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戍人物绢底刺绣图
2015-09-24张东
张东
中国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是殷商和西周时期制品。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绣。汉代的刺绣应用更广泛,贵族、富商多以丝织刺绣品作服装和礼物,社会需求大增。汉代王充《论衡》记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足以说明当时刺绣技艺和生产的普及。汉代刺绣的针法,主要是运用辫子绣,它是以丝线圈套连接而成的,可以单向锁绣表现轮廓,也可以圈排、并排锁绣成面饰。这种针法圈套浮线短,所以坚实耐用,是实用型的主要针法。辫子绣以长寿绣、信期绣、乘云绣为代表,表现龙纹与云纹、凤纹与云纹结合。这种绣法在汉代一直占着主导地位。两汉时期还出现了平针、平针铺绒、辫绣、钉线绣等多种针法。除了传统的菱形花纹外,还有各种兽纹、云纹、卷草纹及其他几何纹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屯戍人物绢底刺绣图,打破了传统的刺绣纹样,不但采用了平针绣法,而且花纹装饰图案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军屯戍边的军营场面,为研究当时的刺绣绘画技艺、戍边屯田等提供了重要的珍贵实物资料。
这幅屯戍人物绢底刺绣图长7.5厘米,宽7.5厘米。汉代刺绣以花草等装饰图案为多,反映现实生活场景的作品数量极少。这幅刺绣人物图似为初学之作,尚未全部完成,红色绢底上还残留墨线画稿的痕迹。左立者黑色窄袖紧身长袍,戴单梁冠,似为小吏;右立者长发及肩,着交领左衽长袍;两者之间似为营门,周围立有盾牌戟戈,开汉代人物绘画的先河,反映了汉代军营屯戍的场景。
在我国汉代刺绣工艺已相当发达。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篇》中描述:“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齐郡临淄(今山东临淄)为汉王室设官服三所,织工数千人,每年耗资万万。在前汉武昭之世,不但帝王之家是“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绩厨”,就连一般的富人也服用“五色绣衣,缛绣罗纨,素绨冰锦”,而且坐卧的席子也要“绣茵”,床上帐幔也是“黼绣帷幄”、“锦绨高张”,甚至死后殉葬的口袋也是“缯囊缇橐”。民间如此,朝廷贵族更不待言,他们的宫室以丝织藻绣装饰,以至“屋不呈材、墙不露形”,甚至“柱槛衣以绨锦”,其奢侈程度可见一斑。汉代刺绣的空前繁荣,使刺绣的艺术处理又前进了一大步,马王堆一号汉墓里的竹简“遗册”中记载着三种刺绣名称:“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花纹千姿百态,色彩斑斓,表明西汉时期的刺绣已经发展到极高水平。到了汉末、六朝时期,中国便开始进入“像教弥增”的时代,因而兴盛了绣制佛像之风。1965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北魏的一佛两菩萨说法图刺绣残片一件,用几种彩色丝线绣出佛像、菩萨、供养人和相应的文字,供养人的长衫上绣有忍冬纹和卷草纹,示意着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贯通,并在刺绣中得到反映。三国时期吴王赵夫人有刺绣“三绝”,即机绝、针绝、丝绝。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吴王赵夫人,丞相赵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蜀魏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见壬子年《拾遗记》)。汉末、六朝刺绣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开始出现了人物形象,为我国较早的人物刺绣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屯戍人物绢底平绣图,绘画内容反映的又是汉代军屯戍边人物的场景。这是我国最早的人物刺绣画。同时,所画内容与文献记载与汉代在河西移民屯田的历史都很吻合。因此,这一绢底平绣图对研究我国人物刺绣绘画的起源以及汉代戍边屯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