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绿色基金 资助校园科普“小小环境观察员威立雅绿色行动”开启
2015-09-24胡仲涛
设立绿色基金 资助校园科普“小小环境观察员威立雅绿色行动”开启
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与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学生互动
本刊讯(记者.仲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生活》杂志携手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中国)主办的“小小环境观察员——威立雅绿色行动”,6月3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举办了启动仪式。这项绿色行动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并在“威立雅绿色基金”的资助下,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科普实验,形成观测报告和影像记录,提升环保意识。该校的100多名“小小环境观察员”及辅导老师参加了启动仪式。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侯雪松、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及《环境与生活》杂志执行总编辑梁平等“大朋友”,也前来助阵。
作为环境教育的专家,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扔掉讲话稿,拿起话筒和现场的同学们互动,一连串的环境科普问题,瞬间就调动起了现场学生的情绪。“雾霾由哪几种成分组成?”“北京人均水资源是多少?”常年坚持进行环境教育的奋斗小学的同学回答得毫不含糊,令现场参会人员纷纷赞许。
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侯雪松介绍了已开展了3年的“小小环境观察员”项目,侯雪松披露,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云南、浙江、重庆等10省市的百所学校和万名学生参与项目,各地各校组织“小小环境观察员”们已开展了数百场环保主题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参与环保的热情。
在启动仪式上,活动赞助方——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先生表示:“当今世界的资源需求不断增长,获取基础资源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威立雅的业务正是设计并实施相关的解决方案,以实现资源粗放型使用到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转变,在让资源为更多人所用的同时,保护并更新这些资源。向青少年宣传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环保观念,既与我们的业务相关,也是我们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启动仪式上还专门设立了“绿色课堂”环节,主办方邀请自然大学环保人士邵文杰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水资源的再生与利用》的环保课,威立雅中国的专家也现场为孩子们做了“水盒子”的小实验,演示了水的过滤、絮凝、沉淀、消毒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原水净化成饮用水的原理。
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出席“小小环境观察员——威立雅绿色行动”启动仪式并致辞
奋斗小学学生用废旧轮胎制作的“环保盆景”
除了北京以外,“小小环境观察员——威立雅绿色行动”项目还将在上海、天津、广州和成都等地的小学开设绿色课堂,并组织小小环境观察员们到威立雅中国的工厂实地参观,了解水处理、垃圾回收和能源高效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威立雅环境集团公司是资源优化管理的全球领先者,为世界各国的水务、废弃物及能源管理设计并实施解决方案。威立雅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在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40多个城市投资及运营有70多个项目。
具有悠久人文传统、傅作义在1940年创办的奋斗小学,自2012年起就加入了“小小环境观察员”项目。该校少先队辅导员王俊杰老师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希望“小小环境观察员——威立雅绿色行动”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环保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校的环境教育水平。
本栏目责编/胡仲涛 huzhongtao@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