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历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上)

2015-09-24编辑张艳红陈丁鸿

母子健康 2015年7期
关键词:蒙台梭玩具教室

编辑/张艳红 文/陈丁鸿

亲历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上)

编辑/张艳红文/陈丁鸿

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是怎样的,蒙台梭利的教育又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今天,为了让爸爸妈妈们更好地,全面地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我带大家走进美国一所已有多年历史,数一数二,原汁原味的优秀蒙台梭利幼儿园,揭开“蒙台梭利”的面纱,让您好好看看它的尊容,感受它的内涵。

现如今,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机构,几乎费尽父母的时间,耗尽他们的精力。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是恰恰相反,选择太多,爸爸妈妈看得眼花缭乱,实在无从下手了。尤其是“蒙台梭利”幼儿园,这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从当时的鲜有耳闻,到后来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建立起来。时至今日,戴着“蒙台梭利”帽子的幼儿园,已经遍地开花,而且鱼龙混杂,好坏难分,真假难辨。

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是怎样的,蒙台梭利的教育又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今天,为了让爸爸妈妈们更好地,全面地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我带大家走进美国一所已有多年历史,数一数二,原汁原味的优秀蒙台梭利幼儿园,揭开“蒙台梭利”的面纱,让您好好看看它的尊容,感受它的内涵。

陈丁鸿

美国Indiana大学教育学院硕士,两个孩子的母亲。著有畅销书《带着孩子去旅行》《在美国上小学》。近年来,致力于家长心理,亲子关系,以及儿童教育和发展相关领域的咨询研究和投资。为多家杂志、网站、电台、电视台的特邀教育专家和撰稿人。

教育家蒙台梭利

在展示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之前,不得不先介绍一下这位如雷贯耳的教育家蒙台梭利以及她最核心的教育内涵和实质。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l952),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在20世纪初创立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当时就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

蒙台梭利把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是一种非常实用、操作性极强、十分完整的教育体系。

如今一提到蒙台梭利幼儿园,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大多会是高大上的教育机构,不但拥有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拥有高大上的教学环境,以及丰富有趣各种各样的学习教具。不过,你或许不知道,蒙台梭利所办的第一所“儿童之家”幼儿园,却是在罗马的贫民窟成立的。

蒙台梭利不在意校舍的寒酸,她更提倡幼儿园的环境具有“家”的内涵。在这个家里,成员们彼此关爱、互相帮助。在蒙台梭利创立的一整套教学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好的环境”还有“好的老师”。

现在带大家一起走进美国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看看这两大重点是怎样几乎完美地实现的。

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当年提倡儿童的学习环境必须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这里必须充满自由、爱、快乐与便利。

美国加州硅谷附近的这所蒙式幼儿园的校园以及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当简洁、明快、谐调、有朝气。这里没有太多奢华的装修,除了刚进校园处的墙面上有一些生动可爱的欢迎图画,每间教室里的墙上除了一些蒙氏格言,课程安排,各种通知,就没有太多装饰。

走进教室,你会发现这里没有所谓“教室的前面”,老师的桌子(讲台)也完全不在大家注意的视线焦点内。

为了便于小朋友们参与到各种学习游戏活动中,教室中的桌椅都是可移动的,教师能弹性地在教室安排空间,能灵活地在教室里安排孩子们最喜欢的circle time(圆圈时间),孩子们围个圈,席地而坐,就可以亲密地进行互动学习和游戏。

环绕教室周围的全都是低矮的橱柜和架子,玩具和图书分门别类,都放在孩子们够得着看得清楚的地方,而且放得整齐、有序、有规律。一本本图书插放在书架上,一个个玩具也摆放得让孩子一目了然,方便他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或者玩具。而且,玩具下方还有标签说明玩具名称,孩子们每一次拿起一样教具,就在重复接触一个和玩具有关的单词,久而久之,很自然地就了解抽象的单词和实物的联系。

陈丁鸿育儿经

这里,我也很建议爸爸妈妈把家里的玩具和图书进行类似的摆放。现在的孩子谁没有成堆的玩具?与其把玩具和图书收在玩具箱里或者柜子里,不如按照蒙台梭利对环境的要求,把玩具摆在架子上,让孩子一目了然。如果玩具实在太多,那就分成几批,在玩具架上放孩子最近阶段最喜欢的玩具,其他的收在箱子里,隔一段时间换上一批玩具,让孩子时刻对玩具有新鲜感。

其实,无论幼儿园还是家里,怎样布置孩子学习游戏的空间并没有一个标准,只要方便孩子,适合孩子自由活动和学习,那就是为孩子预备好了快乐成长的环境。

“好的老师”

蒙台梭利园的老师坚持贯彻着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比如说,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教学也以孩子自由活动和自主发展为主。对孩子都不可发号施令,也不必施以奖惩,而是在自由的环境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我的好朋友Ivy两年前移民美国硅谷,这所蒙台梭利幼儿园是她的宝贝儿子Charlie在美国就读的第一所幼儿园。她和孩子参观完几个幼儿园以后,特别喜欢这个学校。她也很认同蒙氏教育的核心。不过,听到“蒙式教育的老师会强调孩子的自主学习;除去必要的指导,对孩子们的生活不加干涉”的时候,她变得有点儿担心:孩子刚到美国,语言上还有挺大障碍。这样新的环境,新的玩伴同学和老师,加上这样“自由”泛滥的教育原则,是否给了孩子太大空间,太多自由?她也不是很确定他们是否会给予她初来乍到的宝贝足够的指导。而且,也担心在过于自由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到太过自由化的教育,将来她的孩子是否会变得没有团队观念,以我为中心,不把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当回事儿。

Ivy倒是个很open的妈妈,她把这些担心和幼儿园的校长还有宝贝的当班老师说了,老师很理解她的担心,特别邀请她在孩子刚入园的那段日子里,通过教室的one-way window去观察她的宝贝在学校的活动和学习情况。

Charlie的当班老师Ms Nini主动地邀请Ivy一起和Charlie坐到教室里,Ms. Nini说每个孩子在她眼中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向Ivy详细了解Charlie的个性,爱好,以及弱点。然后给他们展示这个班级的孩子这个学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并约定每隔两个星期,就Charlie在学校家里的情况安排一次Ivy和Ms. Nini的面谈,以便学校和家庭双方更好地掌握Charlie的各方面发展情况,然后有张有弛一起配合教育Charlie。

Charlie由于中途插班,而且又是来自一个语言文化完全不一样的国度,所以一开始的时候,真的跟不上,尤其是第一周,完全是茫然一片!无论是和小朋友们交朋友,还是上课听讲,他都相当迷失。

不过Ms.Nini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单独对他进行辅导。刚开始时,Charlie和老师的交流真的很费劲,但是,因为每天的单独辅导,加上每天在幼儿园有很长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游戏,尤其是蒙台梭利班级里的孩子是混龄的,还有一些大一两岁的孩子常常主动来找Charlie,和他做朋友,和他聊天,Charlie的进步没几天就很明显了。

现在Charlie在这所幼儿园已经两年了,非常喜欢这里,他的学习兴趣永远高涨,他的学习能力也不断在提高,尤其他对大自然、科学特别喜欢,在Ms. Nini的帮助下,他每天都快快乐乐地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成长着。

优秀的蒙台梭利的老师,不但是幼儿园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教具的展示者,也是每个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纪录者和观察者,更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行为榜样。

真正的蒙式教育,不光在教具,也不光在校舍。更多的是孩子怎样上课,老师怎样指导孩子,如何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仔细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然后作为引导者,给每个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才是真正传承了蒙台梭利的教义。

陈丁鸿育儿经

我所理解的“好的老师”不单是蒙台梭利的老师,也是每个孩子的父母本身。我们不但要做观察者、示范者,还要给孩子们提供对周围世界的解释,为孩子们预备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在生活中沟通,在学习中指导。

注重教育,不但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如果每个做爸爸妈妈的都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并如蒙氏教育法中提出的那样,给孩子足够的爱,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相信我们的孩子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和认识儿童,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老师看似只起到辅助作用,其实他们要在孩子动手的过程中。

实实在在地运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在意给孩子从小提供发展机会的“环境”那才有意义。而且,这个环境的“硬件”不是最重要的,环境中体现的内涵才是根本。

猜你喜欢

蒙台梭玩具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蒙台梭利在日本
蒙台梭利教育是完美的吗
走“偏”了的蒙台梭利
冰与火之歌——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谁能在蒙台梭利的“铁王座”之上——蒙台梭利教育市场的“火”与“殇”