眼睛迷离,一旦发现宝宝睡眠后嘴里仍然咬着被脚,只要轻轻地抽出来就行了,尽量不要惊醒他。

•在临睡前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每天睡觉前给宝宝讲一些故事,或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催眠曲,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妈妈也可以给宝宝买一个干净的毛绒玩具作为暂时的一个替代物,让他抱着入睡,这样容易让宝宝的注意力从“吃”被子转移到和毛绒玩具玩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就可以逐渐忘掉“吃”被角的事情了。

•白天适当增加一些室外活动的量,使宝宝在入睡时容易感到倦意,这样有助于宝宝尽快入睡。白天多带宝宝出去玩玩,和伙伴一起做做游戏,不要让宝宝总是呆在家里不活动。

白天的运动会消耗掉很多能量,到晚上自然而然容易感到疲倦,上床睡觉时也不会再因精力充沛睡不着觉了而“吃”被角了。

2岁多的水水最近睡得越来越晚,通常十一二点钟才睡。可早晨又不起,经常10点还赖在床上,和其他小朋友比起来,宝宝的身高不如别的小朋友高,体格也不如别的小朋友强壮。

晚睡晚起

宝宝的睡眠很重要,因为大部分生长发育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宝宝夜里在深睡眠时脑下垂体会分泌大量生长激素,来保持生长发育和正常的代谢。生长激素可以刺激长骨、软骨和软组织的生长,对宝宝长高最重要。研究发现,70%的生长激素是在深睡眠中产生的。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要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即宝宝睡觉最迟不超过晚上10点,一般以晚上9点前上床睡觉最为适宜。

妈妈这样做

•晚上9点前不管宝宝困不困,也要回到卧室,关掉明亮的灯,打开壁灯、拉上窗帘,关掉电视,营造睡眠气氛。

•临睡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洗澡时可为宝宝使用含有薰衣草香味的沐浴液,其具有一定的助眠作用。然后为宝宝换上宽松的睡衣,并让宝宝排空大小便。

•让宝宝躺在床上,给宝宝讲个小故事,让他安静下来。

•早晨7点,妈妈就要拉开窗帘,放上轻音乐,让宝宝自然醒来。

提示:家人也要尽量与宝宝的作息同步,否则宝宝的依从性就会很差,记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宝宝的睡眠时间

不同时期的婴儿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初生儿需要18-20小时; 2~5个月的宝宝睡眠时间大致是15~18个小时,6~12个月的宝宝睡眠时间大致在14~16个小时,1~3岁的宝宝睡眠时间大致在10~14个小时。这是指宝宝一天的累计睡眠时间。

在宝宝出生后头几个月里,睡整夜觉对婴儿来说,也就是连续睡上6个小时而已。到1岁时,大部分宝宝就能一晚上睡10个小时以上了。

培养睡眠好习惯最简单的方法

建立一套睡前模式,一般应该在3个月之前逐渐形成,天天按此步骤来,宝宝会越来越好带!

1、睡前洗个热水澡,换上睡觉的衣物,随即抱入卧室;

2、喝奶,喝奶后不要马上入睡,应待半小时左右,此期间可拍嗝;

3、与孩子说说话,反复的念1~2首儿歌,把一次尿,然后播放固定的催眠曲;

4、关灯后,不要再打扰宝宝。

每天按时这样做很重要,逐渐给宝宝建立睡眠条件反射,可养成孩子固定时间睡眠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宝宝妈妈
鸟妈妈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宝宝照相本
不会看钟的妈妈
淘气
可爱宝宝超级秀
可爱宝宝超级秀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