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年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研究综述

2015-09-25姜婷婷

电影评介 2015年6期
关键词:构式范畴副词

姜婷婷

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曹禺话剧《日出》中便出现了诸如“顶悲剧”这种“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雏形。但这一说法不符合当时的言语习惯,接受并使用其结构的人少之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结构无论在社会群体的口语交际中,还是在新闻媒体和各种报纸刊物上都随处可见,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例如:

(一)李章洙的脸很韩国,李章洙的脾气也很韩国。(《中国青年报》2002年1月12日)[1]

(二)我的很多朋友都去了北京,在郊区租了一间房子住着,过着一种很艺术很散漫的生活。(池莉《黑鸽子》)

(三)一整天,西装笔挺的尼克尔故意跟他那帮狐朋狗友保持着距离,很绅士地拿着香槟酒杯陪着萧依依说话。[2]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开始从多元化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近10年(2004-2013)的相关论文和著作为依据,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试图描绘当下对其结构研究理据的概况,并以此进行考察分析,以期为今后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 认知研究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副词+名词”,检索出2004年至2013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一步筛选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这一结构的分析,通过归纳分析认知理据来说明这一结构存在的合理性。早年大多数学者都从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但近几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从认知的其他视角对这一结构作出重新阐释。虽然基于使用模型和构式语法理论来阐述这一结构的学者凤毛麟角,但是却为认知语言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开辟了新的道路供后人借鉴。

(一)范畴化理论

在“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在一些语境下,名词的认知范畴发生了变化,向其他词性转变。范畴转换就是对同一认知对象进行观察时,从一个范畴转变为另一个范畴,由本来描述某一事物的名词转变为凸显这个名词所表示的相关性质或特征。肖建华、皇甫素飞等学者就以范畴转换理论为基础,对“副词+名词”结构进行了分析。[3][4]另外,语言的非范畴化是范畴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中的一些凸显出来的特征的过程。这些范畴成员在非范畴化后重新进入一个范畴之前,会失去原有范畴的某些特征,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刘正光、崔刚、白雪、孟子、檀冻等学者就认为正是由于非范畴化,名词失去了名词范畴所具有的特质,灵活地进入了“程度副词+名词”结构。[5][6][7][8]

(二)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很多学者从隐喻和转喻的视角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实现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对这一结构的认知过程,在宏观层面上则表现为隐喻的映射,而在微观的层面上则表现为转喻的映射,它们映射的方式可以表现为“实体→属性特征”。王薇、陈霞、曹莉、辛倩等学者从宏观层面上的隐喻理论来阐述“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如何实现认知过程的。他们认为若要理解结构,语言使用者要运用隐喻的机制,通过对这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进行映射,赋予其特征意义、联想意义、关系意义、功能意义等进行联系,从而突显其结构的语义特征。[9][10]而胡慧盈、曾帮珍、李瑛等学者从微观层面上运用转喻理论来阐释转喻是实现“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途径之一。简言之,转喻就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该事物的抽象性质。他们认为在生活中,我们更容易接触到因转喻而来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因为转喻让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所指事物的特定方面,从而凸显事物的具体方面。[11][12]

(三)基于使用模型

根据基于使用的模型分析,席留生认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合成设计许多认知机制,但该结构的合成过程主要表现为一个连锁认知过程,包含了感知、选择、激活、范畴化和整合五个认知步骤。[13]在“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通过感知被激活后用来范畴化的特征是很凸显的,因此,很容易被激活,然后激活后又作为范畴化的标准,从而在描述对象与名词之间建立相关的联系,最后就实现了“程度副词+名词”的整合。该合成过程就表现出了“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合理性。

(四)构式语法理论

王初艳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将“程度副词+名词”看作是一个构式,并对其进行认知分析。构式语法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2。“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就拥有独立的形式,具有独立的意义,整个结构的意义和功能也不能从它的组成成分,即“程度副词”和“名词”中推知,该结构的整体意义大于部分意义之和。由此推断出“程度副词+名词”是一个构式,并且可以用构式语法理论来处理分析。[14]

二、 认知分析存在的不足

笔者综合近10年来许多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分析发现,无论从哪一个理论来分析这一结构,都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如名词本身的意义、特定语境、语言文化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此外,由于丰富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一结构进行研究,造成了对这一结构研究的理论发展的不平衡。

(一)理论分析的限制条件

综合上述的各个理论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名词都是能进入到“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来的。大多数学者都在语言框架内分析是这一结构的实现方式,但除了语言框架,回归于现实世界之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虽然有少部分学者都提到了名词的复杂性、特定语境、语言文化背景、言语者的素质等是对这一结构是起作用的,但并无完整地归纳出其限制因素。那么,有哪些限制因素呢?

首先,从语言自身角度来看,名词具有复杂的意义,它具有相对丰富的百科知识,而百科知识包罗万象,能够激活相关的知识和社会文化内涵的总合,随着世界的变迁,它也会千变万化。因此,关于某些名词的百科知识可以恒久地存贮于在人脑之中,而有些百科知识因为呈现出暂时性,因而被遗忘于记忆之中。其次,言语者的共同文化背景起到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后,一个群体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背景,比如西方人与东方人对“龙”的不同理解。因此,与其他群体相比,处于共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会跟容易理解名词是如何进入这一结构的。再次,特定语境是影响名词进入这一结构产生的不同意义的因素之一。然后,语言交际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认知认可度。因为语言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当名词进入这一结构时,在共同的认知背景下,当人们对其内涵的熟悉度和认可度就可达到一致时,就能成功的理解这一结构所涵盖的整体意义,实现成功的交际理解。最后,言语者的素质或者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其影响之一。由于言语者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当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一结构,便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比如说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和一名普通大学生对“很林黛玉”的识释就会产生偏差。

(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其结构的理论发展不平衡

认知语言学所蕴含的理论之多,范围之广,因而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进行探讨分析。如上文所述,近10年来的学者们早年集中于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以及范畴化理论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而近几年运用基于使用模型以及构式语法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的学者少之又少。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之多,内容博大精深,学者们可以从多视角的认知观对这一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但也造成了现如今对这一结构的研究发展的不平衡现状。但不可置否,这些新颖的理论却为认知语言学研究这一结构甚至推广于研究其他语言现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及活力。

三、 研究展望

从21世纪开始,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研究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近10年来的研究,无论是从研究思路还是研究理论上,都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的学者们也不再停留于认知语言学的领域,而是从多元化领域及跨学科领域对这一结构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取得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多领域角度的研究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涉及美学、接受修辞、心理学、社会学、静态和动态、中英对比等各个角度进行相关的研究。杨喜刚、陈晓夏就从中英对比角度来对比分析“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中英差异。[15]徐国珍、朱磊从接受修辞角度来阐述这一结构最终意味着接受审美自由的获得,使这一结构的组合为广大使用人群所用。[16]白杨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来窥探这一结构的语言现象。[17]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对这一结构的语言现象不必拘泥于必须从哪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可以涉及多领域的角度进行探究,呈现出具有生机勃勃的学术发展。

(二)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跨学科研究

《浮现中的熟语性:“程度副词+名词”构式的ERP研究—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十》(蔡辉、张莹、张辉)是神经语言学对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的一大重要标志。其文主要阐述了“程度副词+名词”构式浮现中的熟语性构式。用事件相关(脑)电位(ERP)技术对这一构式在线加工进行了个案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它展示的ERP技术为探索浮现中的熟语性内部的认知机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研究工具。同时也发现规约化程度不同的构式存在不同的“范畴代特征”转喻,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熟语性与认知机制的理据有很大的关系。[18]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了从神经语言学角度也能证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的合理性。今后的研究争取多学科(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合作研究,以便从多侧面、多层次、多维度上研究这一结构,使研究成果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结语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学者们运用了相关理论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进行探讨分析,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对这一结构的研究上,学者们可以从多侧面、多元化角度及跨学科领域,并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增强实验研究的精密度,进一步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来推动对这一结构研究的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

[2]朱晓琳.法国男孩尼克尔[J].小说月报,2004(4).

[3]皇甫素飞.范畴转换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解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4]肖建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转换看“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白雪.“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研究[J].安徽文学,2008(7).

[6]刘正光,崔刚.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结构[J].外国语,2005(2).

[7]孟子.名词非范畴化—浅谈“程度副词+名词”组合[J].文学界:理论版,2011(9).

[8]檀冻,“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4).

[9]陈霞,曹莉,辛倩.“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机制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1).

[10]王薇.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语义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11]胡慧盈.“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语义的认知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12]曾帮珍,李瑛.“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研究[J].科教导刊,2012(119):120-121.

[13]席留生,毛继光.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

[14]王初艳.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的构式分析[J].海外英语,2013(5).

[15]杨喜刚,陈晓夏.“副词+名词”结构类型的中英对比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

[16]徐国珍,朱磊.接受修辞视角下的“副+名”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17]白杨.从静态描写到动态分析看“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4(1).

[18]蔡辉,张莹,张辉.浮现中的熟语性:“程度副词+名词”构式的ERP研究—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构式范畴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副词和副词词组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
一种新的“不是A是B”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