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爱”与“浅喜”:小说教学的尝试
2015-09-25曹丽萍
曹丽萍
作家雪小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浅喜深爱》,说如果深爱一个人就浅喜,这样才能化骨绵掌,长久走下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小说类文本,如四年级的《三顾茅庐》、五年级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六年级的《三打白骨精》《爱之链》等等,对这一类文体的教材,如何教学才能彰显语文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深爱浅喜”教学技巧的运用,可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 教学中的“深爱”
所谓“深爱”,主要指向教材,即把教材读厚。教师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高度重视小说类文体特征,分别以读者、教者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度阅读、深入研究,发现其特质,挖掘其独特的教学价值。
1. 以读者的眼光深度鉴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是虚构的、高于生活的。教师首先要作为一个读者,去深度鉴赏小说作品,把握时空推移轨迹,梳理情志发展脉络,体会艺术表现形式,发现其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1) 读在结构。小说结构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不同的小说有不同的结构,阅读时要整体切入,梳理文脉肌理,把握情节的四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发现其穿织的独特之处,了解其作用。如《爱之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的结尾,作者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揭示乔依和女店主的关系,虽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再如《半截蜡烛》采用线性结构,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2) 读在文字。阅读小说作品,强调“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读者要直面文本,沉入词句,在字里行间涵泳、浸润,追求作者和读者之间的“通心”境界,让自己活在文字之中。如读《少年王冕》——①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② 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孤立地看,①句中“闷得慌”折射的厌学之意,与②句中爱读书的好学之意显然矛盾;联结在一起看,是王冕懂事孝顺、体谅母亲艰辛,他本心爱学习,但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借口闷、不快活而辍学。
(3) 读在情境。阅读作品,得进入情境当中,与作者心灵相通,读出作品的真正内涵。如读《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林冲连说‘不敢,不敢……”,读着读着,你分明看到了一个谦虚有礼、忍让有加的林冲,一个傲慢无礼、自以为是的洪教头,两人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2. 以教者的眼光深入研读。在以读者的眼光阅读作品之后,教师再以教者的眼光去深入研读文本,将文本读厚,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独特之处,这样教师就能高于学生,成为“明白人”,这样才能教得得心应手。教师要思考篇的特质、类的价值、课的设置,把教材研读得深一点、广一点、明晰一点。
(1) 体味意义。作家在小说中常寄寓生活的内蕴,但在小说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常常停留于“理清情节、分析形象、分析环境、概括主题”等方面,而忽略了小说蕴含的“现实意义”,致使学生不能从小说中悟到做人的道理、生活的哲理,致使小说教学停留于“文本的意义”而不具有“现实的功效”。要实现新《课标》中“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教师在小说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必须指出小说的“现实意义”。如一位老师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时,在引领学生体会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机智勇敢、神通广大之后,他没有止步,而是进一步追问:“大家都知道,孙悟空还有一个名字叫‘孙行者,悟空、行者,作者施耐庵给他起的这两个名字,把它们放在一起看,你有什么感悟?”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光想不行动,是假悟、空想,光行动不思不悟,是盲行,得悟行结合。这样的教学独辟蹊径,力透纸背。
(2) 体味人物。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它的两大特点是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曲折。教学时,就人物而言,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小说中有哪些人物,更要明白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三顾茅庐》是刘备尊重诸葛亮,《爱之链》是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环环相扣的爱。就情节而言,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巧妙地揭示其一波三折的特点。如《三打白骨精》是白骨精的三变、悟空的三打;《爱之链》是乔依帮老妇人→老妇人帮女店主→女店主爱乔依,等等。就环境而言,小说的环境描写都具有烘托、暗示的作用,教学中要捕捉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品读、体会。如《爱之链》开头有这么一段虚构的环境描写——“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它是为了衬托主人公在失业、天寒、时晚情况下的灰暗心境。
(3) 体味语言。小说的第三个特点是语言生动。教学时,要设计多项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如《三顾茅庐》中有这么一段环境描写——“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一位老师在教学这段话时让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给你什么印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秀丽宜人?由此梳理出一组齐整的短语——“山冈蜿蜒起伏、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揭示《三顾茅庐》这篇小说独有的语言特点——多用四字词语。
二、 教学中的“浅喜”
所谓“浅喜”,主要指向学生,立足儿童,把教材读薄,把深厚的解读用最浅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深入研读文本之后,跳出文本,从儿童的视角来解读,思考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从而设定精确的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设置精粹的教学内容,既要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又要与学生的现实水平保持适度的张力;选取精简的教学形式,包括教学程序和板块的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运用等都要简约适切、恰到好处,达到深入浅出之效。
1. 站位学生。教师要“蹲下来”,站位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认识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初始经验和体验,了解他们的当下学情,再根据学段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活动,设定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研制合理的教学内容,做到以学定教,找准教学的起点,扣准学情的节拍,遵循阅读的规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教学实效,才能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求得最优发展。
2. 品味语言。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运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得到言语生长,这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因此,语文教学始终要紧扣文本的语言,聚焦语言的形式,引领学生去触摸、揣摩,掂量出语言的轻与重,品味出语言的色与香。小说类文体的教学也不例外,要“带着儿童学语言”。如一位老师教学《三顾茅庐》,他抓住一个“捆”字,引领学生反复咀嚼,体会张飞的鲁莽——即便将诸葛亮捆来,人在心不在,没用;还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恭恭敬敬地站”“等候”“快步走进”这些动词,引导学生一一体会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同时比较体会“恭敬”与“恭恭敬敬”的不同,体会叠词深一层的意蕴;最后又抓住“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两句比喻句,运用改句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这样关键语言的品析,扎实有效。
3. 再现情趣。有情趣的教学,才能深入人心,让人铭记不忘。教师要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上出情趣。如同样教学“情节一波三折”这个知识点,一位老师在上《半截蜡烛》时,抓“半截蜡烛”为线索,说一会儿“点燃”,一会儿“熄灭”,最后杰奎琳将烛台“拿走”,这样的情节一波三折。而另一位老师在上《三顾茅庐》时,抓住了刘备的三个动词——“生气、步行、等候”,板书在黑板上,再在三个词语间画上波浪线,图文并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情节的一波三折。显然,后者的方法简单有效,妙趣横生。
(作者单位: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