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路径

2015-09-25肖春美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实效性课堂教学

肖春美

【摘要】政治既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也是高考文史类专业的必考科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政治学科内容特点出发,潜心探索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路径。以期营造活泼、互动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中深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实效性 方法和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78-02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更多地体现了教学效益观念,把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高中政治教师应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以强化政治学科育人功能为教学出发点,潜心研究学科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路径突出政治教学的思想性、哲理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融入知识的海洋,在主动认知和积极思维中实现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一、以新颖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是高中各学科必须重视的教学要素,也是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追求所在。上课伊始,犹如一部戏剧的开幕,导入作为“教学大戏”的首要步骤,能否抓住学生情感的中枢,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对于教学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中生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时间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敏感性不足,课堂导入方法是否新颖、刺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尊重学生求新、求变的价值取向,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形式,以此触动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以一个大学生的求职和创业故事导入;教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课,以齐唱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教学“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以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的相关专题片再放导入。这样的导入不仅增强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新鲜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形成教学高潮,使得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相应得到提升。

二、以艺术的课堂授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授新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教学环节,发挥课堂授新艺术则是实践新课程理念、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教师要明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自身特点,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领悟,开发教学情感因素,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首先,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换位意识,在全面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学习要求和学习范围,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处理,调节课堂节奏,让课堂高潮迭起。如学习“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时,可介绍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及其实施细则;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可联系社会或班级存在的正反两方面事例。第三,要积极应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将枯燥的政治知识衍化为直观、生动视频或画面,增强课堂教学的愉悦性和趣味性。如学习“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中的视频资料,展现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相互制衡关系,引导学生在丰富动感的知识呈现中形成真切的客观认识。第四,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政治知行即兴演讲比赛,通过同学间你追我赶、拼搏向上的竞争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实现学习目标。

三、以开放的自主探究丰富学生认知体验

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把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由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而能动地发挥教学主导作用,以精巧的问题设计作导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开放民主的研讨与探究,通过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激起学生的思维波澜,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如教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时,我们在学生通读教材,初步掌握了知识内容要点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下列问题探究:①如何正确理解矛盾的概念及其内涵?②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上的矛盾有什么异同?以实例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③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实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④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问题做依托,促使学生“议有纲,探有目”,在开放民主的探究中放飞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既在充分的交流、辨析中形成了有广泛共识的结论,又进一步感受到政治探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四、以恰当的激励评价升华学生学习信心

教学评价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植根于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口语素养的创设与生成。要使教学评价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应按照新课程“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的要求,尊重高中生喜欢被肯定、被鼓励的天性,在全面掌握学生知识基础、性格爱好、学习状态、意志品质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本着激励、欣赏、期望的原则设计目标多元化的、富有积极情感的评价语言。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个学生,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上的点滴进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升华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心,使其充满学习热情,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综上,深化对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路径的探讨是高中政治教師肩负的重任,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内涵,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为精彩、鲜活而灵动,在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宝传.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刍议[J].科教文汇,2011(29)

[2]钱珏.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6)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实效性课堂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