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

2015-09-25唐欣康健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产学研院校人才

唐欣 康健

摘 要:“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既是地方高校培养“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也符合地方高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宗旨。地方高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学体系,以多学科融合创新专业教育及建设“双高型”师资等方式来构建“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机制,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三重一高”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211-02

1 “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含义

“三重一高型”人才是对厚基础、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综述表述。“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为核心内容,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思想。“重基础”即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学生的知识厚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重技术”是指要以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重能力”是要注重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包括环境适应能力、应用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高素质”是指要提高人才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等综合素质。

在“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以人才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主导,不管如何注重人才的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综合素质,都是以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的。

2 “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意义

2.1 是对地方高校服务宗旨的反映

地方本科院校是由地方财政供养的高等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该扎根于地方经济,努力为区域经济和当地社会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地方高校的服务宗旨。

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宗旨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与当地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有效对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以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要求地方高校结合地方经济的特点,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中按照工作岗位的实际内容、实际任务、实际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是顺应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的。

2.2 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

“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主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而非创造知识的能力,既符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也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指教育和培养人才应该遵循人的特点和禀赋,尊重人才的发展规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人才各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和素质的提升。“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了以提高人才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导向,从夯实人才的基础知识、锻炼人才的技术能力和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共同来提高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本身就符合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也符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

3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需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主张高校按照市场与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这种教育模式中蕴含的开放式教育思想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目标和服务宗旨的。

3.1 校企合作改革教学体系

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企业的参与,加强校企合作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工学交替、共建实习基地等。

工学交替是使学校的学校教育与学生的企业工作经历有效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比如,德国的“3+1”模式、美国的“2+2”模式都是采取学生在学校学习3年或2年,称为理论学期;再到企业锻炼1年或2年作为实践学期,使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既能在学校受到良好的理论教育,又能去校方合作企业经历较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规定理论学期和实践学期的时间,建立合适的工学交替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也可以与校方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校外的实验(实习)基地。在这种合作中,校企双方必须找准合作的关键点;校方必须引导企业参与学生的实验实习,比如可以在校外实习基地设置校外指导老师制度、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举行座谈会等,邀请合作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校外指导老师,规定每人指导的学生人数进行现场指导、跟踪指导,在学科竞赛活动、座谈会中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技能示范和指导,并参与学生的实验(实习)成绩评定。校方还应该做好企业的智力资源库,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科技攻关等巩固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企业应该以学校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为平台,为学校培养人才指引方向、把握质量,实现校企互动、互利互惠。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和共建校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做法,对地方本科院校扎根于地方经济,加强校企合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能突出对“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促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三重一高”型人才“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

3.2 多学科融合创新专业教育

所谓多学科融合创新专业教育是指打破单一学科的限制对专业教育的影响,使大学的专业教育能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基础上交叉、渗透,学生能进一步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当前的大学专业设置模式主要是按照传统单一学科为中心而建立的,而现代社会技术更新日益加快,需要各专业知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特点出发,改革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比如向其他学科靠近灵活的设置专业方向,使专业方向尽量与现实岗位对接,或者是在课程体系中多增加一些相近学科的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允许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自主实验(实习)等。这些措施都能为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营造多种学科融合的教育环境,增强地方本科院校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人才适应未来工作能力的需要。

3.3 “双高型”师资建设保障人才培养

一般学者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建设都建议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改革方向,即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既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也有较好的实践技术经验。但在实践中,这种提法往往容易被误解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建设要重实践轻理论,而且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混为一谈。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师资建设方面应该偏重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但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有更高的目标,教师除了要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还应该注重理论基础、人文素质、道德修养,所以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应该总结为“双高型”,即既有较高的专业基础理论,也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和实践技能。

“双高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的良好保障。教师的理论、素质、技能的高标准建设将极大的促进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的提高,全方位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达到“三重一高”的培养标准。培养“双高型”师资队伍需要运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使教师在产学研紧密联系的氛围和环境中,加强在科研机构中的科研能力锻炼,并提高在企业中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陈琳菲.技术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汪明义.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4):18-20.

[3]曾蔚,游达明,刘爱东.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C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2(5): 63-70.

[4]高春津.论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合作基础[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2-54.

[5]包安霞.从“双师型”到“双高型“-高职师资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56-58.

猜你喜欢

产学研院校人才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