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藏玺印选释

2015-09-24孟婷

文物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少府玺印官印

孟婷

玺印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价笸,是古代人社会生活中代表权利的凭信和工具。玺印艺术盛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源远流长,至今仍在蓬勃发展。天津博物馆所藏的玺印具有数量大、精品多、时代系列全的特点,在全国博物馆玺印收藏中名列前茅。

玺印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从文献和实物资料来看,玺印出现和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印、私印都称作“玺”,“玺”是中国印章的最早名称。馆藏玺印时代最早的是春秋时期的“壬兵戎器”铜玺(图一),其玺面呈菱形,有交叉界格,半圆形索纹钮。玺文书体为战国古文,内容为“壬戎兵器”四字,可能是封缄军中发放兵器的文书用玺。其文字与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秦公簋”上的铭文形式基本相同。从纹饰及字体判断应属春秋时期的秦国官玺,也是迄今所见的传世玺印中唯一的一件春秋铜玺。

馆藏数量较多的是战国时期的玺印,时代特点鲜明,各具地域特色,很多玺印的内容可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馆藏的“勿正閘鉨”铜玺(图二),窄边半圆形鼻钮,印体痛平,方形印面,印文为阳文大篆“勿正閘鉨”四字。玺文中的“勿正”即“勿征”,古代“正”“征”二字通用。“閘”字从“門”从“串”,可释为“关”,意为关卡。“嗣”字的写法与安徽省寿县出土的楚国青铜器“鄂君启节”中的铭文“嗣”字相同,具有楚国文字的特征,故此玺当断为楚国官玺。据陈邦怀先生考证:“‘勿正关者,谓此关只讥异服,识异言,而不征税也”。玺文内容也可与《管子·小匡》所载货物通关时不征税的内容相对照,是通过关卡时免征货税的官方凭证,此方玺印是研究楚国税制的珍贵资料。馆藏战国时期的玺印,形制工整,工艺精湛,文字笔画纤细劲挺,布局参差不拘,颇得自然意趣,代表了战国时期玺印铸造的高超技艺水平。馆藏此时的玺印内容除了官职、私人姓名外,还有很多箴言、吉语,如“士君子”“敬身”“日有千万”等文字和一些动物、器物图案。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规定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官吏及私印则称“印”。馆藏的秦印多为铜质、鼻钮,印文书体为秀丽的秦篆。“右司空印”即具典型的秦印风格,方形印面,有田字界格,界格只右侧见边框,凿阴文“右司空印”四字。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少府属有左、右司空。”“司空”官职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春秋、战国时期沿置。此印为秦时掌管营建的官员用印,秦代因年份短官印传世少,史料价值极高。馆藏一件秦代“文路、路”两面印(图三),是秦代罕见的白玉质穿带私印,印身扁薄,侧面有一椭圆形穿孔,可穿带佩于腰间,方便使用。长方形印面,一面阴刻“文路”二字,有日字界格,一面阴刻“路”字,有方形边框。秦代穿带玉印极为少见,此印玉质润白,镌刻文字笔画优美和谐,颇具时代气息,是秦印中的精品。

古代的玺印制度发展到汉代,已经形成了严格的使用及管理制度,朝廷百官用印的材质、形制和印绶的颜色各有定制,井然有序。馆藏的汉代玺印数量很多,无论在印钮形制、印文的铸造和内容上都极具时代特色。

西汉初期的印章沿袭了秦印的风格,官印印面上仍带有“田”字或“日”字界格,而字体则较秦印苍劲方整,处于过渡时期。官印主要是方印和半通印,铜质,钮式有鼻钮、瓦钮、蛇钮和鱼钮,蛇钮仅流行了很短一段时间。馆藏的“左礜桃支”铜印,蛇钮,印体扁平,有“田”字界格,印文为阴文汉篆“左礜桃支”四字,布局疏朗。其形制因袭秦官印,制作改凿为铸。《秦封泥集》收有两枚“左礜桃支”“右礜桃支”封泥,下注:从“左、右磐桃丞”。“桃支”是“桃丞”的下属。蛇钮印只出现在西汉建国之初,使用时间很短,传世极少,较为珍贵。

经过了过渡阶段,汉印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印面已不见界格,摹印篆得到大发展,字体结构力求和谐匀称,笔力雄健流畅,加上纯熟的铸造技术,使得汉印具有典雅雄浑的气韵。馆藏“上林尉印”铜印,瓦钮,凿阴文汉篆“上林尉印”四字。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林尉系水衡都尉属官。上林有八丞十二尉,初属少府。《后汉书·百官志》云:“少府属官,有上林丞、尉各一人。”“上林”即上林苑,是为皇帝饲养禽兽以备狩猎的园囿,“上林尉”是保卫上林苑的武官。

处于两汉之间的新莽时期是玺印史的一个特殊时期,王莽当政后,附会《周礼》,托古改制,依《周官》《王制》等更改了许多西汉的官名和地名,并制定了五等爵制和四等封地制。新莽官印中有其所特有的官名,如馆藏“中垒左执姦”铜印(图四),龟钮,凿制,印文为细阴文汉篆“中垒左执轰”五字。《汉书·百官公卿表》载:“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又《王莽传》云:“天凤四年置执法左右刺姦。”翟中融著《集古官印考证》认为:“‘左执轰即王莽所置执法刺奸之官”,此左执印为中垒校尉之属官。“姦”字独占一列,使得印面布局独树一帜。此时的玺印字形工整秀丽,笔画圆润饱满,铸造水平高超精湛。

东汉时期因政局不稳,铸印技术有所衰退,官印笔画渐粗,印体普遍加厚,将军印章及其属官之印和封赐少数民族的官印最多。如馆藏“君侯之玺”铜印,龟钮,印文为阴文汉篆“君侯之玺”四字。“君侯”一词有两种解释:《汉书·刘屈牦(氂)传》注引如淳曰:“《汉仪注》列侯为丞相,称君侯。”而颜师古则认为,“君侯”是对列侯的尊称(列侯为爵位名,秦制二十等爵之最高极,汉沿用),印文称玺应为列侯用印。

除了这些特征明显的官印外,汉代在私印方面也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不仅材质、钮制多样,且在文字上出现了各种书体,后世印章皆遵循汉法发展出各种独具时代特色的书体。馆藏的“阳成婴”玉印(图五),覆斗钮,横穿孔,印文为阴文小篆“阳成婴”三字,笔画纤细挺拔。印文由三个字组成,布局本不易平稳,但将“婴”字上下两部分加长,与“阳成”二字对应,显得流畅匀称,且意态生动,是汉代私印的典型代表。在印文题材上汉代多了一些带有道教修仙内容的吉祥用语,这与当时社会崇尚道教文化有关,并且有些吉语印的内容还与此时的铜镜铭文相呼应,如馆藏“赵诩子产”三十字铜印(图六),薄边瓦钮,印体扁平,印文为阴文汉篆“赵诩子产印信。福禄进,日以前,乘浮云,上华山,飤玉英,饮禮泉,服名药,就神仙”三十字。此印为汉代韵语印,用于殉葬,印文属道家学道求仙的内容,是迄今所知文辞最长的的一枚汉代铜印,弥足珍贵。

汉印中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官印,是汉代中央政府赠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印。如馆藏的东汉“汉匈奴破虏长”铜印,此印是东汉朝廷颁发给归附的匈奴首领的官印。驼钮俯躯跪卧,头回缩,颈部时见用刀刻划出来的鬃毛,驼腹下有孔,骆驼是少数民族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驮畜,此体态寓意该民族已经归顺汉王朝。

魏晋时期流行一种六面均有文字的印式,印文结体较松散,随意性强,但自然率真,颇受后世印人青睐。如馆藏的“曹氏”六面铜印(图七),印体呈凸字形,上面凸起缩小铸成印钮,钮上有穿,凿阴文“曹氏”二字。底面为阴文“曹氏印信”,印体四面为“女言疏”“曹新妇白疏”“官”和“印完”。除“官”字为汉篆,其余印文书体皆为悬针篆。悬针篆印文上部笔画结合紧密,下部体势伸展自如,收笔尖细,形成疏密有致的结体特点,其书体与魏正始年间的三体石经中的篆书相近,是研究玺印字体流变的重要资料。

隋唐以后的官印印面加大,唐代规定政府颁发的官印在官员卸任后均要上缴销毁,所以官印传世不多。隋唐玺印除了传统的铸造形式外,一部分印章采用了一种新的铸印形式,先铸好印体,再将烧红的扁细铜条按字形笔画的长短、形态来进行剪裁、弯曲,然后拼连成字焊接在印面上,称为蟠条印。印面呈现出回环弯曲的形态,布局并不统一,字法也屈曲缠绕,这为后世九叠篆的出现打下了基础,馆藏的“观阳县印”铜印就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

五代时期铜质缺乏,印体较薄,官印略作长方,出现了以隶书和楷书入印的新局面。馆藏一方五代时期的“元从都押衙记”铜印,印体扁平,印钮扁薄,楷书阳文。“元从”始于唐高祖的“元从禁军”,凡被授予者,皆享有一定的特权。“都押衙”是官名,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皆擅设衙官,于是衙将、衙官、都押衙等官名日渐繁杂。“元从都押衙”系军帅亲重之官,多见于五代史书。此印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用官印,五代时期官印传世极少,具有不可多得的历史研究价值。

北宋官印形制基本承袭隋唐五代时期,南宋亦同,但也作了一些变革,一个主要特点是印背开始刻有楷书年款和铸造颁发机构“少府监…‘文思院”等字样,如馆藏北宋熙宁三年“永和县印”铜印、南宋建炎四年“建炎泾原路第七将印”铜印,印背皆有刻款记载铸印年代及机构。《宋史·职官志》载:在宋代“凡车辇、饬器、印记之造,则少府监、文思院隶焉”。北宋时期“凡进御器玩、后妃服饰、雕文错彩工巧之事,分隶文思院,后苑造作所,本监但掌造门戟、神衣、旌节,郊庙诸坛祭玉、法物,铸牌印朱记……”当时文思院隶属于少府监,是其下属五院之一,铸造印记是由少府监直接负责的,并不归文思院。但到了高宗“绍兴三年,诏少府监并归文思院”。之后,文思院就继少府监成为国家专门的铸印机构了。从现有的实物看,至少是在真宗成平年之后所铸官印的背款上,基本上都刻有“少府监铸”。南宋官印上大多刻有“文思院铸”,说明南宋时期少府监的铸印职能被文思院所承袭。馆藏有一方南宋建炎四年“建炎泾原路第七将印”铜印背款有“宣抚处置使司行府铸”字样,显然不合乎宋代印制,对于这一情况,可有两种解释:一是南宋初年,时局动荡,政令不行,个别机构擅自越权为下属铸印;二是因统一铸印不便,朝廷允许一些机构暂时便宜行事的结果。

宋元时期流行一种签名式的“押印”,馆藏此类印数量很多,铜质,印身扁薄,以长方形为主,元代押的形状更加丰富,有葫芦形、聚宝盆形、各种动物形等。

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世较少,印文有金代国书如馆藏的“和拙海栾谋克之印”铜印(图八),矩形直钮,钮顶铸一“上”字以决正倒。钮右、背凿“大定十八年八月”,钮左凿“礼部造”。上侧面凿“和拙海·谋克”,皆汉文楷书阴刻款。印文为宽边朱文九叠篆书“和拙海栾谋克之印”八字,印左侧面凿女真文款一行,译文为“和拙海栾毛毛可(谋克)”。此印是金代兵民合一的政权机构“谋克”的印鉴。“和拙”即“合扎”,是金语“亲军”的意思。“海栾”是驻地,即今图门江支流海兰河。带有女真文边款的金代印章极少,史料价值很高,是研究我国金代兵制、政治组织等各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证物。此外,天津博物馆藏的少数民族玺印还有辽契丹文印、西夏文篆书印,元代八思巴文印等。

天津博物馆还收藏有清代皇亲使用过的玺印,如“祺皇贵太妃之宝”银印(图九),此印为嫔妃用印,蹲龙钮,龙体刻画精细,威武庄严。方形印面,铸阳文满、汉两种篆书“祺皇贵太妃之宝”。“祺皇贵太妃”原本是清咸丰皇帝的端恪皇贵妃,系满洲镶黄旗头等侍卫裕祥之女,咸丰八年(1857年)进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穆宗封为“皇考祺妃”,卒于宣统二年(1910年),宣统皇帝尊她为“皇祖祺皇贵太妃”,此印是清宣统皇帝为皇祖重制玉册,改镌玉宝时所制。

明代开始私印多取材于石,石材较铜质软易于镌刻,随着石章的广泛采用,文人治印之风盛行。明清两代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流派,篆刻艺术呈现出百花争妍的繁荣景象。如馆藏清寿山石山水人物山子形“如南山之寿”章(图十),质色纯净细润,章体随形雕刻仙山楼阁、祥云、灵芝、仙鹤、神道人物等祥瑞图案,章身刻“紫气东来”等吉祥语。底刻阳文“如南山之寿”五字,寓意长寿,与印体纹饰相互呼应。浮雕、浅浮雕技巧并用,工艺高超,是难得的寿山石雕作品。

馆藏玺印大部分来自收藏家的捐献,主要包括两部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玺印大多来自周叔瞍先生的捐赠;明清时期的流派印则是来自徐世章先生的旧藏。这些印章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丰富了天津博物馆的收藏,并为研究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还为明清时期制印流派与篆刻艺术的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阮富春)

猜你喜欢

少府玺印官印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战国玺印陶文释读七则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清陈元青白瓷套印”鉴赏
澳门新建业集团藏品
少府,心脏急救大穴
广西发现土官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